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回鶻汗國的王城
吐魯番盆地不僅是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而且是世界四大宗教交流共處的歷史長廊。在維吾爾族發(fā)展的歷史上,曾經(jīng)先后信奉過薩滿教、摩尼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其中摩尼教在一段時間為高昌回鶻王國和中國西域摩尼教的中心,研究維吾爾的古代歷史,一定要查清摩尼教在西域的來龍去脈,搞清楚這個誕生于波斯、成長于西非、地中海地區(qū)的神秘宗教,在佛教、基督教圍剿中已滅亡消失,為什么在高昌回鶻王國成為中國西域摩尼教的中心,創(chuàng)造了摩尼教文化最輝煌的紀元。
國勢強盛的高昌回鶻王國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一書指出:“歷史上的偉大轉(zhuǎn)折都有宗教變遷伴隨……一般的歷史運動帶有宗教色彩。”高昌王國的歷史的發(fā)展也不例外。對維吾爾族古代文明的追索應從宗教開始。
信奉摩尼教為國教,大力發(fā)展摩尼教宗教文化的回鶻帝國的祖先來自漠北。根據(jù)《多桑蒙古史》記載:“畏吾爾人先奉之宗教為珊蠻教,與亞洲北方諸部族同,其教之巫者曰珊蠻,即此粗野宗教之教師。”珊蠻即薩滿,他們行軍打仗薩滿巫師要從行。以卜吉兇,頗為回鶻首領所信任。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回鶻(回紇)受仆固懷恩的挑唆,興兵寇唐,郭子儀單騎往見。曉以大義,回鶻退兵,于是全軍歡躍,這里面薩滿巫師的占卜起了很大作用。在此事發(fā)生的前兩年,亦即公元763年,當回鶻牟羽可汗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由中原返回漠北時,曾帶走四個在洛陽傳教的摩尼教僧人,事見1890年在蒙古發(fā)現(xiàn)的《九姓回鶻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原碑以粟特文、突厥文和漢文三種文字銘刻,其漢文部分保存較完整。碑文內(nèi)容證實,立碑之時回鶻已改奉摩尼教,只是尚未完全流行,故公元765年回鶻寇唐時,隨軍仍帶薩滿巫師。
9世紀初以前,回鶻汗國的汗位一直為回鶻人中的藥羅葛族氏貴族所據(jù)?;佞X汗國末期,境內(nèi)發(fā)生內(nèi)亂,汗族藥羅葛氏被推翻,鐵勒諸部之一的阿跌氏篡奪了政權(quán),仍號同鶻。公元840年,居于今唐努山以北地區(qū)(今俄羅斯聯(lián)邦圖瓦共和國)的黠戛斯部(今柯爾克孜族的祖先),因不堪忍受回鶻的壓迫,起兵10萬,與回鶻內(nèi)部的反對勢力相聯(lián)合,攻入汗國的首都斡而朵八里,回鶻汗國滅亡,諸部紛紛外逃,其中一部分南越金山,遷入原唐安西都護府境內(nèi)。回鶻從漠北西遷時,大批分支遷往河西,其中一支主力在汗族龐特勤、宰相馺職率領下西遷至天山以北的北庭,進而控制了焉耆。9世紀60年代,仆固俊成為當?shù)鼗佞X人的新首領,并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大敗吐蕃大將尚恐熱,奪取西州、北庭、輪臺、清鎮(zhèn)等地。最后,以吐魯番綠洲為中心,以高昌為首府,北庭(吉木薩爾)為度夏陪都。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
高昌回鶻立國之初。國勢強盛,境土遼闊,其疆域東起哈密,西至冰達坂(阿克蘇北部),南抵焉耆至塔里木北緣、羅布泊等地。與喀喇汗王朝對峙,南面與于闐國隔磧相望,形成了西域三足鼎立的格局。德國探險隊的格倫威德爾從吐魯番帶回的文物中,有兩根在高昌故城發(fā)現(xiàn)的木杵,其上銘刻稱:火羊年(丁未年)二月初三,高昌回鶻可汗 統(tǒng)治東自沙洲(sachiu),西達奴赤拔塞干(nuch barsxan)之間的廣大土地。這段記載中的”奴赤拔塞干“位于今吉爾吉斯斯坦熱海之濱。據(jù)此描述,高昌回鶻之境西逾熱海,東控沙洲。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龜茲出使宋朝的使臣曹萬通對宋朝稱:”本國東至黃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數(shù)百。“與此相合。
摩尼教文化的輝煌紀元
摩尼教,又稱明教,即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所說的明教。乃波斯安息王裔摩尼所創(chuàng)。
摩尼(mani)于公元216年出生于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省泰錫封(tesiphon)附近。父親跋帝為波斯王族后裔,母親滿艷為安息王室名門貴族(金薩犍種)。據(jù)摩尼自稱:在他誕生之前,天使已托夢其母示兆,說天降大任于他。摩尼12歲那年,天使第一次指示,要他脫離猶太基督教洗禮派。
摩尼24歲那年,又稱得到天啟。受天使第二次指示,要他自立門戶,創(chuàng)建新的宗教。自此,他自稱是神派遣到人世的”光明使者“,是圣靈和一切知識的化身。摩尼在波斯傳統(tǒng)國教襖教(又稱拜火教、瑣羅亞斯特教)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與綜合了基督教、佛教、太陽神教以及諾替斯教教義與思想建立起一種全新的宗教。起初摩尼僅帶了3個追隨者云游四方。
公元241年,薩珊王朝開國君主阿爾達希爾逝世,其子沙卜爾一世(shapur)即位。摩尼由沙卜爾一世之弟卑路斯(firuz)引薦,在沙卜爾一世加冕典禮上宣傳了他這種”兼收并蓄“、集各教之長的新教的教義,很符合薩珊王朝這個多民族國家君王的心意,立即得到了新王的支持與保護。允許摩尼及其信徒在薩珊波斯帝國境內(nèi)傳教,而且將摩尼帶在身邊,隨他一起巡游。從此,摩尼四方游歷傳教,足跡遍及中亞、印度和伊朗東部,每到一處都留下弟子去傳播他的教義?;氐焦枢l(xiāng)時。他已經(jīng)擁有很大的影響。公元241年(魏正始二年)晉謁波斯王得到國王支持,一度取得國師地位。
公元243年,沙卜爾一世第二次接見摩尼,并正式接受了他為國王寫的一本記述摩尼教宗旨的著作,書名《沙卜剌干》(shapur-gan)
意為”沙卜爾的“,以表示是專門獻給國王沙卜爾的著作。
摩尼及摩尼教得到沙卜爾國王如此隆重的禮待,激起波斯宗教傳統(tǒng)勢力極大的不滿,襖教的大祭司們,特別是襖教教會的代表人物主教凱迪爾,乘沙卜爾王之子瓦赫拉姆(bahram)即位復興襖教之機,大肆攻擊摩尼教是十惡不赦的邪教,鼓動國王搜捕摩尼及其弟子,并在一場陰謀計劃的羞辱性的辯論之后,公元277年,摩尼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剝皮示眾。他的身體被砍成兩段。里面填滿稻草,懸掛在首都甘第沙普(djundisabur)的城門口,享年60歲,摩尼成了繼耶穌基督之后的第二個被釘上十字架的偉大殉道者。摩尼殉難后,其弟子紛紛外出,四處傳道。在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東北地區(qū)、毗鄰的圖蘭低地以及原貴霜帝國地區(qū),摩尼教以燎原之勢,迅速演變成為一種世界性宗教。
摩尼本人是一名極負盛名的畫家,文學藝術造詣精深。即使是他的反對派和敵對教門,也認為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記錄他教義的宗教著作,是用敘利亞文字的一種特殊變體來書寫的,簡潔清晰,書法優(yōu)美。許多學者認為這是他發(fā)明的一種為了不讓其他人看懂的秘密文字”摩尼文“.吐魯番發(fā)現(xiàn)的摩尼教經(jīng)典有《二字經(jīng)》、《摩尼教徒懺悔詞》以及懺語、歷書、藥書、占卜辭等,這些摩尼教文書除了有用回鶻文、突厥儒尼文寫的外,有一部分就是用這種”摩尼文“書寫的,其總數(shù)在一萬份以上。這些奇特難識的”摩尼文“文書,給古老的回鶻帝國史增添了一種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摩尼的著作都用極好的墨汁抄寫在雪白的紙張上,字跡工整,裝幀精美,并繪有大量技藝非凡的細密插圖,深受教徒歡迎,為人類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這也是導致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些不會寫書作畫的先知們極度惱火的一個原因。研究摩尼教, 不僅是研究一個神秘莫測的宗教的興亡史,也是在探索一部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古典藝術史。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