辛亥革命中的黃興和孫中山

時間:2011-12-27 23:14來源:未知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黃興與孫中山齊名,世稱孫黃;

  沒有他,孫中山同盟會總理職位不保;因為他,孫中山“十次革命”得以進行;

  他是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他隱忍著孫中山的專制跋扈,矢口不談與孫中山的意見分歧;

  章太炎給他題寫的挽聯(lián):“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壹

  創(chuàng)立華興會,策動長沙起義

  庚子(1900年)以后,清政府建立新式教育和獎勵留學。1902年春,黃興被湖北當局派往日本留學,入東京宏文學院速成師范科。1903年夏天,黃興從日本回湘后,一面在明德、修業(yè)等學校任教,一面聯(lián)絡同志,鼓吹革命。

  1903年11月4日是黃興三十初度,他邀集革命志士劉揆一、周震鱗、宋教仁、章士釗等十多人召開秘密會議,發(fā)起成立華興會,并被舉為會長。這是繼興中會后最重要的革命團體,以“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為宗旨。

  與孫中山組建的興中會主要成員是華僑、活動場所主要在海外不同,華興會主要成員是新型的知識分子,活動范圍以兩湖為主,擴及安徽、四川、江西、江蘇和上海。

  華興會不僅有明確的反清革命宗旨,而且一開始就把武裝斗爭提到議事日程,提出了“雄踞一省與各省紛起”的策略,為此專門建立了黃漢會與同仇會,分別運動軍隊、聯(lián)絡會黨。

  華興會擬定甲辰(1904年)10月西太后70生辰全省官員在皇殿行禮時,預埋炸藥于其下,以炸斃之,并乘機舉行起義。為籌集起義經費,黃興賣掉了祖?zhèn)鳂I(yè)田,毀家紓難。

  由于消息泄露,清政府大捕革命黨人,黃興及華興會主要骨干宋教仁、劉揆一等均被迫流亡日本。長沙起義雖然失敗,但成為中國內地革命之先聲。


  貳

  與孫中山聯(lián)手創(chuàng)立同盟會

  1905年7月19日,孫中山從歐洲回到日本,經宮琦寅藏、楊度、程家檉等人介紹,結識了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湘籍革命家,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迅速組成了中國同盟會。

  7月7日,孫中山在返日途中寫信給新加坡革命黨人陳楚楠,說他去日本是為了“查探東方機局,以定方針。方針一定,再來南地以招集同志,合成大團,以圖早日發(fā)動。”有論者因此說孫中山這次是為了組織一個大的革命團體,并說程家檉等百余人前往迎接。

  事實上,孫中山到達橫濱當天,宋教仁和程家檉在東京宮琦家中飲酒,直到晚上6點多鐘告辭時,都沒得到孫中山“船抵橫濱”的消息。日本警視廳的檔案中記載,孫中山那天在橫濱上岸后,只身住進一家旅館中,并未有人歡迎。

  數(shù)日后,孫中山才得以結識宮琦所說的“非常的人物”黃興,開始了同盟會的籌備活動。此時離7月30日召開同盟會籌備會,只有四五天時間,而距同盟會正式成立,也不到一個月。

  既沒有明確的組黨計劃,對留日學生的狀況又不太了解的孫中山,結識黃興之后,如此迅速地組成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革命黨,的確是個奇跡?;I備過程中,孫中山主張取名為中國革命黨,黃興認為此名一出,黨員行動不便,經討論定名為中國同盟會。在同盟會的組建過程中,黃興幾乎在每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都起了關鍵作用。


  叁

  質問焦達峰“何故立異”?

  同盟會主要成員是受反清革命思潮影響的留日學生,盟誓之后就是同盟會會員了。會員可不與組織保持聯(lián)系,不受任何紀律約束,可以隨意參加其他組織,進退出入,完全取決于個人意愿。

  其領導成員和骨干分子,反清排滿的革命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如何進行革命、革命地點如何選擇、革命經費如何籌集、經費如何使用等問題上卻矛盾重重。要維持這樣一個松散的團體極不容易。

  1907年,劉公、孫武、焦達峰、鄧文翚、張百祥等百余人,不滿意同盟會在南部邊陲組織起義的方略,在東京另組共進會,擬聯(lián)合內地會黨,策動長江流域起義。

  共進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人權”為宗旨,采取會黨組織形式,訂立山、水、堂、香暗號,并于各省設分會,分會負責人即為起義后之都督,所定旗幟為九角十八星旗。黃興不贊成他們的分裂做法,質問焦達峰“何故立異”?

  1910年初著名革命黨人章太炎、陶成章等在東京重組光復會總部,黃興也表示反對。


  肆

  孫中山的專制跋扈

  作為同盟會總理,孫中山也有專制跋扈的時候。在光復會獨樹一幟的當月,孫中山在舊金山建立同盟會分會,就舍棄了同盟會的名稱,改為中華革命黨,同盟會的十六字誓詞也改為“同心協(xié)力,廢滅韃虜清朝,創(chuàng)立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 

  不久,孫中山回到東京,譚仁鳳要求孫中山改良黨務,宋教仁也為此事前去拜訪孫中山。出乎意料的是,孫中山卻告訴宋教仁說:“同盟會已取消矣,有力者盡可獨樹一幟。”宋教仁問孫中山何以有如此說法?孫中山回答說:“黨員攻擊總理,無總理安有同盟會?經費由我籌集,黨員無過問之權,何得執(zhí)以抨擊?”

  譚人鳳是年紀最長又十分耿直的同盟會員,當場批駁孫中山說:“同盟會由全國志士結合組織,何得一人言取消?款項即系直接運動,然用公家名義籌來,有所開銷,應使全體與知,何云不得過問。”

  面對質疑,孫中山無話可說,表示日后再議。由于同盟會內部各種矛盾的積聚,從1907年到1909年,革命黨人內部就發(fā)生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倒孫風潮”。


  伍

  第一次“倒孫風潮”

  第一次因經費分配問題引發(fā)。1907年2月日本政府勸令孫中山離境,饋贈日元5000元,股票商鈴木也贈款1萬日元,孫中山用1000元舉行告別宴會,只留給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社2000元,其余悉數(shù)帶走。

  章太炎時任《民報》主編,認為總理不該只給這樣少的錢,而自己帶走巨款。他指責孫中山私用革命同情者的款捐,是“出賣民報”。幾個月后,孫中山策劃的廣東潮、惠起義均告失敗,章太炎又得知孫中山托人從日本購買的軍械都是一些破舊的東西,因而要求同盟會代理庶務劉揆一召開特別會議,罷免孫中山,改選黃興為總理。章太炎的要求得到了東京許多同盟會骨干的支持。

  劉揆一拒絕召開特別會議,他寫信給陪同孫中山的胡漢民,建議他勸孫中山向本部引咎道歉,遭到孫中山的拒絕。劉揆一又將情況輾轉告訴在外策劃起義的黃興。

  黃興得到消息,即日復函稱:“革命為黨眾生死問題,而非個人名位問題,孫總理德高望重,諸君如求革命得以成功,乞勿誤會而傾心擁護,且免陷興于不義,會眾遂欣然安之。”第一次倒孫風潮得以平息。

 

  陸

  二次倒孫風潮與旗式之爭

  1909年初,曾經擔任《民報》主編的陶成章到新加坡向孫中山索要3000元《民報》印刷費,未有結果;請孫中山介紹他去籌款,也未答應。陶成章頓生惡感,聯(lián)絡南洋的同盟會員李燮和等八人,起草了一份《公啟》,提出“孫文罪狀十四條,善后辦法五條”,要求改組同盟會,撤銷孫中山的總理職務。

  陶成章帶著這份《公啟》到東京,要求同盟會本部開會討論。黃興出面拒絕召開同盟會本部會議,拒絕散發(fā)《公啟》。并與譚仁鳳、劉揆一聯(lián)名寫信給孫中山,指出陶成章等人的錯誤,同時又“將公函詳細解釋,以促南洋諸人之反省。”化解了這場激烈的“倒孫風潮”。  黃興對孫中山也是有看法的,1907年初,他們因討論國旗的圖式發(fā)生激烈的爭論。孫中山主張用青天白日旗,黃興認為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又與日本的太陽旗相近,而傾向于象征社會主義的井字旗。孫中山指責用井字旗有復古傾向,聲言“仆在南洋,托命于是旗者數(shù)萬人,欲毀之,先擯仆可也”。

  孫中山聽不進不同意見,黃興十分不快,“欲退會斷絕關系”。宋教仁日記認為旗式之爭不過是一個小問題,只是觸發(fā)點,其根源在于孫中山“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心坦懷以待人,做事近于專制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

  后來黃興冷靜下來,寫信給胡漢民說:“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余今為黨為大局,已勉從先生意耳。” 兩次倒孫風潮,同盟會的領導骨干都擁護黃興作總理,而黃興自己卻始終在維護孫中山的領袖地位。


  柒

  親自指揮反清武裝起義

  起義、鼓吹、暗殺是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的主要活動,武裝起義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孫中山說自己發(fā)動“十次革命”,親臨戰(zhàn)地的只有鎮(zhèn)南關一次,而大多數(shù)都是黃興親自指揮的。

  1912年出版的《東方雜志》,有一篇《十年以來中國政治通覽》,以當時人的觀點記述了十年之中發(fā)生的革命運動計有16次,其中至少九次是黃興參與策劃和領導的。特別是在欽廉上思,黃興率200人抗擊大部清軍,且歷時40余日。

  1924年2月,孫中山對駐穗湘軍發(fā)表演說稱贊道:“湖南老革命黨,最著名的有黃克強。他有一次自安南入欽廉起義,當時到欽廉來抵抗革命黨的清兵,有兩萬多人。黃克強帶的革命軍不過兩百人,所有的武器不過兩百支槍,用那樣少的人,和那樣多的清兵,打兩個多月仗,到后來彈盡而援不至,還可安全退出。照這一次戰(zhàn)事說,革命軍就是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這樣的戰(zhàn)斗是非常的戰(zhàn)斗,不可以常理論。”

  “革命運動之最劇烈者”廣州黃花崗起義,是黃興參與籌備并親自指揮的,“攻督署”的壯舉也是他親自帶領革命黨人做的,他被打斷了一根手指。武昌起義后,黃興受命為革命軍總司令,率領民軍與全副武裝的北洋軍血戰(zhàn)經月。十年后,陳獨秀還贊揚黃興是“何等艱苦奮斗的軍人”。

  漢口、漢陽曾經相繼失守,鄂軍將領也對他多有微詞。但同是湖北的革命黨人居正對此卻有比較客觀、深刻的評價:“克強之功,不在守漢陽之孤城,而在其大無畏之精神。以未經教練之烏合殘卒,含辛茹苦,抵抗馮國璋北洋熟練之雄師,因此穩(wěn)定起義之武昌,促各省革命黨之崛起。”


  捌

  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

  漢陽失守之后,1911年12月1日黃興到達上海,12月2日南京光復,定為臨時政府所在地。12月15日,各省代表通過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修正案,規(guī)定在臨時大總統(tǒng)未選定以前,以大元帥暫行其職務。并選定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副之。

  兩天后,黃興電辭大元帥之職,并推舉黎元洪為大元帥。各省代表會議隨即改舉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元帥,并議決黎大元帥暫住武昌,由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組織臨時政府。

  12月22日各省代表會議議決并函請黃興速到南京組織臨時政府,黃興也接受了這一重任。過去,不少論著都說黃興拒絕接受副元帥的職位,從而使臨時政府的籌建工作無法繼續(xù)進行,孫中山的歸國才得以打破這個僵局。實際情況是,當黃興受命準備赴南京組建臨時政府時,得知孫中山自海外歸來的消息。他對李城說:

  頃接孫中山先生來電,他已啟程回國,不久可到上海。孫先是同盟會的總理,他未回國時我可代表同盟會,現(xiàn)在他已在回國途中,我若不等待他到滬,搶先一步到南京就職,將使他感到不快,并使黨內同志發(fā)生猜疑。

  太平天國起初節(jié)節(jié)勝利,發(fā)展很快,但因幾個領袖互爭權利,終至失敗。我們要引以為鑒??献晕覡奚娜瞬拍軓氖赂锩8锩咀钜o的是團結一致,才有力量打擊敵人。要團結一致,就必須不計較個人的權利,互相推讓。


  玖

  革命黨在民國掌權最久的人

  12月25日孫中山在胡漢民等人陪同下達到上海,組織臨時政府一事也被提上了同盟會的議事日程。胡漢民的自述說,“選舉及組織政府問題,當然由黨而決,遂開最高干部會議于孫中山寓所。”

  黃興、宋教仁、汪精衛(wèi)、胡漢民、陳其美、張靜江、馬君武、居正等同盟會主要人員討論決定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因此,12月27日的《辛亥各省代表會議日志》出現(xiàn)了如下記載:“王正廷報告,前數(shù)日黃克強君已允來寧組織政府,迨孫中山先生抵滬后,黃君又變更主張,請速由代表會選舉臨時大總統(tǒng)。”

  各省代表會議接受了黃興的主張,于12月29日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黃興之所以變更主張,是他從革命大局出發(fā)“服從黨議”的結果。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黃興出任陸軍總長兼總參謀長,而在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繼任之后,黃興還在南京留守任上直到1912年6月中旬,是革命黨人在民國掌權最久的一個。


  拾

  堅決反對宣誓服從孫中山個人

  1916年10月31日黃興逝世,遠在日本九州醫(yī)治喉癌的蔡鍔寫挽聯(lián)稱:“以勇健開國,而寧靜持身,貫徹實行,是能創(chuàng)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公天涯,驚起揮淚,難為臥病九州人。”

  1988年底長沙黃興研究學術討論會前夕,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報了一個論文題目,叫做《黃興與朱德》,并寫信稱“(克強先生)的寬厚的品德,生前與死后都為人敬仰,自民國以來的軍人中,只有朱老總可以與之媲美。”

  黃興從1905年開始到1916年去世,十余年間極力維護孫中山的領袖地位,維護革命隊伍的團結。他與孫中山也發(fā)生過三次嚴重的矛盾。第一次國旗圖式之爭后,他在領導各次起義時仍用青天白日旗。

  第二次是關于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的責任問題,孫中山責備黃興,說他在宋教仁遇刺后首倡“法律解決”,貽誤戎機。實際上,二次革命與民國初年厭亂而思治的民心不符,與貽誤戎機無大關系。但黃興致書孫中山說:“南京事敗,弟負責任。萬惡所歸,亦所甘受。先生之責,固所宜然。”黃興對此作了深刻檢討,也婉轉希望孫中山有所自省。

  第三次是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時,黃興堅決反對宣誓服從孫中山個人和蓋手指模的規(guī)定,他堅持不參加中華革命黨,不另立門戶,并為此避走美國,給孫中山留下放手實施自己主張的空間。孫中山和陳其美都有諉過于他,但他從不反擊,并矢口不談他與孫中山的意見分歧。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現(xiàn)實中的特工更厲害
  • 現(xiàn)實中的特工更厲害
  • 辛亥革命儒俠劉思復
  • 胡適人生中的尷尬事
  • 大人物,他們這樣過年
  • 歷史中的“天下無稅”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