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第二個敦煌:吉木薩爾“藏佛洞”之謎

時間:2013-11-28 08:03來源:都市消費晨報 作者:楊鐮 點擊: 載入中...

吉木薩爾藏佛洞

 

  中華文明史上,發(fā)現(xiàn)文化寶藏的奇跡,可以與敦煌千佛洞相提并論的,只有新疆吉木薩爾千佛洞。


  敦煌藏經洞封閉的動機,是謎中之謎。吉木薩爾千佛洞密封在相同的歷史時期,時過若干世紀才意外啟封,因為真正的藏寶者將秘密帶到了另一個世界……


  2007年11月,我在昌吉意外獲悉:前幾天大雨過后,高臺寺正殿背后的土墩被沖刷出疑似佛龕的建筑殘址。佛龕、底磚、塑像殘片……被雨水與封土剝離開,難道是那消失了近兩個世紀的千佛洞又露出了端倪?難道是又一個新的、真正意義上的奇跡即將出現(xiàn)?土墩之下真的封存著曾經接待過王延德使團的高臺寺遺址?高臺寺與藏佛洞,會是一個地點的雙重秘密?


  通過對“藏佛洞”的重現(xiàn)與滅跡過程的探討,我們的答案是:“藏佛洞”從未真正毀滅在一次次戰(zhàn)亂中,仍然秘藏著,將由文明的傳承者去發(fā)現(xiàn)。

 

 

  菜農發(fā)現(xiàn)千佛洞?

 


  新疆吉木薩爾縣城西南,有個地名叫做“千佛洞”.這是吉木薩爾地方與北庭古城齊名的古遺址。其實,千佛洞地名的出現(xiàn),只不過是兩個多世紀前的事。


  由烏魯木齊都統(tǒng)和瑛主持編撰于嘉慶十二年(1807)的新疆方志 《三州輯略》,在介紹山脈走向時,不經意地提到30多年前發(fā)生的一件事:


  乾隆三十五年(1770),吉木薩爾有個菜農,得了眼病,雙眼幾近失明。無以糊口,靠熟悉路徑,到南山撿拾柴火為生。每逢晴日便拄杖入山。


  一次,在山中眼病發(fā)作,疼痛難忍,感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山頂解下腰帶想自盡。忽聽有人在耳邊說:山下有溪水,用溪水洗眼睛,可以重見光明。他問:你是誰?沒有人回應。話卻在耳邊一連說了三遍。他匍匐下山,聽到山澗流水之聲,就許愿:如果真能治愈眼病,就出家為僧。用水一洗,疼痛立止。在水邊洗了兩天,視力竟恢復了。他向空中拜謝。再次爬向山頂途中,見到一處坡土坍塌,從山體裂縫竟露出了白灰抹平的墻壁。用手刨挖,還見到了門洞遺跡。他剛剛能看見東西,不敢貿然入洞。出山后,遍告村民,村民紛紛攜帶锨鎬隨他重返當?shù)亍?/p>


  推開洞門,點燃火炬,看清山洞是半圓形,洞中有身長丈六的臥佛,金面跣足,衣服顏色如新。又見到不計其數(shù)的佛像,從一尺多高到三五寸長短不等,土花銹蝕,但極其精美。


  菜農感泣,即日落發(fā)出家,并在洞前接蓋了廟宇。洞中佛像有九尊由烏魯木齊都統(tǒng)索諾木策零進貢給乾隆皇帝。--這,就是吉木薩爾千佛洞的發(fā)現(xiàn)經過。

 

 

  誰也未曾見過藏佛洞

 


  據(jù)記載:復明的菜農,在千佛洞出家,并在原地建造了寺院。以后,千佛洞一直由道士住持。從乾隆中期復現(xiàn),千佛洞以屢著靈異、香火鼎盛著稱,卻又歷經了三次劫難。


  同治三年(1864),在以烏魯木齊為風暴眼的戰(zhàn)亂中,千佛洞首次被毀。從同治三年到1933年再遭劫難,路經者的見聞成為千佛洞興衰史的重要佐證。


  1908年深秋,日本探險家橘瑞超與野村榮三郎來到吉木薩爾。橘瑞超意外染病,10月19日,野村榮三郎獨自騎馬來到縣城十八公里外、位于“山頂”的千佛洞。千佛洞大堂佛像與臥佛早已修復如新,正堂正在修建一座戲臺,說明千佛洞的廟會相當興盛。正堂北側有一具石碑,碑文在同治三年已經被破壞,文字漫漶不清,僅“大清”二字依稀可辨。但寺院前保存著一米六高、刻著《重修千佛洞碑序》的石碑,是乾隆三十六(1771)年所建。


  上述見聞證明,千佛洞確實發(fā)現(xiàn)于乾隆三十五年,并且乾隆三十六年在原地修建了寺院。同時說明,從這個地名出現(xiàn)起,“千佛洞”就在今天所在的位置,是一座“山頂”的佛寺。


  光緒后期,吉木薩爾改名孚遠。出自 《孚遠縣鄉(xiāng)土志》的附錄《孚遠縣地圖》,就繪制于野村榮三郎來到吉木薩爾的前一年。地圖是為配合編撰鄉(xiāng)土志特意實地測繪的。地圖采用中西合璧圖例,有明確的比例尺寸,吉木薩爾縣城、財神廟、千佛洞等地名,都以縮略的示意圖出現(xiàn),好比一幅傳統(tǒng)的山水畫畫卷。群山之間的千佛洞,用山頂兩個相對的廟宇做標識。


  有了 《孚遠縣地圖》,再加上野村榮三郎的目擊見聞,足以證明,從乾隆年間發(fā)現(xiàn)寶藏起,人們見到的千佛洞--那有丈六金身的臥佛、有精美佛像的洞窟--實際是聳立在地面的建筑。


  菜農的傳奇,是千佛洞重現(xiàn)的契機,也是千佛洞(藏佛洞)新一輪劫難的起點。


  然而千佛洞的毀與建,都只是針對寺院。從沒有人追問過:那洞穴與其中秘藏七八個世紀之久的精美佛像何在?如果追問,現(xiàn)成的答案則是:已經毀于戰(zhàn)亂重臨??蓪嶋H上,同治年間的暴亂者、馬仲英的騎兵,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紅衛(wèi)兵”,誰也未曾見過藏佛洞。

 

 

  北庭,佛教傳播的北極

 


  敦煌藏經洞與吉木薩爾千佛洞(藏佛洞),是中華文明史發(fā)現(xiàn)寶藏的兩大奇跡。


  敦煌藏經洞封閉的動機,是謎中之謎。據(jù)現(xiàn)有資料我曾推測,敦煌藏經洞,原本是名剎三界寺的圖書檔案館。而三界寺則是西域古國于闐的 “駐河西辦事處”,進出中原的中轉站、起止點。


  11世紀,于闐國面臨亡國厄運,三界寺的僧俗關閉了寺院,秘藏了文獻經典,回國勤王。一去無歸,秘藏成為無主存款,價值與年俱增,卻無人領取。吉木薩爾千佛洞密封在相同的歷史時期,時過若干世紀才意外啟封,因為真正的藏寶者將秘密帶到了另一個世界。實際上,這種封藏,是佛教文明對付劫難臨頭的標準程序。


  佛教經過西域的綠洲城邦傳入中原。傳入中原之前,西域是佛教文明的集散地。由于文獻無征,目前還說不清吉木薩爾千佛洞始建于何時。但是,千佛洞無疑是西域北庭佛教教區(qū)的組成部分。


  位于吉木薩爾的北庭古城,是西域的行政中心與北大門。較早對北庭佛教做出正面描述的,有 《悟空入竺記》。悟空,原名車奉朝。唐玄宗天寶十載(751),隨使團出使罽賓(克什米爾),因病滯留犍陀羅國,病愈,在當?shù)爻黾?。貞元三年?87),賚經回國,三年后才回到長安。途中,悟空留住北庭近一年,在北庭龍興寺,與當?shù)蒯屪咏M成班子,翻譯經書。要離開北庭返回長安時,為怕出現(xiàn)閃失,他將歷時三十多年精心搜集的梵文佛經原本全部留在了龍興寺。


  兩個世紀后,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北宋使臣王延德出訪北庭。關于北庭最詳盡的記載就出自此行的記錄《西州使程記》。從高昌的交河城前往北庭,王延德一行翻越了雪山(東天山)分水嶺,抵達北庭的前一天,正在北庭避暑的高昌國王在高臺寺專門為使團舉行了接風宴會,使團就住宿高臺寺。上述記載是中國正史關于 “活的”北庭的最后一筆。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在太原遇到敦煌,如此耀眼!如此燦爛!
  • 敦煌壁畫中佛國世界的人間社會
  • 用木刻畫弘揚敦煌文化
  • 敦煌壁畫欣賞(一)
  • “絲路敦煌”文化藝術展在上海開展
  • 深藏在敦煌壁畫中的“絕世武功”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