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對日高官自稱“我是中國人” 事后后悔不

時間:2011-12-22 16:50來源:鳳凰網(wǎng)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核心提示:事后張學良回憶,當時林權助說“我這么大的歲數(shù)來這里,沒得你一句話,我回去無法交代”,意思是阻止張學良搞東北易幟。張學良喝得酒酣耳熱,他說,你忘了,我是中國人。

呂彤羽(呂正操之子):這話講得非常好,對日本一點兒刺激都沒有,應該,照咱們年輕人現(xiàn)在的想法說,這個整個是有民族氣節(jié)的一句硬話,而且又有策略,應該是這么想吧,我也是這么想。結(jié)果你知道張學良最后怎么說,張學良說,我這句話說錯了,他說說了一句錯話,他說這個我很后悔,就是這句話,“我是中國人”這句話。

鳳凰衛(wèi)視2011年12月12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這歷史啊,畢竟是講出來的,像西安事變這種大事,不是天天講,月月講,也是年年講。講了75年,每年到這個月份上就有人要講,有人越講越有味兒,有人越講越變味兒,到后來都串了味兒,哪兒還辨得清原汁原味兒。只是留下一堆問號,年年問,年年說不清。比如說,張學良為什么執(zhí)意要送蔣介石回去,導致他被囚禁大半生?為什么周恩來臨終前說他對不起一位姓張的朋友?要答這兩個問號,那就要先說張少帥的緋聞。

話說九·一八,1931年那天夜里,日軍打過來了,當時有報道,說作為東北軍統(tǒng)帥的張學良,非但不抵抗,那天晚上當時他在干嘛,他在北平六國飯店跟胡蝶跳舞,胡蝶是當時當紅的影星。鬧的后來這個有詩人啊,馬君武在報上寫詩《哀沈陽》。這詩里頭沒提張學良的名字,提的都是美人兒,可是刺兒的是美人后邊的男人。有道是“趙四風流朱五狂,偏偏胡蝶正當行。溫柔鄉(xiāng)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沈陽。”

解說:后經(jīng)張學良的機要室主任洪鈁等人證實,在九·一八事變當晚,張學良與胡蝶等人跳舞純屬誤傳。但馬君武也并非完全捕風捉影,張學良晚年曾寫過一首詩“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盡英雄。我雖并非英雄漢,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輕時的張學良確實是個多情種,他多次自詡說每天會收到一百到兩百封求愛信,甚至與墨索里尼的女兒埃達還有過一段戀情。

張間蘅(張學良五弟張學森之女):就要跟我們講,他以前的艷史,講他什么什么女朋友,還要怕我大媽聽見,把我們兩個拉到走廊里去跟我們講,講來講去就那一點點破故事,很像小孩,常常給我們講那些,誰誰喜歡我,我們那時候跳舞怎么怎么樣,就講這些年輕時候的事兒。我們大伙說準是你編出來的,我們沒有證據(jù),不知道是真的是假的,常常逗他,他然后還做鬼臉。

解說:東北易幟把張學良推上了榮譽的巔峰,東北軍達到44萬之眾,其中正規(guī)軍將近27萬人,沈陽擁有全國最大的兵工廠,就在張學良風光無限之時,一場將使他遭受奇恥大辱,一生難以辯白的滅頂之災,正在悄然逼近。

1931年9月18日22時30分,關東軍進攻沈陽北大營,當時十幾萬東北軍精銳部隊滯留京津地區(qū),東北兵力空虛,沈陽守軍不足兩萬人。

高大會(張學良幕僚高崇民之子):而且?guī)资f人是號稱根本沒有幾十萬人,那么他唯一一個就是當時在奉天有一個警備旅這個旅長就是王以哲當時,那么北大營事件一爆發(fā),那日本那是野戰(zhàn)軍進來了打,他根本沒有能力,所以那個時候,他連夜打電話就給少帥請示,少帥說有沒有能力打,他說我們是一個警備旅怎么能抵得住,那少帥的意思就是,能保存多少先拉出來,保存實力,就不要受到太大的損失,就往后撤,就是他沒有這個抵抗能力。

解說:事發(fā)當夜,張學良因招待宋哲元等將領,偕夫人于鳳至及趙四小姐,在北京前門外中和戲院觀看梅蘭芳的《宇宙鋒》。日軍進攻沈陽的消息傳來,張學良匆匆離開戲院,打電話給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詢問情況。聽了榮臻的匯報情況,張學良判斷,這是日軍的又一次挑釁,目的是為了引發(fā)沖突。

楊天石(著有《尋找真實的蔣介石》):他說他不知道日本人,有那么大的一個計劃,就是要占領整個的中國的東北三省。張學良他講,他說假如我知道日本人有那么大的一個侵略計劃的話,那么我會跟他拼命的。

解說:1928年,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日本天皇派出特使林權助參加張作霖的追悼會,林權助與張學良是舊相識,追悼會后張學良請林權助吃飯,兩個人有了一次言語的交鋒。


呂彤羽(呂正操之子):張學良跟林權助說,他說,你呀,給我考慮的各種東西非常周到,我很感謝你,比我自己考慮的都周到。張學良說,他說但是你忘了一件事,我是中國人。

解說:事后張學良回憶,當時林權助說“我這么大的歲數(shù)來這里,沒得你一句話,我回去無法交代”,意思是阻止張學良搞東北易幟。張學良喝得酒酣耳熱,他說,你忘了,我是中國人。

呂彤羽:這話講得非常好,對日本一點兒刺激都沒有,應該,照咱們年輕人現(xiàn)在的想法說,這個整個是有民族氣節(jié)的一句硬話,而且又有策略,應該是這么想吧,我也是這么想。結(jié)果你知道張學良最后怎么說,張學良說,我這句話說錯了,他說說了一句錯話,他說這個我很后悔,就是這句話,“我是中國人”這句話。

解說:林權助聽了這句話后不再講話,他不但不講,就在張學良去送行時,他的隨員想講話也被他制止了,張學良從林權助的態(tài)度上,推斷出“東北危矣”。后來,張學良派人到日本皇宮偷出了《田中奏折》,發(fā)現(xiàn)奏折中寫道“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張學良命人呈送南京國民政府,并發(fā)給在東京參加“泛太平洋會議”的各國代表,將日本試圖滅亡中國的野心公諸于眾。

閻明光(閻寶航之女):當時參加會議的這個日本的代表呢,退出會場來威脅,可是到會的這些國際上的這些與會者,都不相信這個日本小島國,它怎么會有力量來侵略鄰國呢,不相信。

解說:1929年12月,南京《時事日報》刊登了《田中奏折》全文,十數(shù)天之后,張學良的愛子張閭琪因病住進日本人在沈陽開設的醫(yī)院,在做X光檢查時發(fā)生爆炸,張閭琪身亡。父親與愛子先后死于日本人之手。1990年,張學良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恨日本。

張學良:所以我恨透日本人,那個日本人就想挑撥是非,我們告訴兵不要跟他沖突,那他怎么樣,你聽我給你說,抽香煙,到我們那個兵的槍上,啪,劃個洋火抽香煙,開玩笑。我們就告訴兵忍氣吞聲,別理他。所以你知道一個人吶忍氣吞聲這事兒,我跟你說很難。

解說:事變第二天,《大公報》記者胡政之采訪了張學良,張學良說,打是打不過日本的,以不抵抗對付之,不使事端擴大。隨后張學良發(fā)表演說,譴責日本的侵略行為,希望國際聯(lián)盟予以關注。

張學良:現(xiàn)在因為這種暴力之下,破壞了國際的條約,尤其更破壞以三千萬人民的生命奮斗來的國際聯(lián)盟,所以我自己很希望日本不要再一意孤行,以至使世界受到重大的犧牲。

解說:9月19日,蔣介石致張學良“限即刻到”特急電,盼張學良“近情時刻電告”指出日以我軍拆毀鐵路之計劃,其借口如此,并作出“請向外宣傳時對此應辟之”的指示。

李松林(著有《蔣氏夫子在臺灣》):就在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的前一周,張學良專門地往南走,蔣介石往北走,兩個人在一塊兒,在石家莊大概是,曾經(jīng)一次會談,這次會談里邊已經(jīng)非常明確地告訴張學良,如果日本人挑釁的話,那么我們是采取不抵抗,為什么?因為日本人鬧事,我們不給日本人以借口。

解說:九·一八事變前夕,張學良在截獲緊急情報,即致電蔣介石,為國為家,愿意身臨前敵,雖戰(zhàn)死疆場,亦無所悔。而蔣介石在8月16日明令訓誡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不顧。

楊天石:這個國民黨這些大員們,都有一個毛病,叫恐日癥。覺得中國人跟日本人打,不是日本人的對手,要跟日本人打,目前條件還不夠,蔣介石有一個很著名的叫“三日亡國論”什么意思?蔣介石說我們跟日本人打起來,那么日本人在三天之內(nèi)可以把中國的???,沿海地帶占領,陷中國于亡國的危機。

解說:沈陽失守,東北軍退兵關內(nèi),南京政府受到輿論界猛烈抨擊,蔣介石引咎下野。日軍大局進攻錦州,粵系政府向張學良共發(fā)了三個“死守錦州”的命令。時任行政院院長的汪精衛(wèi),拿著蔣介石的信找到張學良,希望他哪怕裝模作樣,也要同日本人打一仗。

李云峰(西安事變研究室主任著有《西安事變史實》):汪精衛(wèi)說,我們現(xiàn)在是執(zhí)政的,我是行政院長,如果你不抗一下,我這政府在全國人民面前就沒辦法說話了,對不對。那么張學良就說了,你既然沒有把握,你既然沒有下決心去抗戰(zhàn),你既然沒有拿著蔣介石的命令,拿著政府的命令來下命令要我抗戰(zhàn),你現(xiàn)在僅僅是為了維持你政府的威信,來讓我抗戰(zhàn),那我絕不干。

解說:張學良說自己年輕時很欽佩汪精衛(wèi),兩人關系也不錯。但這次汪精衛(wèi)以行政院長身份脅迫他出兵,讓他無法接受。當天晚上,張學良約宋子文到北海去玩兒,把從南京來的汪精衛(wèi)晾在一邊。汪很惱火,一怒之下回到南京辭去了行政院長的職務,兩人從此反目。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張學良下令東北軍撤進關內(nèi),東北全部淪陷。

胡政之在《國聞周報》上寫道,張學良的罪過不在九·一八的不抵抗,而是在其繼續(xù)的不抵抗。張學良對胡政之如此批評,至為心服。

解說:東北淪陷之后,張學良引咎辭職,在這之前張學良曾吸食鴉片,注射嗎啡,辭職以后,張學良開始戒毒,他說,東北都讓我丟了,先所剩的就只有意志了。張學良把槍交給副官并交待,誰要是敢來給我送藥或是松綁,當場槍斃。經(jīng)過七天七夜折磨,張學良終于戒掉毒癮,脫胎換骨。

1935年7月,南京酷熱難耐,總統(tǒng)府內(nèi),一場五人會議正在進行。陳誠頭頭是道地分析著西北形勢,他認為楊虎城的軍隊戰(zhàn)斗力不足,但用兵自重,在剿共問題上并不徹底,甚至私自與共產(chǎn)黨簽訂了互不侵犯協(xié)議。蔣介石提出將東北軍調(diào)到西北剿共,迫使東北軍、西北軍、紅軍,三虎競食,互相消耗。

周秉德(周恩來侄女):當時蔣介石實際上的意圖就是讓西北軍、東北軍一起在往陜北那邊去消滅紅軍,這樣的話,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紅軍剿滅了,他是這種心情,但是日本人在這大敵當前,張學良和楊虎城總覺得我們不能夠中國人打中國人,他們還是認為應該是先打日本人。

解說:在南京國民政府推行軍事上不抵抗,外交上不屈服的對政策時,內(nèi)部也出現(xiàn)了不同聲音。九·一八事變后第五天,一份《楊虎城泣告全國書》對外公布:“虎城分屬軍人,職司為國,枕戈待旦,志且死綏,痛心外患方深,惟冀同仇敵愾。”楊虎城成為了國民黨內(nèi)首位發(fā)出抗日要求的高級將領。

楊瀚(楊虎城之孫):一·二八上??箲?zhàn),他把17路軍從國外買的一船的軍火,全部無償?shù)木退徒o了19路軍,然后這個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的時候,他又派去了很干部送了錢送了武器,去參加這些活動。

解說:蔣介石曾經(jīng)跟張學良暗示,只要他消滅了陜北的紅軍,立即讓他取代楊虎城,將陜甘兩省的地盤交給他。另一方面,蔣介石派人透露給楊虎城說,張學良此行目的是試圖占據(jù)陜西地盤。1935年秋,東北軍騎兵、步兵、炮兵共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陜甘,楊虎城親自到機場去迎接張學良。

楊瀚:楊虎城是穿著便裝,戴著禮帽去接他的,表示得非常謙卑,彎著腰跟張學良握的手,張學良趾高氣揚的在那兒,是這么一種姿態(tài)。張學良到了西安以后,也是以一個領導者的身份自居,經(jīng)常就是以下命令的方式,傳達指示,讓楊虎城去匯報,這么一種居高臨下。

解說:楊虎城在西關大操場舉辦歡迎張將軍大會,張學良一身戎裝,為演講做了精準準備。但會議剛開始,楊虎城就給了張學良一個下馬威。

楊瀚:講話里邊他就講,大家你們了解嗎,這是張副司令,張副司令是誰呢?就是我們當年作戰(zhàn)對象,因為大革命的時候,楊虎城帶著17路軍部隊去參加北伐,到了河南和安徽,當時對面的作戰(zhàn)對象就是奉軍的一部分,雖然不是張學良領導,但是是奉軍,所以就告訴大家,這是我們當年的作戰(zhàn)對象的張作霖的兒子。

解說:在場的十幾名東北軍將領面面相覷,他們跟隨張學良多年,知道張家最怯別人提他們是北洋軍的出身。張學良更是驚得啞口無言,愣了兩三分鐘才勉強做了一番干巴巴的演說,說完立即掉頭下臺,乘車回公館。

趙武元(趙壽山之孫):張學良是少帥,大少爺,楊虎城是刀客,他的父親就是被清朝政府殺害的,這樣他才起來造反的,所以他連文化都很少有,在這個方面,兩個人絕對走不到一塊兒。

解說:張學良二十萬東北軍進入陜甘,對只有六萬兵力的楊虎城造成極大沖擊。西安城內(nèi)的氣氛也緊張起來,看戲的時候,東北軍士兵常以主人自居,搶占17路軍士兵的位子,雙方大打出手,甚至動了槍。

楊中州(著有《西安事變》):東北軍到山西以后,因為東北失陷所以帶來大批的眷屬,在這里為了爭占房子,爭占道路,爭占一些物資,雙方幾乎到達了一種火拼的地步。

解說:有一次,東北軍強占了17路軍的幾處兵營,還毆打前來阻止的憲兵。張學良得知后找到楊虎城道歉,稱東北軍不是來槍戰(zhàn)地盤的。楊虎城也只能息事寧人,但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對張學良及東北軍的不滿。

高大會:你看東北軍,自己的地盤不保,完了跑你這兒搶占你的地盤來了,就是張學良來這兒沒安好心吶。所以說東北軍在那兒,西北軍就如鯁在喉一樣,矛盾很深,加上楊虎城又瞧不起張學良。那么這個矛盾就很難調(diào)和,張學良到了西北也苦惱,他試圖想,他通過一些關系想跟這個,想靠近楊虎城,通過一些關系想坐下跟楊虎城聊。楊根本不理他就不行。


 

解說:為了做出點成績給南京政府看,張學良到陜之后,很快就制定出了剿共的作戰(zhàn)部署。此時,張學良還沒有把楊虎城放在眼里,他對楊部17路軍只是做出了象征性的部署,擺明了不讓17路軍參與進攻。作戰(zhàn)部署送到南京,陳誠和何應欽看了以后相視而笑說,張學良還是太年輕了。

解說:自東北易幟以后,張學良與蔣介石的私交一直很好,用張學良的話來說就是“親如父子”。在蔣介石看來,中原大戰(zhàn)替他解圍的張學良值得信賴,他一度甚至考慮把張學良培養(yǎng)成自己的接班人。

楊天石:那么蔣介石有一次跟張學良談話,告訴他各個軍閥,各個軍事長官的特點,應該怎么對待,那么張學良告退以后,蔣介石在日記里寫了一段話,他說我跟張學良講了那么多,也不知道他聽明白了沒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蔣介石非??春脧垖W良,情同手足啊,想把他培養(yǎng)成接班人。

解說:剛到西北的時候,張學良非常認真地執(zhí)行蔣介石的“剿匪”命令,他將首次戰(zhàn)略部署命名為“十虎捕羊”圍剿行動,在他看來,剛剛進入陜西還沒有站穩(wěn)腳跟的紅軍,就像是一只綿羊,而裝備精良的東北軍則是十只猛虎。當時經(jīng)過了幾次反圍剿,長途跋涉而來的中央紅軍不足萬人,紅二十五軍的領導人徐海東、程子華二人更是身受重傷,只能躺在擔架上指揮戰(zhàn)斗。在張學良看來,這是實行圍剿的最佳時機。楊虎城在看了張學良的作戰(zhàn)部署之后,提出意見,認為張過于輕敵,很不妥。

楊瀚:陜北地區(qū)是丘陵,黃土高原,而道路往往又是依賴著溝壑,所以這個部隊很容易被打埋伏。如果你對地形不了解,沒有各方面的情況的支撐,很容易被打埋伏??墒菑垖W良對這些地形,對這個風土人情,地理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他的作戰(zhàn)命令下達以后,楊虎城認為這樣肯定不行。但是跟他講他又不聽,無可奈何那正好看他碰釘子再說吧。

解說:劉志丹的紅26軍、紅27軍,與徐海東、程子華的紅25軍會師,組成紅十五軍團,人數(shù)不足八千,接連在勞山、榆林橋大敗東北軍,而后東北軍又在吳起鎮(zhèn)敗給紅三軍團,一個月內(nèi)三次敗仗,東北軍110師全軍覆沒,損失慘重。隨后,東北軍在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中大敗,109師全建制被殲滅,師長牛元峰戰(zhàn)敗自殺。戰(zhàn)斗中東北軍虛弱無力,士氣低落,傷亡一千多人,投降的就有五千多人。

張友坤(著有《張學良年譜》):是不是東北軍不能打也不是,那好多戰(zhàn)士,張學良說不是棄械就是投降,他不愿跟共產(chǎn)黨打,而且共產(chǎn)黨說“打回老家去”這個口號正是中了他們東北軍的心,你們跟我們打什么,你們東北都丟失了,你妻兒父母祖墳都在東北啊,這共產(chǎn)黨這個口號厲害。

解說:晚年接受臺灣媒體采訪的時候,張學良講到“西北剿匪”的經(jīng)歷,依然心有余悸。他說自己吃了敗仗之后,對紅軍的戰(zhàn)斗力非常佩服。

張學良:我對我的部下我常常說,我說他們這個萬里長征,我說我們都是帶兵的人,誰能帶,誰能把軍隊帶到這樣,他跟你走,不都帶沒了。

呂彤羽:然后張學良后頭一句話就說,他說我想這么好的部隊,和國民黨結(jié)合起來,一起打日本他說多好啊,這是張學良后面的結(jié)論。記者后來又問他,說這是你東北軍最好的部隊吧。張學良說,我東北軍的部隊是非常兇的部隊,這是張學良說的。然后那記者又問說,那怎么讓紅軍消滅的呢?然后張學良說,我們不如人家嘛。

解說:短短兩個月內(nèi),張學良損失了兩個師又一個團的兵力,他打電話給蔣介石認錯,并希望中央政府給予60萬銀元的撥款,幫助109師和110師重建部隊。同時張學良還希望中央給牛元峰、何立中兩個師長的遺孤各10萬大洋的撫恤金。但南京政府不但沒有予以批準,反而借機取消了東北軍兩個師的番號。

張友坤:要10萬撫恤金,蔣介石不給,過去地方實力派的經(jīng)費,張學良拿自己的錢打,不是中央給錢的,好多過去我也不知道,人家說要撫恤金你到東北要去,張學良說這不太可惡了嗎,東北都丟了我怎么回去要錢呢,所以張學良很生氣,我連10萬現(xiàn)大洋都不值了。不能再打了,再打回東北的本錢都沒有了。你看那是很傷心的,打仗我自己掏錢,撫恤金要不來叫要我到東北去,這不是欺負人太甚了嗎。

李海文(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著有《周恩來之路》):你想這些人沒有番號,沒有經(jīng)費,那你想他們的家屬靠什么吃,他沒有軍餉,所以他不是,他就涉及到不僅僅是他的部隊,還有大量的這些個親屬,還有除了親屬以外的大量的就是逃難過來的這個父老鄉(xiāng)親。所以為什么當時唱的松花江那個歌,就能夠那個唱遍呢,就是這些人,就表達了他們的心聲。

解說:失去了地盤的東北軍,所有軍費和軍火都依靠中央補給,蔣介石明確表示,所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國家每月花費兩百多萬銀元的巨款,養(yǎng)著東北軍,就是讓其剿滅紅軍,為國家效力的。

張間蘅:他已經(jīng)易幟了,他就要聽政府的命令,他們那個時候,我第一要聽從父母的命令,第二就是聽從我的長官的命令,我掌管叫我怎么做我肯定就是怎么做,即使他覺得他的這個意見跟他的一件,是完全相反的,可是他已經(jīng)在他的下面,他就要聽他的命令。所以當時他是處于一個很難的這個困境里頭。

解說:隨著幾次剿匪失敗,張學良意識到,自己與“大哥”蔣介石政治上的蜜月期已經(jīng)成了老黃歷,東北軍正在一點一點的被削弱和瓦解。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的少帥,如今陷入剿共的泥潭不能自拔。

解說:其實我覺得張學良啊,這個東北軍那個時候的命運,也有點兒像紅軍,打算都有點兒像紅軍,張學良也是打算著到陜甘這個重新立足,企圖東山再起,可是呢,人紅軍先去了,你再去你還打不過紅軍。隨著這個剿共的節(jié)節(jié)失利,小張和老蔣的蜜月徹底過完了。明天同一時間請繼續(xù)關注《鳳凰大視野西安事變之張楊苦諫》。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元代人這樣總結(jié)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原因
  • “雞文化”對古人生活的影響
  • 烈日炎炎古人如何避暑?錦衣五重仍輕薄透涼
  • 蔣介石對張治中的背叛一生耿耿于懷
  • 日本暗殺斯大林行動因何失???
  • 1950年毛澤東曾經(jīng)為何事對羅瑞卿拍著桌子發(fā)火?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