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岳與鄧寶珊:世交之誼連襟之情(圖)

時間:2013-02-27 14:05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日報 作者:孫重峰 孫華嶸 點擊: 載入中...

  都是早期“同盟會”會員,他們不僅脾氣相投,而且有共同的志向,他們以同志加連襟的關系戎馬戰(zhàn)場,生死與共,在與軍閥的斗爭中,彼此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演繹了一段轟轟烈烈的中國近代革命史實。


  孫岳(1878年-1928年)字禹行,1904年考入保定武備學堂,畢業(yè)后任北洋軍陸軍第三鎮(zhèn)中校參謀官,辛亥革命后任蘇、淞、寧、揚、鎮(zhèn)五路總司令,1913年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時任討袁軍第一路總司令。1924年任京畿衛(wèi)戍司令,為“北京政變”主要領導人之一,授陸軍上將銜,同年冬任直隸督軍兼省長。1928年5月27日病逝于上海,葬于北京西郊溫泉顯龍山。


  孫、鄧聯姻


  孫岳早年致力反清活動,加入“同盟會”。1911年響應武昌起義,領導了灤州起義,起義失敗被袁世凱通緝。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又遭袁追殺,遂隱避陜西華山。在華山跟鄧寶珊結識,并與“同盟會”會員胡景翼、續(xù)桐溪、何遂、續(xù)范亭、井勿幕、劉守中等人組成“共學團”,以講學為名繼續(xù)從事革命活動,以后被稱為“華山聚義”。


  鄧寶珊十六歲就參加了“同盟會”,1912年響應武昌起義,隨同革命軍在伊犁與清軍作戰(zhàn),可以說是甘肅志士參與革命大業(yè)的領先者。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后,鄧寶珊又積極參與倒袁活動。1913年伊犁革命黨人遭捕殺,鄧寶珊遂赴陜西尋找“同盟會”同志準備繼續(xù)反袁。


  1917年4月鄧寶珊任胡景翼部三營營長,因反對上司陸軍第三旅旅長陳樹藩投靠段祺瑞,遭到陳的忌恨。鄧寶珊得知陳樹藩欲誘殺自己的消息,便到時任大名鎮(zhèn)守使、十五混成旅旅長的孫岳處躲避。鄧寶珊的到來孫岳非常高興,于是喜而接納并與之朝夕相處。孫岳夫人崔雪琴對鄧寶珊也懷有好感,遂將22歲的妹妹崔錦琴介紹給他,訂為秦晉之好。之后,的交往更為密切。1924年10月24日孫岳與馮玉祥、胡景翼、鄧寶珊發(fā)動“北京政變”,推翻了賄選總統曹錕政權,有力制止了第二次軍閥混戰(zhàn),政變前夕崔雪琴以總統夫人孫菊仙義妹的身份,深入總統府與曹錕打牌,麻痹、監(jiān)視曹錕并傳遞消息。


  “北京政變”成功后組建國民軍,馮玉祥任國民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胡景翼為副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孫岳為副總司令兼第三軍軍長,鄧寶珊任國民第二軍第七師師長。1925年8月直奉、直魯聯軍進逼國民軍,國民二、三軍聯合抵御。這時兼任陜西軍務督辦的孫岳,命令鄧寶珊擔任前敵總指揮,抗擊敵軍進攻。


  國民軍的舉措得到了共產黨的支持,李大釗發(fā)文痛斥軍閥窮兵黷武、禍國殃民,并號召全民進行抵制。1925年12月,在鄧寶珊的指揮下趕走了奉軍,接著天津之役又擊敗直系軍閥李景林,鄧寶珊在戰(zhàn)斗中負傷。攻下天津后孫岳任直隸軍務督辦兼省長,鄧寶珊為直隸軍務幫辦。這一階段鄧寶珊受孫岳影響,對共產黨有了初步認識和接觸,從而奠定了他以后北伐中與共產黨積極合作,抗戰(zhàn)時期與延安保持友好關系的基礎。


  1926年9月,國民軍在綏遠舉行誓師大會(史稱“五原誓師”),組成國民聯軍,通電全國,擁護南方國民革命繼續(xù)北伐。孫岳與鄧寶珊參加了五原誓師,12月,孫岳因病將第三軍軍權交與參謀長徐永昌,隨后赴上海醫(yī)病。鄧寶珊擔任革命聯軍援陜前敵副總指揮,繼續(xù)與軍閥斗爭。


  1928年5月27日,國民政府陸軍上將、國務委員孫岳不幸去世,鄧寶珊親自赴上海迎接孫岳靈柩歸返北京。由馮玉祥、李烈鈞、于右任、鄧寶珊、何遂、徐永昌等人發(fā)起,原國民軍將領數十人捐資,國民政府出面在北京西山溫泉顯龍山下修建了孫岳將軍陵園。


  兩家世交持久


  孫岳逝世后,鄧寶珊與孫家遺族的友誼與交往,對孫氏的關心體恤并未因此中斷。


  1937年,“七七事變”大片國土淪喪,東北、江蘇、山東、河北等地許多流亡學生輾轉到西北。中央軍校在西安成立了第七分校,對流亡學生予以收留、訓練,為抗日所用,孫岳之子孫白琳被任命為蘭州分校十五期學生隊第三總隊隊長。


  一次,鄧寶珊到軍??疾?,被學生團的訓練項目和學生團的軍訓表演吸引,對教官的訓教方法也很滿意。當得知軍訓教案皆出自孫白琳之手時,頓時對自己的這個內甥有了偏愛之心。當時鄧寶珊是新編第一軍軍長,新一軍許多下級軍官出身行伍,迫切需要受到正規(guī)軍事訓練。黃埔軍校出身的孫白琳自然得到鄧寶珊的青睞,鄧寶珊邀請孫白琳擔任了新一軍的軍事教官。在黃埔系與雜牌矛盾尖銳的新一軍里,孫白琳的工作并不如意,曾多次向姨父鄧寶珊訴說心中苦悶。孫白琳的處境與心情,鄧寶珊十分理解,為使孫白琳安心工作,派人將其妻與一歲多的女兒孫華崇從北京接到身邊,此后孫白琳夫婦定居蘭州,相繼又生下六男一女,生生不息,遂有了高陽孫氏在蘭州的一支脈系。


  1941年6月23日,三十多架日機又對蘭州進行了野蠻轟炸,崔錦琴和三子女的不幸罹難,一時轟動全城,萬民為此震驚,孫白琳更是錐心泣血。當時長女團子正在北平讀書,與她的姨媽崔雪琴住在一起,幸而躲過此劫。團子孤苦,深為姨媽憐惜,此后不離姨媽左右,直到1946年夏,團子才隨父親來蘭州為母親祭掃。


  1948年,孫白琳的哥哥孫白琦配合鄧寶珊促成北平和平解放。12月28日,鄧寶珊飛抵北平協助傅作義同解放軍進行談判,時任北平市政府參事的孫白琦隨同傅作義,將鄧寶珊及其副官王煥文接到北京隆福寺孫家坑51號崔雪琴家,這里也是鄧寶珊在北京的居所。和談期間孫白琦配合鄧寶珊做雙方聯絡工作,他多次帶女兒孫華崚隨同鄧寶珊出城與解放軍會晤。據孫華崚說,那時她才十一歲,每次孫白琦隨鄧寶珊坐吉普車出城總帶著她。車上有個小女孩,通過警戒線時就會減輕雙方崗哨的緊張感,雙方接觸或談話時有個小女孩在場,氣氛也會緩和、輕松一些。那時孫家坑大院也常有解放軍代表以隱蔽身份與鄧寶珊見面,孫家坑也是國共談判地之一。和平解放北平協議順利達成,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進駐北京。解放后,鄧寶珊擔任甘肅省省長,每到北京參加會議,一定要到崔府看望崔雪琴,順便給她留一些錢。文革期間鄧寶珊受到迫害,周總理派飛機把他接到北京修養(yǎng)治病,孫華巒常陪團子去醫(yī)院探望,直到1968年鄧寶珊去世。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新中國首任甘肅省長鄧寶珊的兩件政協提案
  • “和平將軍”鄧寶珊
  • “和平將軍”鄧寶珊(一)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