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那的唐風遺韻

時間:2014-01-10 11:35來源:天山網(wǎng)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阿斯塔那

 

  一千多年前,在世界的東方巍然屹立著充滿生機而又強大無比的封建帝國--唐朝。吐魯番古稱高昌,以高昌為代表的西域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弈棋仕女圖》《舞伎圖》《樹下美人圖》等絹畫藝術作品,藝術地再現(xiàn)了昔日的唐風遺韻。


  圍棋吐魯番女子的時尚運動1972年從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圖》反映了圍棋在當時的流行狀況。該圖為絹本,長54.3厘米,寬63厘米,已殘損,僅能看到其中一位弈棋婦女的形貌。這位貴族女子頭梳高髻,發(fā)髻中簪有翠綠色的花鈿,身著藍白印花的寬大緋色上衣,手腕佩戴金燦燦的手鐲。人物濃妝艷麗,身形豐滿,身上掛薄紗,顯然是盛唐階段繪制的。她端坐在放有圍棋的矮桌旁,手持一枚棋子,似舉棋不定的姿態(tài)。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圍棋已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了。唐代圍棋盛行的主要原因是統(tǒng)治階層的推崇。唐代實行“棋待詔”制度,就是在翰林院中專門設立陪同皇帝下棋的專業(yè)棋手。這些棋手都是經(jīng)過嚴格的考核后得以入選的超一流高手,被稱之為“國手”,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由于西域和中原的密切交流,長安城里的圍棋熱也傳到了吐魯番,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圖》,就是當時西州居民熱衷圍棋的見證,也是唐代西域貴族婦女崇尚弈棋的真實寫照。1973年阿斯塔那唐206號墓還出土了一件木質(zhì)的唐代圍棋盤,呈正方形,邊長18厘米,高7厘米的棋盤為方形底座,每邊有2個壺門,棋盤和現(xiàn)在圍棋盤一樣,上面繪制的棋格,縱橫各19道,制作精巧,是唐代西域流行圍棋的又一物證。


  襦裙婀娜扮美人當下流行的短上裝在唐代亦非常時尚,當時被稱為“襦裙裝”.襦裙裝主要是上著短襦或短衫,下著長裙配披帛的配套服裝樣式。


  襦裙裝在西晉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西晉傅玄《艷歌行》有“白素為下裙,月下為上襦”的詩句。當時的西域女子為了顯示自己身姿婀娜,大多喜歡穿顏色鮮艷的窄袖短襦和貼身的長裙。1973年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的絹畫《舞伎圖》就反映了這一流行趨勢?!段杓繄D》,高46厘米,寬25厘米。圖中的舞伎,頭梳當時仕女中比較時尚的螺髻,膚色白皙,臉型清俊,額間所飾的雉形花鈿,精美而清晰。體形修長優(yōu)美,上身穿黃色卷草紋的束腰半臂裝,內(nèi)穿紅色窄長袖襦衣,下身穿紅色的裙子,足蹬高頭鞋。右手拈扇形衣領,整個人物顯得飄逸俊美婀娜多姿。同墓出土了武則天長安三年(703年)墓志,由此可以認為,此畫為武則天時期的作品。專家們認為,這種首見于歌舞伎的時尚裝束,很快在當時的貴族婦女中流行。


  半臂裝是一種短袖對襟上衣,沒有紐帶,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帶系住,穿時底擺掩于裙腰內(nèi),或圍于裙腰外。有點像現(xiàn)在的坎肩兒。西域地區(qū)晝夜溫差較大,半臂裝十分適合這種氣候。半臂裝也是唐代女裝中十分常見的時尚款,《舞伎圖》中的女子,外罩直領齊腰織錦半臂,錦襻帶于胸前結(jié)交為蝴蝶結(jié),這是當時最流行的裝束。


  唐代年輕女子最喜歡穿紅色的裙子,當時西域女子還喜歡穿黃、綠、藍、白、青、絳、粉、棕等顏色的裙子,還有兩種以上間色面料搭配的長裙,如1973年吐魯番市阿斯塔那206號墓出土的彩繪女舞俑,下著紅黃間色面料縫制的長裙,腰束寬1厘米,長10厘米的緙絲帶,顯得楚楚動人。


  宜濃宜淡扮紅妝1972年從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中,另一位唐代美女驚艷出土,她就是《樹下美人圖》中的胖美人,她讓我們看到了唐代的時尚彩妝。


  豐潤白皙的臉龐,施濃艷的“紅妝”,這是唐朝婦女中最為流行的面妝,唐詩中記載頗多,李白《浣紗石上云》記載:“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董思恭《三婦艷詩》:“小婦多姿態(tài),登樓紅粉妝”等,都是描繪婦女“紅妝”的詩句。


  據(jù)史書記載,唐代婦女的“紅妝”因脂粉的涂抹方法和效果不同,“紅妝”的種類也多種多樣,有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等。從阿斯塔那考古資料上看,唐代高昌婦女中最流行的是酒暈妝,如《樹下美人圖》中女子,紅色的脂粉敷滿臉龐,如同酒后的紅暈。酒暈妝又叫“暈紅妝”和“醉妝”,這種妝飾在古籍上確有記載,如《新五代史·前蜀·王衍傳》說:“后宮皆戴金蓮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zhua)髻然;更施朱粉,號‘醉妝',國中之人皆效之。”這種妝飾是紅妝中最為濃艷的,流行于唐和五代時期,通常為年輕女子所作。


  與《樹下美人圖》中貴族婦女濃艷的酒暈妝相比,《舞伎圖》中舞伎的化妝則淺淡了許多。這種淡雅妝飾,史書中稱之為飛霞妝。這種妝容是先敷淺朱,然后以白粉蓋之,有白里透紅之感。因色彩淺淡,接近自然,故多用于少婦。酒暈妝、飛霞妝等彩妝唐初時傳入西域高昌地區(qū),深受當?shù)貗D女的喜愛,絹畫《樹下美人圖》和《舞伎圖》就是唐代兩種彩妝流行于西域高昌地區(qū)的例證。


 ?。ū疚淖髡邽樽灾螀^(qū)博物館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木扎提河風光
  • 新疆昭蘇草原石人歷經(jīng)千余年石像仍栩栩如生
  • 新疆和田民間木器藝人達坂城古鎮(zhèn)展示技藝
  • 新疆兵團農(nóng)場女教師自創(chuàng)工筆胡楊流派形神兼?zhèn)?/a>
  • 新疆古墓發(fā)現(xiàn)兩千年前罕見金色馬
  • 新疆阿拉爾發(fā)現(xiàn)昆崗4號古墓群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