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上世紀五十年代,一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紅遍大江南北,片中那凄婉的神話故事,朗朗上口的唱詞,讓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故事一時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周至縣司竹鄉(xiāng),就有一座藏在學校廢棄操場上的董永墓,而且在周至縣一帶還流傳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難道董永還是西安人?在象征愛情的七夕節(jié)到來之前,記者前往周至,對這里的董永墓進行了一番探尋。
二十四孝圖中有董永
董永廣為人知,是因為《天仙配》的故事。
相傳,董永是個孝子,父親過世卻無錢埋葬,董永為了盡早安葬父親,只得賣身為奴。恰好天庭的七位仙女戲于鵲橋,窺視人間,年紀最小的仙女被董永的孝心和勤勞善良的品質所打動,便私自下凡至槐蔭樹下,與他相遇并定下終身。東晉干寶《搜神記》中曾記載,這位“天之織女”為替董永贖身,“一旬織縑百匹”。詩人曹植曾在樂府詩《靈芝篇》中如此感嘆:“董永遭家貧,父老無財遺。舉假以供養(yǎng),傭作致甘肥。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但是,兩人結為夫婦不久就被玉帝強行分開,在槐蔭樹下?lián)]淚惜別。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的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中,這個版本似乎是在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最為常見的。
除了神話傳說之外,歷史上似乎也的確有董永其人:在二十四孝圖中就有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在西漢劉向的《孝子傳》中也能見到董永的身影。目前,在全國多處都發(fā)現有董永墓,如山東博興、湖北孝感、江蘇丹陽、河南武陟等地,且都有相關縣志、戲文以及與傳說有關的歷史遺跡存在。在民間還流傳著一種說法:董永后人后來分布到了全國許多地方,所到之處都要扎新墳并立碑。這一說法確鑿與否還有待考證,但周至的董永墓又有何獨特之處或歷史依據呢?
董永墓深藏阿岔村小學
記者一行來到周至縣司竹鄉(xiāng)阿岔村,在一棵松樹下見到了當地百姓心目中的董永墓,也沿著傳說中董永的足跡,一路尋訪了見證他與七仙女堅貞愛情的地方。
在周至一帶,當地百姓認為七仙女回到天庭后,董永便思念至死,最終歸葬當地的阿岔村。據當地人介紹,阿岔村是董永賣身為奴的地方。至于董永為何會安葬于此,村民們也說不清。阿岔村位于周至縣司竹鄉(xiāng),上古時期,這里就以為皇家管理竹園而得名。阿岔村名字的來源也很有意思,傳說成吉思汗率軍行路至此迷失方向,感嘆了一句:啊,岔路真多!這阿岔二字后來就成為了村名。
在阿岔村,有一支董姓族人,自稱是董永的后人,共計有20余戶,100余人。53歲的董昌牛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訴記者:阿岔村共有20多戶上百位董氏后人,聽老輩說先人們古時定居于此,期間已經不知經歷了多少代。但代代都奉董永為祖先,并在清明時節(jié)會為董永上墳掃墓。村里原有董永祠、神女廟,但祠已被毀掉,神女廟也已經過了翻修,完全尋找不到當年的模樣,如今,當年的神女廟成為阿岔村小學的辦公地點。董昌牛說,村中原有一口需要兩人合抱的大鐘掛在董永祠前,鐘上銘刻著關于董永的事跡傳說??上Т箸娫?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毀了,而見過大鐘又能夠闡明大鐘上文字記載的老人現在都已經過世。
推開幾近廢棄的阿岔村小學那斑駁的鐵門,向內走上數十米,一座明清建筑風格的廟就立于眼前。董昌牛介紹,這就是老人們說的神女廟。不過,廟內已經沒有任何與七仙女有關的物品。在距離神女廟數十米的地方,幾棵松樹掩映著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墳堆,董昌牛告訴記者,這就是董永墓。雖然這座小小的土墓非常不起眼,但在當地百姓眼里,它記載著一段傳奇故事和人們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與向往。他們每年清明都要前來燒紙磕頭進行祭拜。墳包顯得非常普通,外圍有一些今年新培上去的土。在校園另一端的磚墻下,有一塊斷成三截兒的墓碑。董昌牛說這可能就是董永墓的墓碑,但也在文革中由于破四舊被毀壞,上面的文字也無法辨認了。
在墓碑一側,還有一口“劉秀井”,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口井是劉秀躲避殺身之禍的神井,也和董永有關。原來,相傳當年劉秀被追兵追趕至阿岔村一帶,實在無路可逃,就跳進了一口結滿蜘蛛網的廢井里。他跳進去之后蜘蛛網竟然神奇地連接起來,毫無破損痕跡,據傳這是因為董永顯靈,彌合了蜘蛛網。追兵們追到這里,發(fā)現蜘蛛網完好,斷定劉秀沒在井內,劉秀因此而躲過一劫。
不過,董氏后人拿不出太多有力的證據證明阿岔村的董永墓就是真正的董永墓,但他們堅持認為自己就是董永后代,而且,將董永身上的孝道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著,這一使命已經融入到了董氏家族的血液當中。在17年前,周至縣教育局編印的《周至小學生作文選》中,司竹鄉(xiāng)阿岔小學六年級的董嶺尚在自己的作文中寫到了《董永的故鄉(xiāng)》,文中不僅描寫了董永墓以及董永的傳說,更詳細地記錄了傳說所承載的孝道文化。
清代詩詞圖志中有董永痕跡
在周至縣前縣委副書記、對周至地方文化有著深入研究的學者張長懷家中,他找出了諸多典籍和圖志,來解答董氏后人心中的疑惑。
在《四庫全書》收錄的《關中勝跡圖志》中,有一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陜西巡撫畢沅編著的“渭河圖”,其中明確標明董永墓的位置在駱谷水與黑水河之間,即司竹鄉(xiāng)阿岔村所在位置。此外,在不同時期的《周至縣志》中,董永墓的情況也有記載。乾隆年間的《周至縣志》顯示:“董永墓在阿岔村,旁有神女廟。相傳董永純孝格天,天降神女為之婦故,后人為立廟。杜光庭感遇傳,以董永與神女即董仲舒之歿母村考”。
清朝嘉慶年間,周至才子、有南湯北王之稱的詩人王禹堂曾被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打動,并留詩一首:“一孝珍千里,傭身事也長?;笔a夫婦散,仙女事荒唐”。這首詩現在收錄在《周至古籍鉤沉》一書中。建國后,由周至縣委與周至縣政協(xié)合力編纂的《周至名人錄》(1999年出版)中,收錄董永為周至縣名人。
張長懷告訴記者,在許多戲文中,曾提到的董永家鄉(xiāng)在丹陽。明嘉靖顧覺宇唱本《織錦記》中,記有“董永字延年,潤州丹陽縣董槐村人”。明萬歷年間的青陽腔《槐蔭記》唱本中,董永原籍就簡單為“丹陽縣人”了。而就在距離阿岔村十多里路的竹峪鄉(xiāng),就存在一個丹陽村,這里是個典型的“七溝八梁九面坡”的半山區(qū)鄉(xiāng)村,這里的百姓以種植油桃、花椒、獼猴桃等作物為生,因為這里有座名聲極大的丹陽觀,民間甚至有“先有丹陽觀,后有周至縣”的說法,圍繞丹陽觀也有許多傳奇,但是,董永的故事在這里卻沒有留下太多痕跡。
千年古槐被視為定情之地
在阿岔村和丹陽村之間的翠峰鄉(xiāng)官莊村,有一棵巨大的千年古槐?;睒渲Ψ比~茂,樹冠猶如華蓋一般,粗壯的樹干至少需要五六人合抱才能抱得過來,斑駁的樹皮上寫滿滄桑。據當地百姓傳說,這棵槐樹是唐代開元年間所植的古槐。
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作家周明還曾為這棵古槐前立的石碑題寫碑文。他告訴記者:聽老輩人說,董永和七仙女曾指槐為媒,這棵大槐樹就是他們訂婚的媒人啊??上У氖?,最終他們還是在大槐樹下分手了。這里,就是他們愛情生涯開始和結束的最重要的紀念地。
周明回憶,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在民間流傳很廣。“小時候我姨家就住在司竹鄉(xiāng),當時村里每逢正月十一,在仙姑廟附近都要舉行一場很盛大的燈籠會,給孩子們送紅燈籠。大家都傳說是當年七仙女被迫,與孩子分開,送燈籠寓意孩子提著燈籠盡快找到媽媽。而在七月初七,村里的乞巧節(jié)也非常盛行,有關乞巧的故事也流傳有很多版本,但是近兩年來婦女們外出打工較多,習俗也就逐漸變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