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光門“含弘光大” 千年奇跡

時間:2011-12-27 19:52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西安甜水井大街車水馬龍,大街的南端,含光門將古城內(nèi)外連通起來,青灰色的西安城墻下,城門中車流滾滾。

  西安人早已習慣了“含光門”、“含光路”的稱謂,可“含光”兩字從何而來,是什么意思,許多人卻不知道。

  從小就生長在西安城墻下的孫女士說,雖然西安城墻離自己很近,卻不知道西安許多城門的來歷,至于“含光”的意思更是讓她不解,“朱雀”、“安定”還容易理解,可是含光是什么意思,的確讓人有些迷惑。孫女士建議:“如果能在每個城門下,都設立標識牌,對此處城門的來歷進行說明,這樣就能方便來往的市民和游人了解城門的歷史內(nèi)涵。”

  說到含光門,它是隋唐長安城皇城南墻偏西一處城門,唐末長安城改建后,從五代到宋,含光門也還使用過。元代,含光門被封填進城墻中,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唐代含光門遺址的發(fā)掘,含光門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那么“含光”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據(jù)西安唐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考證,“含”字在古漢語中意為包容、寬容;“光”則有明亮、寬廣、深遠之意。而在中國古代,“含光”兩字連用時,則有“含弘光大”之意,如華色含光,所以,我們現(xiàn)在可以將“含光”理解為包容、寬大、兼容之意。   

  唐皇城禮儀之門、行政之門

  追溯含光門的歷史,已經(jīng)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公元582年,隋開皇二年,經(jīng)過宇文愷、賀婁子干兩位設計師的周密設計,一座有84平方公里的城市,破土動工了。作為大興城皇城一側的含光門,大致也是在這個時期被修建起來的。

  從現(xiàn)在西安唐含光門遺址博物館保存的唐含光門遺址來看,其夯土保存達8米以上,也就是說,隋唐的含光門門洞,最起碼身高8米。三個門道的尺寸清晰,東、西兩門道的寬度分均5.3米,中間門道寬度為5.5米,含光門進深處長度為19.6米。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含光門內(nèi)兩側都有砌磚,有過梁式門道,門上有門樓。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唐代的城門樓建筑體量都很大,比現(xiàn)在西安城墻上的箭樓要大很多。”

  含光門內(nèi)還有能登上門樓的馬道,在門西側,緊貼城墻。通過考古發(fā)掘,研究人員還揭開了含光門昔日“行路”歷史。中門道作為權貴門道,利用率低,所以幾乎沒有維修過,基本上保留著大唐初期砌門的材料與形制,大氣精致;東、西門道多次維修,基本上保留著晚唐時期粗糙的磚砌形制。每個門道砌磚上都抹有白灰墻皮。門道上車轍還在。每個門道中部的石質(zhì)門檻還存留著。門道過梁和門樓的柱礎等都完好保留著。

  含光門作為隋唐長安城皇城南墻一道重要的城門,連接著外郭城和當時的政府工作區(qū)。隋唐兩代許多皇帝、文武官員、外國使節(jié)都曾經(jīng)從這里通過。

  在唐代,含光門是一個無人不知的地方。含光門內(nèi)連接著含光門大街,大街向北直通皇帝所在的宮城。含光門的東北角,也就是含光門大街的東邊,就是鴻臚寺和鴻臚客館,鴻臚寺是當時專門負責管理外交、民族事務的機構,鴻臚客館則有些相當于今天的釣魚臺國賓館,唐代所有的外事接待活動都要經(jīng)過含光門街。試想,開放包容的大唐王朝,常常會迎來來自世界各地,膚色、語言各不相同的使節(jié),將他們進入皇城的必經(jīng)之門命名為“含光門”,這便體現(xiàn)了唐代的包容、兼容之氣。

  唐代經(jīng)濟繁榮、國力昌盛,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當時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國家有70多個,主要有朝鮮、日本;東南亞的天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泥婆羅(尼泊爾)、獅子國(斯里蘭卡)等;中亞、西亞、歐非諸國如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佛林(東羅馬)等。唐德宗時,一次外國使者入唐而不能返回,四千多人就住在鴻臚寺旁,膳食、供養(yǎng)均由鴻臚寺負責;皇帝還敕批建立“秦寺”(即清真寺),便于他們禮拜。

  這些國家的使節(jié)、商賈、貴族、學者、藝術家和僧侶,經(jīng)常入唐貿(mào)易和訪問。隋唐含光門還與西市隔街相望。當年各國的官員、絲綢客商就是通過含光門,進入西市,然后再西行到達中亞和西亞??梢哉f,含光門是絲綢之路在長安城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

  隋唐含光門內(nèi)的西北邊,是隋唐長安的社稷壇。社稷壇也稱大社、太社、是歷代帝王祭祀土神與谷神的祭壇所在,是王朝政權的標志和代稱。  

  迄今所見最完好的隋唐長安城門遺址

  唐朝末年,藩鎮(zhèn)林立,烽煙四起,長安城在連年的戰(zhàn)爭中幾乎化為灰燼。唐昭宗天祐元年(904)長安城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同時也失去了國都的地位。駐守這里的韓建放棄了破爛不堪的外郭城和宮城,重修了皇城,作為防守長安的堡壘,史稱“新城”。

  到了五代時期,長安新城四周共開5道門,其中東西北面各一道門,南邊兩道門,即偏東的安上門,偏西的含光門。到了宋代,封閉了含光門的西、中門道,僅留東門道作為過道。元明時期,對城墻進行改造,含光門被包裹在城墻內(nèi),就此消失了700余年。從此直到清朝、民國以至解放后,含光門都被完好包裹在西安城墻內(nèi)。這也是含光門遺址為什么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最為完好的隋唐長安城遺址的原因。

  20世紀50年代之前,含光門遺址上西半部一段老城墻倒塌,形成一個豁口,成為市民來往的通道,50年代后,西安修瀝青馬路,這里成為出入城的南北通道。含光門遺址的中、西門道之間的隔墻,及兩端門墩又被破壞了,但門址底部仍然保存了下來。

  1986年3月,在含光門考古發(fā)掘中,千年之前含光門的原夯土高臺,又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線中。含光門雖然不是隋唐皇城南邊最中間的門,但是它是現(xiàn)在唯一被發(fā)掘的、保留下來的一個城門。

  2003年底開始,在西安市政府和文物部門的主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隊又對含光門遺址進行了清理,在城墻底部發(fā)現(xiàn)了一處隋唐皇城過水涵洞遺址。同時對含光門遺址段的城墻斷面展開了考古調(diào)查。2006年底開始,在含光門遺址、城墻斷面,和過水涵洞的基礎上,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開建了。

  城墻斷面展示1400年歷史

  今天,我們有幸能目睹隋唐含光門遺址的宏偉。來到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東大廳一座19.6米寬、37.4米長、最高處8.2米的長方形門址映入眼簾,這就是唐含光門門道遺址。記者看到,在遺址內(nèi),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夯土臺周圍搭起了鋼架,幾位身著白衣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夯土臺表面進行細致的保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土遺址的保護是一世界性難題,含光門博物館與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機械工業(yè)勘察設計研究院等多家學術機構進行合作,對含光門遺址保護進行全方位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果。

  西大廳展示的城墻斷面讓人驚嘆。這一段保留完好的城墻斷面,是整個西安城墻內(nèi)涵最豐富的一段。它最早建于隋開皇年間。1400多年的歷史在“城墻斷面”上得到了全方位展示。其中,城墻斷面底部中間部分建于隋唐時期,右上狹長部分卻是唐末五代時期的翻修。在這個“斷層”上還可以看到,從宋、元、明、清到近現(xiàn)代每個朝代都留下了印記。

  西廳最西面地下廳展示著隋唐長安城皇城過水涵洞。這處涵洞是公元581~582年間建成的,采用了當時先進的磚結構形式,保證了上部沉重城墻的壓力和夯筑時的震動不至于對涵洞產(chǎn)生破壞。

  在所有的地表工程開始之前,首先要完成城市地下的管道系統(tǒng),含光門遺址西的過水涵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隋大興城與漢城不同,漢城是先修宮殿后建水利管道系統(tǒng),而隋大興城建設時,因為是先規(guī)劃,再建設,所以首先建設了地下水利系統(tǒng),很科學。

  含光門博物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護好含光門遺址,這里的工作人員和各方專家學者已經(jīng)做了3年的努力,現(xiàn)在,含光門遺址的保護工作中融入了材料學、測量學、電子監(jiān)控、環(huán)境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等各門學科,是各種科技力量合作的綜合成果。

  隋唐長安城是東方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而含光門遺址是不多的幾處保存至今的,讓我們現(xiàn)在仍能感受隋唐長安城恢弘氣勢的存留,又是唯一較完整保存下來的隋唐長安城門遺址,它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見證和瑰寶,保護好它,是我們現(xiàn)代人的歷史責任。

  讀者來信

  《西安地理》開設的“西安老民居”和“西安探原”系列結束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我相信,它們所產(chǎn)生出的“文化效果”,依然深深地影響著廣大的讀者。如同剛剛落下帷幕的南非世界杯,會讓人長久地回味和難以忘懷。 

  首先是老民居數(shù)量之多,有些超出我的想象。我雖混跡于文物系統(tǒng)多年,許多宅子竟也是頭一次聽說。盡管早已知道西安市登記在冊的傳統(tǒng)民居多達百余個,但這些不過是一個量化的、籠統(tǒng)的概念罷了,《西安地理》如此生動細致而又清晰地呈現(xiàn)出近20處民居故事,實屬不易。當一個個知道的或未曾知道的老民居進入視野時,不僅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深深震撼了我的內(nèi)心。當《西安地理》較為全面地展示這些老民居,在一座座傳遞著關中民居獨特風韻的院落里,在一件件精美的磚雕、屏風等藝術作品中,同時又隱隱透漏出對民居保護深深的思考,有時甚至是充滿了無奈與憂慮。古老文明的延續(xù)、傳統(tǒng)習俗的繼承,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和提高,二者之間存在著矛盾,如何科學合理地將民居保護與改善居民生活質(zhì)量有效結合起來,這不僅僅是文物工作者所應擔當?shù)穆氊?,也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

  再說“西安探原”系列,它既有對每個原個體的介紹,又有對西安古原總體的宏觀論述,既有專家教授們精辟的理論,又有純樸老農(nóng)一語中的獨到的見解,還融入了相關地理鏈接,因而我覺得,“西安探原”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理”文章,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系列最顯著的特點,讀來很是輕松,更有種耳目一新的暢快。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可愛的中國”之苗族:小小竹編編織脫貧致富夢
  • “可愛的中國”之柯爾克孜族:這里的人們和獵鷹有個約定
  • 甘肅山丹軍馬場現(xiàn)“萬馬奔騰”壯觀場景
  • 走進三江源丨“飛閱”三江源:壯美通天河
  • 甘肅敦煌秋游“人氣爆棚”
  • “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