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梁實秋講那過去的食品

時間:2011-12-20 16:56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今年買了梁實秋先生的美食文集《雅舍談吃》來看,文字是不用說的,寥寥數(shù)筆,就把七八十年前的北平市井生活描述得活靈活現(xiàn),讓人猶如親歷。只不過我是個學(xué)食品的人,從中還能讀出當年食品營養(yǎng)和食品安全的圖畫來。

  在梁先生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營養(yǎng)平衡和食品安全的意識。從頭至尾,追求的都是美食饕餮的感官快樂,以及親朋好友相聚的溫馨意趣。至于食品中是否含有過多的膽固醇,是否脂肪熱量過高,是否含有致癌物,細菌總數(shù)是否超標,恐怕沒人會去關(guān)注。

  不信么?看看《燒鴨》這一段兒:“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鴨油可以蒸蛋羹……”要知道,如果在今日,烤鴨滴出來的油是被當做餐飲廢油的,因為其中含有致癌物,氧化程度也較高,無法達到食用油的衛(wèi)生標準。前些時候曾經(jīng)兩次報道過烤鴨店出售鴨油,用于制作各種面點等,是當做食品安全事件來報告的?,F(xiàn)在看來,烤鴨廢油的利用歷史頗久,甚至可以說曾是一種文化傳統(tǒng)。至于就地支起炭火烤鴨子的做法,致癌物難免超標,那時候也不可能有什么衛(wèi)生標準。

  還有《蓮子》這一段兒,說到“有些蓮子一煮就爛,但是顏色不對,據(jù)說是經(jīng)過處理的……”可見對食材進行化學(xué)處理,在很早以前便已經(jīng)流行于餐飲店中,并非今人之獨創(chuàng)。

  再看看梁先生和朋友們所熱愛的美食,大多都是高能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菜式。

  比如“水晶蝦餅”,是這樣做的:“七分蝦肉要加三分豬板油,放在一起剁碎……略按成厚厚的小圓餅狀,下油鍋炸,要用豬油,用溫油,榨出來白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松而脆……”

  又比如“溜黃菜”,是這樣的:“溜黃菜是用豬油做的……蛋黃糊里加荸薺丁,表面撒一些清醬肉或火腿屑,用調(diào)羹舀來吃”。做法是:“蛋黃打過加水,還要再加芡粉,入旺油鍋中翻攪之即成。”

  “鍋燒雞”的做法是“下油鍋炸,炸到皮黃而脆”;“瓦塊魚”呢,做法是“溫油、炸黃”,“松鼠黃魚”和“炸丸子”都是煎炸經(jīng)典菜,就更不必說了……

  這些菜,無非是大量脂肪加膽固醇的組合,而且均經(jīng)過油炸或油煎處理,而且煎炸時用的多是豬油。為何用豬油?理由有兩方面:一則豬油飽和脂肪酸比例高,對熱較為穩(wěn)定,不易變黑變稠;二則是半固體的油,炸出成品的口感更酥脆。

  即便吃其他食品,梁先生也喜歡煎炸處理,或者加入大量豬油、奶油。“煎餛飩”中說:“我最激賞的是致美齋的煎餛飩……入油鍋慢火生炸,炸黃之后再上小型蒸屜,猛蒸片刻……”;“餃子”里說,剩餃子最好是“炸得焦黃”;“核桃腰”里也說,腰子“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炸到變黃,取出蘸花椒鹽吃”;“韭菜簍”是用細嫩韭菜“拌上切碎了的生板油丁”,蒸到“脂油半融半呈晶瑩的碎渣”;“奶油栗子粉”是在干松松的栗子面“上面澆大量奶油”,吃“鐵鍋蛋”要加大量奶酪……

  說起來,還是那時候教授的工資很高,每月二三百大洋,是普通工人的十幾倍,所以敢在北京最貴的館子里請客吃飯。按書中所說,當時最好的餐館,一頓最高檔的宴請,只消15塊大洋。

  但梁先生也在書中坦承,因為貪戀高脂美食,患上糖尿病,又因為膽結(jié)石切除了膽囊。其實,迷戀美食無妨,若能稍學(xué)一點營養(yǎng)學(xué),每種淺嘗輒止,平日清淡飲食,豈不就能美食與健康兼得?

(責(zé)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讓你一聽就懂的10個經(jīng)濟學(xué)原理
  • 讓你一聽就懂的10個經(jīng)濟學(xué)原理
  • 古代間諜史上的“四大發(fā)明”
  • 史上十位“垂簾聽政”太后
  • 美國一個縣的年度財政預(yù)算聽證會
  • 章太炎愛吃“臭” 錢鐘書為飯搬家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