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鳩杖蘊含的孝道

時間:2011-12-20 17:15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雒煥素 點擊: 載入中...

 

 

藏于武威市博物館的木雕鳩鳥

“天倫之樂”.

《王杖十簡》

  中華孝文化,淵源流長。但具體有實物見證的,還得從武威鳩杖說起。武威市磨嘴子、旱灘坡、五壩山出土的王杖(鳩杖)以及《王杖十簡》、《王杖詔令冊》是我國敬老愛老養(yǎng)老最典型、最具權(quán)威的歷史實物資料。鑒于此,自今年“九九”重陽節(jié)始,武威鳩杖自然而然也就成為甘肅省“敬老愛老”的徽標。

  鳩鳥:古羌人的圖騰崇拜物

  古人敬老養(yǎng)老,何以會同一只鳥扯上關(guān)系?這,還得從圖騰崇拜說起。

  原始社會,鳥是許多部落的圖騰和祖先。三皇五帝當中的帝嚳、顓頊及其殷商、嬴秦的祖先都以鳥為圖騰。少昊時,不僅以玄鳥為圖騰,其建立的“百鳥王國”,還任命能言善辨的斑鳩專門管理言論。夏、商、周時期,就有許多神鳥的說法。由于周人的祖先為羌人,羌人正是以鳩鳥為崇拜,在他們心目中,鳩鳥就是上天賜予的神鳥。

  在我國各省市出土的一些文物亦充分表明,古羌人的圖騰崇拜尤其普遍?!对娊?jīng)》首篇《關(guān)雎》便是通過完整的實體現(xiàn)象去表現(xiàn):“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就是以鳩鳥起興,足以可見鳩鳥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漢朝以后,鳩鳥崇拜雖然被鳳凰崇拜所替代,但在羌、藏民族中,鳩鳥就是等同于鳳凰一般的神鳥。

  “鳩鳥(斑鳩)正式引起封建皇帝的重視,正式受封,還得從漢高祖劉邦說起。根據(jù)《風俗通》記載,劉邦與項羽戰(zhàn)于京索之間,劉邦敗,項羽追。追于一片叢林之中,項羽聞有鳩鳥鳴,以為林中無人,因此而退兵。遂使劉邦得以逃脫。自此,劉邦認為鳩鳥不僅有救命之恩,它還是上天派來的神鳥,后來便把鳩鳥刻于王杖之上,成為一種王權(quán)的象征。”武威市博物館館長黎大祥說。

  鳩杖:漢代敬老愛老的象征   

  在武威市博物館,記者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鳩鳥。

  這只鳩鳥口含食粒,雕刻精致,神態(tài)靈動,振翅欲飛。據(jù)工作人員介紹,這只鳩鳥即雕刻于鳩杖之上,由于出土?xí)r,杖缺而鳩在。據(jù)分析,鳩杖長約2米左右,杖桿是一根精細均勻的硬木,刨削光滑,頂端就是這只靈動的鳩鳥。漢朝時,自劉邦始,鳩鳥作為靈異之物,被刻于王杖之上,賜予老年人,亦稱鳩杖。它是朝廷敬老養(yǎng)老的標志。

  黎大祥介紹,這種鳩杖在武威漢代墓葬中曾有多次發(fā)現(xiàn):1959年磨嘴子?xùn)|漢墓發(fā)現(xiàn)3根鳩杖,杖長1.49米,杖身頂端均有一完整的木雕鳩鳥,以母鉚鑲于桿上。1982年又在這里發(fā)現(xiàn)一根鳩杖,被當?shù)厝罕娬蹞p,鳩鳥雕刻極為精美,木鳩保存非常完整,彩繪、木色如初。1984年五壩山墓群23號墓發(fā)現(xiàn)一根鳩杖,杖長2.1米,握手處光澤明亮,杖頭一只鳩鳥置于其上。1972年在旱灘坡墓群一座東漢早期的墓群中出土的一根鳩杖,置于棺前,鳩鳥喙略殘作蹲伏狀,張口含食。1987年又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漢墓中也出土了一根鳩杖,保存完整。不僅如此,1959年和1981年在磨嘴子墓中先后兩次發(fā)現(xiàn)了漢代朝廷為老人高年賜鳩杖的《王杖十簡》和《王杖詔令冊》木簡。 

  根據(jù)資料記載:鳩杖在先秦時,是長者社會地位的象征。漢代時,人們以皇帝所賜的鳩杖為榮。漢高祖劉邦(前206-前195)時,下令做鳩杖贈送高齡老人;漢宣帝(前73-前149)時,建立了高年授王杖(鳩杖)的制度,規(guī)定凡是80歲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東漢時,繼承了這一制度。

  鳩為不噎之鳥,賜鳩食時防噎  

  漫步于武威市步行街文化廣場,可以看見一座長壽老人手持鳩杖的雕塑。

  老人神態(tài)安祥,盤膝而坐,右手緊握鳩杖。鳩杖高懸頭頂,鳩鳥雀然而立。老人的身旁,有玩童倚背探頭,一老一少,天倫之樂融融相襯……

  傳說中,鳩為不噎之鳥,刻鳩鳥于杖頭,或置鳩鳥于手杖上端,就是希望老人食時防噎?!逗鬂h書·禮儀志》記載:“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漢制,一尺為23.2厘米,可見王杖很長。《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東漢明帝在位期間(58-76年),曾主持過一次特殊的宴會。普天之下,但凡年滿70歲的老人,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上,漢明帝當場賜予老人們美酒佳肴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高年賜鳩杖”一風俗,不僅是在漢朝。《新唐書·玄宗紀》就有記載:“丁酉,宴京師耆老于含元殿庭,賜九十以上幾杖,八十以上鳩杖。”李白在《白鳩辭》中亦寫道:“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可見,鳩杖不僅是尊老敬老的標志和象征,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孝文化的重視和宣揚。

  《王杖詔令冊》:漢代的尊老法典

  漢代授王杖一事,史書記載很簡略。此類文字,全國目前只有甘肅武威出土。

  武威磨嘴子出土的《王杖詔令冊》保存最為完整,被史學(xué)家評為最有價值的一部尊老法典。全文近600字,用27杖木簡書寫而成,具體內(nèi)容涉及到多項受法律保護的待遇,不僅有對70歲以上老人的保護政策,而且還覆蓋了當時社會的困難群體,如偏重于老年人的政治地位、法律援助、經(jīng)濟支持、生活關(guān)懷、社會扶持等。于是,也有人認為,《王杖詔令冊》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老年人權(quán)益保護法。

  《王杖詔令冊》中強調(diào):“高皇帝以來,至本始二年,聯(lián)甚憐耆老,高年授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之,比于節(jié),吏民有敢罵、詈、毆、辱者,逆不道。”并做出規(guī)定:“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即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低于縣令,但高于縣長的俸祿?!对t令冊》中還規(guī)定:持王杖者可以自由出入官府不下跪,可以在御道上行走;從事各種商業(yè)經(jīng)營免于征稅;路人見持鳩杖者要讓道,兒女如果虐待持有鳩杖的老人有掉腦袋的危險。70歲以上老人如果觸犯法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訴。另外,《詔令冊》中對于困難人群也有一定人性化的保護政策:年滿60歲以上且無子女的鰥寡老人,從事商業(yè)經(jīng)營不必納稅,種田不必繳田賦,允許開設(shè)店鋪售酒;如有人愿意奉養(yǎng)此類老人的,可以得到政府特殊的“扶持”。對于孤寡、身體殘障的人群,政府不得隨意攤派勞役,無論民事或刑事案件都不能捆綁。

  “嗚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在漢朝時,尊老敬老愛老養(yǎng)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已經(jīng)存在。前人尚且尊老敬老愛老養(yǎng)老,今人更應(yīng)該事親孝親,兼愛大眾,敬重生命!

  鳩鳥:古羌人的圖騰崇拜物

  古人敬老養(yǎng)老,何以會同一只鳥扯上關(guān)系?這,還得從圖騰崇拜說起。

  原始社會,鳥是許多部落的圖騰和祖先。三皇五帝當中的帝嚳、顓頊及其殷商、嬴秦的祖先都以鳥為圖騰。少昊時,不僅以玄鳥為圖騰,其建立的“百鳥王國”,還任命能言善辨的斑鳩專門管理言論。夏、商、周時期,就有許多神鳥的說法。由于周人的祖先為羌人,羌人正是以鳩鳥為崇拜,在他們心目中,鳩鳥就是上天賜予的神鳥。

  在我國各省市出土的一些文物亦充分表明,古羌人的圖騰崇拜尤其普遍?!对娊?jīng)》首篇《關(guān)雎》便是通過完整的實體現(xiàn)象去表現(xiàn):“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就是以鳩鳥起興,足以可見鳩鳥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漢朝以后,鳩鳥崇拜雖然被鳳凰崇拜所替代,但在羌、藏民族中,鳩鳥就是等同于鳳凰一般的神鳥。

  “鳩鳥(斑鳩)正式引起封建皇帝的重視,正式受封,還得從漢高祖劉邦說起。根據(jù)《風俗通》記載,劉邦與項羽戰(zhàn)于京索之間,劉邦敗,項羽追。追于一片叢林之中,項羽聞有鳩鳥鳴,以為林中無人,因此而退兵。遂使劉邦得以逃脫。自此,劉邦認為鳩鳥不僅有救命之恩,它還是上天派來的神鳥,后來便把鳩鳥刻于王杖之上,成為一種王權(quán)的象征。”武威市博物館館長黎大祥說。

  鳩杖:漢代敬老愛老的象征   

  在武威市博物館,記者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鳩鳥。

  這只鳩鳥口含食粒,雕刻精致,神態(tài)靈動,振翅欲飛。據(jù)工作人員介紹,這只鳩鳥即雕刻于鳩杖之上,由于出土?xí)r,杖缺而鳩在。據(jù)分析,鳩杖長約2米左右,杖桿是一根精細均勻的硬木,刨削光滑,頂端就是這只靈動的鳩鳥。漢朝時,自劉邦始,鳩鳥作為靈異之物,被刻于王杖之上,賜予老年人,亦稱鳩杖。它是朝廷敬老養(yǎng)老的標志。

  黎大祥介紹,這種鳩杖在武威漢代墓葬中曾有多次發(fā)現(xiàn):1959年磨嘴子?xùn)|漢墓發(fā)現(xiàn)3根鳩杖,杖長1.49米,杖身頂端均有一完整的木雕鳩鳥,以母鉚鑲于桿上。1982年又在這里發(fā)現(xiàn)一根鳩杖,被當?shù)厝罕娬蹞p,鳩鳥雕刻極為精美,木鳩保存非常完整,彩繪、木色如初。1984年五壩山墓群23號墓發(fā)現(xiàn)一根鳩杖,杖長2.1米,握手處光澤明亮,杖頭一只鳩鳥置于其上。1972年在旱灘坡墓群一座東漢早期的墓群中出土的一根鳩杖,置于棺前,鳩鳥喙略殘作蹲伏狀,張口含食。1987年又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漢墓中也出土了一根鳩杖,保存完整。不僅如此,1959年和1981年在磨嘴子墓中先后兩次發(fā)現(xiàn)了漢代朝廷為老人高年賜鳩杖的《王杖十簡》和《王杖詔令冊》木簡。 

  根據(jù)資料記載:鳩杖在先秦時,是長者社會地位的象征。漢代時,人們以皇帝所賜的鳩杖為榮。漢高祖劉邦(前206-前195)時,下令做鳩杖贈送高齡老人;漢宣帝(前73-前149)時,建立了高年授王杖(鳩杖)的制度,規(guī)定凡是80歲以上的老人由政府授以王杖。東漢時,繼承了這一制度。

  鳩為不噎之鳥,賜鳩食時防噎  

  漫步于武威市步行街文化廣場,可以看見一座長壽老人手持鳩杖的雕塑。

  老人神態(tài)安祥,盤膝而坐,右手緊握鳩杖。鳩杖高懸頭頂,鳩鳥雀然而立。老人的身旁,有玩童倚背探頭,一老一少,天倫之樂融融相襯……

  傳說中,鳩為不噎之鳥,刻鳩鳥于杖頭,或置鳩鳥于手杖上端,就是希望老人食時防噎。《后漢書·禮儀志》記載:“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漢制,一尺為23.2厘米,可見王杖很長?!逗鬂h書·禮儀志》記載:東漢明帝在位期間(58-76年),曾主持過一次特殊的宴會。普天之下,但凡年滿70歲的老人,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上,漢明帝當場賜予老人們美酒佳肴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高年賜鳩杖”一風俗,不僅是在漢朝?!缎绿茣?middot;玄宗紀》就有記載:“丁酉,宴京師耆老于含元殿庭,賜九十以上幾杖,八十以上鳩杖。”李白在《白鳩辭》中亦寫道:“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可見,鳩杖不僅是尊老敬老的標志和象征,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孝文化的重視和宣揚。

  《王杖詔令冊》:漢代的尊老法典

  漢代授王杖一事,史書記載很簡略。此類文字,全國目前只有甘肅武威出土。

  武威磨嘴子出土的《王杖詔令冊》保存最為完整,被史學(xué)家評為最有價值的一部尊老法典。全文近600字,用27杖木簡書寫而成,具體內(nèi)容涉及到多項受法律保護的待遇,不僅有對70歲以上老人的保護政策,而且還覆蓋了當時社會的困難群體,如偏重于老年人的政治地位、法律援助、經(jīng)濟支持、生活關(guān)懷、社會扶持等。于是,也有人認為,《王杖詔令冊》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老年人權(quán)益保護法。

  《王杖詔令冊》中強調(diào):“高皇帝以來,至本始二年,聯(lián)甚憐耆老,高年授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之,比于節(jié),吏民有敢罵、詈、毆、辱者,逆不道。”并做出規(guī)定:“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即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低于縣令,但高于縣長的俸祿。《詔令冊》中還規(guī)定:持王杖者可以自由出入官府不下跪,可以在御道上行走;從事各種商業(yè)經(jīng)營免于征稅;路人見持鳩杖者要讓道,兒女如果虐待持有鳩杖的老人有掉腦袋的危險。70歲以上老人如果觸犯法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訴。另外,《詔令冊》中對于困難人群也有一定人性化的保護政策:年滿60歲以上且無子女的鰥寡老人,從事商業(yè)經(jīng)營不必納稅,種田不必繳田賦,允許開設(shè)店鋪售酒;如有人愿意奉養(yǎng)此類老人的,可以得到政府特殊的“扶持”。對于孤寡、身體殘障的人群,政府不得隨意攤派勞役,無論民事或刑事案件都不能捆綁。

  “嗚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在漢朝時,尊老敬老愛老養(yǎng)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已經(jīng)存在。前人尚且尊老敬老愛老養(yǎng)老,今人更應(yīng)該事親孝親,兼愛大眾,敬重生命!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武威文廟:隴右學(xué)宮之冠
  • 涼州賢孝說唱最早源于西夏
  • 武威翰林院三代主人的傳奇故事
  • 揭秘清朝的武威“文字獄”
  • 甘肅武威發(fā)現(xiàn)西夏寺院遺址 一佛二弟子瓦當罕見
  • 武威天祝松山古城:草原上的戰(zhàn)爭往事(四)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