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骨灰安葬在這里
從江西省省會南昌沿昌九高速公路北行約110公里,就是共青城。南潯鐵路穿城而過,水路經(jīng)鄱陽湖入長江。1955年10月,上海第一支青年志愿者墾荒隊的98名年輕人開進鄱陽湖畔米糧鋪拖溝嶺下,篳路藍縷,胼手胝足,開出了今日共青城的第一塊水田。
經(jīng)歷了上世紀50年代初創(chuàng)、70年代起步、80年代發(fā)展,在昔日荊棘叢生、荒無人煙的灘涂野嶺上,已經(jīng)建起了一座新型的山水園林城。鮮為人知的是,作為上世紀80年代改革先鋒的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更和這座城市的命運有著難解之緣。
胡耀邦墓坐落在富華山頂,墓地海拔42.7米,坐西朝東,墓區(qū)占地兩平方公里。
由山下停車場沿環(huán)抱墓區(qū)兩翼的曲徑拾級而上,旁邊是一座仿古憩亭,中央是順山勢傾斜的大片草坪。
從墓前由下向上看,是三層圍欄回護的花崗石坪,下層為休息坪,中層為活動坪,上層為瞻仰坪。墓碑是用厚0.8米的三塊白花崗石拼成,呈直角三角形,直角向上,頂端高4.5米,底邊長10米,形似紅旗的一角。
墓碑后方,一塊褐色的巨大石塊上,則鐫刻著胡耀邦夫人李昭在1999年4月15日耀邦逝世10周年時的題辭:光明磊落,無私無愧。
據(jù)《共青墾殖場志》記載,“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治喪期間,中共中央批準胡耀邦夫人李昭的請求,將胡的骨灰深葬在江西共青城富華山的青山綠林之中。1989年5月2日,胡耀邦長子胡德平、女兒李恒、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楊德中、中央警衛(wèi)局副局長康海群及中共江西省委領導人來到共青城,選定富華山為胡耀邦墓墓址。1990年11月5日,墓區(qū)主體工程完成并通過驗收。”
“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骨灰由專機送抵江西。
“當時靈車通過共青城時,萬余自發(fā)的送葬群眾佩戴白花,肅立在十里長街兩旁。共青墾殖場黨委成員和200名工人代表、干部代表、老墾荒隊員代表和40名少先隊員在墓前迎候。11時40分,安葬儀式在墓區(qū)舉行。”曾親歷了這一場景的共青城退休老干部、70歲的王非凡老人回憶說。
記者從陵園展示供觀眾觀看的安葬錄像中看到,安葬儀式開始后,胡耀邦夫人李昭代表全家講話:“耀邦,你這個農(nóng)民的兒子,為了黨和人民鞠躬盡瘁,人民不會忘記你。經(jīng)過我的請求,經(jīng)過黨中央的批準,把你送回了革命的發(fā)源地江西。這里也是你走向革命生涯的第一站。你在這里和勇敢拼搏的共青人在一起了。安息吧!”
安葬儀式結束之后,李昭將胡耀邦的遺像交給共青墾殖場黨委書記于維忠?押“現(xiàn)在耀邦就是共青城的一名成員了,你們懷念他,他也會記住你們,我們也會永遠記住你們。”
曾任羅瑞卿秘書、原中國法學會會長王仲方回憶說:“后來知道耀邦的墓修建在共青城,這可能不是耀邦生前所交待的,但應該是耀邦所能同意的。我認為這是最佳的安排。”
每年都有二三十萬人來悼念
陵園南側(cè),是今年5月份竣工的胡耀邦陵園陳列館和共青城黨員教育基地。
在陳列館正中的大廳里,一塊白色的大理石石墻上鐫刻著胡耀邦的生平。大廳正中央是胡耀邦的站立銅像。下面是胡耀邦夫人李昭率全家敬獻的花籃?鴉再下一級是曾經(jīng)前來祭奠的5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民主黨派負區(qū)責人敬送的花籃。
在陳列館的三間展廳里?熏則是胡耀邦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正廳主要是胡耀邦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的一些活動照片?鴉右廳里的相片則記錄著共青城和胡耀邦的淵源。胡耀邦給共青城題寫的?押共青社、共青墾殖場、共青城條幅格外醒目。
共青城富華山陵園管理處主任付義文于2003年9月從共青城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工會調(diào)到陵園管理處工作,“在我調(diào)到陵園工作的這兩年,每年都有二三十萬人來到胡耀邦總書記的墓前悼念。”
在陵園工作了10年的保安潘平鋒說,“人們非常尊敬懷念胡耀邦總書記,特別是老百姓,對他有很深的感情。”
胡耀邦和共青城的故事
共青人和胡耀邦有著特殊的感情。
1955年11月29日,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胡耀邦來江西視察工作,乘坐一輛鐵路壓道車來到九仙嶺下,專程看望了開進駐地剛剛40天的98名上海墾荒隊員。
晚飯時,胡耀邦和隊員們一起吃了一頓鹽豆稀飯。臨行時,他還勉勵隊員們?押“你們要戰(zhàn)勝困難,多想辦法,一定要把共青社辦好。”
回到北京后,胡耀邦收到了墾荒隊員的生產(chǎn)計劃修改報告。他立即寫了回信,并寄去了書籍、二胡、嗩吶、三弦、籃球和一臺鬧鐘。胡耀邦在信中說:“用稿費為你們買了幾件樂器,供你們文娛活動使用;買了書,供你們學習;送一只鬧鐘,愿你們和時間賽跑。”
從這以后的30多年當中,胡耀邦一直關心著共青城的發(fā)展,這座城市的人民也和胡耀邦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8年9月26日,當共青城派人向胡耀邦匯報共青建場以來的發(fā)展情況之后,他欣然為共青題寫場名——共青墾殖場。
1984年12月12日,胡耀邦再次來到共青。這時的共青,年產(chǎn)值已達6000多萬元,擁有全國最大的羽絨廠和江南最大的低度飲料酒廠,產(chǎn)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場區(qū)人口8000多人,有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和完整配套的文化、教育、衛(wèi)生設施,建筑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規(guī)劃2000年產(chǎn)值翻四番,總收入達6億元。
胡耀邦高興地對陪同視察的省委領導說:“這叫星星之火。如果江西有這么100個點,就是600億呀,那就不是翻一番了!”
在談到場里準備和江西大學合辦個共青學院時?熏胡耀邦說?押“不要圖虛名?熏要辦實事。”午餐后?熏胡耀邦與17名老墾荒隊員合影留念說?押“17個加我1個?熏共18個,18棵老松!我們是‘墾友’,是‘棚友’。”
然后,又欣然題寫了“共青城”三個大字,還在當年為老墾荒隊員于維忠題寫的“決心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的日記本上寫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題詞。
據(jù)《共青墾殖場場志記》記載,“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北京逝世。22日,場黨委書記于維忠、副書記劉德夫一行四人參加在北京舉行的胡耀邦追悼大會和遺體告別儀式。當天,全場停產(chǎn)半天,收看中央電視臺關于胡追悼大會的實況轉(zhuǎn)播。28日,在南湖影劇院舉行悼念胡耀邦大會。”
共青人心中的胡耀邦
今年70歲的王非凡1983年調(diào)到共青墾殖場工作,1996年從場城建局局長任上退休。
1984年12月12日,王非凡和往常一樣在工業(yè)科忙碌。突然領導招呼他們都下樓,和中央首長合影。
“當時我們已經(jīng)知道耀邦同志要來,心里都盼著能有機會和他合個影,照張相,沒想到真的要和總書記合影了。我們急急忙忙下樓,遠遠就看到耀邦同志,他和場領導、普通干部們打著招呼,沒有一點領導的架子。很平和,笑聲爽朗。”合影之后,胡耀邦同志和大家一一握手,并參觀了車間。
至今,王非凡老人仍然珍藏著這張相片。
“共青人和耀邦是有著深厚感情的,特別是1984年,胡耀邦來到共青視察之后,對共青的鼓勵更大。干部們那時候幾乎都沒有休息日,一年365天都在工作,心里就是想著把共青建得更好一些,”王非凡動情地說。
聞之胡耀邦胞兄的孫子胡厚義在共青城交警隊做一名普通的臨時工,王非凡說,“這一家人都很正氣,這樣的干部老百姓當然佩服。”
54歲的趙梅英退休前在共青城婦聯(lián)任職。趙梅英對20年前的一幕記憶猶新。
“1984年12月的一天吧,當時我是羽絨廠女工部的主任,場里也沒有打招呼,就說有中央首長要來參觀。見面的時候,才知道是胡耀邦同志。下車之后,大家就把他圍起來了,他和大家一一握手。參觀羽絨車間,觀看了全部生產(chǎn)流程,問得非常仔細??赐曛螅形鍌€女工說,總書記和我們合個影吧!他就說,來吧,來吧,大家都來!”
直言快語的趙梅英在胡耀邦安葬那天落淚了,“安葬那天,共青城的好多群眾自發(fā)地等在路邊,房上都站滿了人。老百姓的感情很簡單,共青城有今天,與改革開放分不開,與胡耀邦的關心分不開。他三次給共青題詞,共青城取得的每一步成績,都與他相聯(lián)。”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