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解放后,人民解放軍由蘭州東門開進市區(qū),蘭州人民夾道歡迎
袖川街、定西路:如今的臨夏路
原蘭州城關(guān)區(qū)西稍門至雷壇河握橋一段,即今之臨夏路西段。曾先后稱袖川街、定西路。該街形成于何時尚無法確定。但據(jù)今工人文化宮南部與握橋建造時間,大體可推定為至遲在唐代。據(jù)張建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觀碑銘》記載,今工人文化宮南部,唐為永峰寺,宋為九陽觀,明為金天觀。蘭州握橋相傳創(chuàng)建于唐代。有寺有橋必有路,由此推斷,此街形成于唐代。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肅王發(fā)現(xiàn)“城之西南,三面環(huán)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觀,將西郭門通金天觀的路稱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東向西傾斜,故俗稱下坡子。
1942年命名為定西路。
1943年,對該街進行了全面整修。路基拓寬為20米,中間為機動車道,寬6米,鋪筑碎石路面。兩邊為大車道,各寬3米鋪砂泥,人行道每邊各4米,鋪青磚。2月7日開工,3月15日完工。
1945年,為紀(jì)念左宗棠而改名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蘭州時,因解放軍由西稍門突破進城,故于蘭州解放后,稱西稍門為解放門,稱該路為解放路。后又改稱定西路。
該路自西關(guān)十字至解放門廣場一段,自清末以來,自東向西稱西關(guān)十字、西關(guān)正街、西稍門。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稱定西路。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與西段同時改稱為宗棠路。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蘭州市政府采用政府補助與受益住戶集資的辦法將該路進行了整修。整修路幅全寬16米,其中車道10米,鋪裝碎石路面。人行道3米×2,鋪青磚。2月7日開工,3月15日完工。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擬將該路拓寬為24米,其中車道16米,人行道各4米。但因無資金未能實現(xiàn)。
山字石
系中央廣場東側(cè)的一條小巷,南起張掖路,北至濱河?xùn)|路。現(xiàn)分為互相連通的三條街巷:山字石西街、山字石北街、山字石中街。全長1106米,寬3-4米。
山字石原非街巷,系明肅王府之花園,為游玩觀賞的地方,名“凝熙園”.該園為東花祠的附屬花園,園中重點建筑為用巨石壘雕之大、小假山,并以從外縣采來的“活山字”(蘭州人叫水銹)相輔之,通稱大、小山字石。1941年蘭州設(shè)市后,市府曾將該處街巷予以整修。據(jù)張維《蘭州古今注》記載,民國32年(1943年),大山字石已不復(fù)存在,小山字石“尚有假山一角,壘石為之,上有數(shù)小院落。又壘石作洞府,通達四出,巖間塑泥仙人數(shù)十,頗逸俊可觀。”
民國35年(1946年),因該巷年久失修,全巷中有300多米路面十分狹窄,且因拉水車經(jīng)過過多,極為泥濘不堪,路面已坎坷不平,加之路面狹窄,雨后積水,泥濘不堪。為此,市政府令市工務(wù)局與警察局共同負責(zé)加以整修,路面鋪筑了8厘米厚煤渣,其余路段均鋪筑5厘米厚煤渣。4月修整,5月竣工。
山字石一帶原有一大滲水坑,匯集該處雨水。蘭州設(shè)市后,整理市容,由駐軍將水坑填平。此后,每遇大雨,水無所歸,傾注于山字石中街、北街,深積數(shù)尺。民國37年(1948年),該處紳民公請市府批準(zhǔn),發(fā)動當(dāng)?shù)孛窆ふ蘖酥薪?、北街水道,加大了縱坡,將水引入河水道,從東北門排入黃河,路況方稍有改善。(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