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jīng)典曾記載多種“燒烤”

時間:2016-07-10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中國日報網(wǎng)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關于燒烤,《帝王世紀》中就有“紂宮九市,車行肉,馬行炙”的記載了,《呂氏春秋·本味》中也提到了獾獾之炙是商湯時著名的肉食。這至少說明,商代就有“炙”的品種出現(xiàn)了。


    到春秋戰(zhàn)國,不但有了羊炙、牛炙、豕炙、魚炙,還有了貊炙、腩炙、炙雞等,這在《儀禮》、《禮記》和《周禮》中都有記載。《齊民要術》還專門列有“炙法第八十”篇,收錄了北魏及其以前的二十多種炙。以后隋代又有了龍須炙,唐代有了驢駝峰炙、靈消炙、蛤蜊炙,宋代有了江魚炙、獐肉炙、炙雞鴨、炙骨頭,元代有了炙羊腰、炙羊心等。到了明清時期,“炙”逐漸被燒烤的俗語所代替,盡管那時還沒有“烤”字。


    《禮記》上說:“炙,貫之火上也。”《釋名》中也說:“炙,炙也。炙于火上也。”《說文解字》說得更為明白:“炙,炙肉也。從肉,在火上。”可見古代的“炙”與現(xiàn)代的燒烤完全一樣,就是把肉等食品放在火上燒烤。就連調(diào)味的方法也與現(xiàn)在完全一樣,有的是先將原料腌漬后再上火烤,也有的是在烤的過程中再在原料上涂上調(diào)料,還有的就是烤好后蘸著調(diào)料吃。穿食物的工具也是木棍、竹簽或者鐵簽等細長之物。


    不僅如此,由于“炙”的好吃味美,還由五代的王定?!短妻浴分?,引出了“膾炙人口”一語。“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這里的“炙”就不是讓人大快朵頤的燒烤了,它是指人的文章寫得美,像美食一樣讓人稱贊傳誦。至于“炙手可熱”一語,則是說手一靠近,就感覺很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此典出自杜甫詩歌《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杜老夫子看不慣唐玄宗寵信楊貴妃,任命她的哥哥楊國忠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楊國忠處理的裙帶關系,更看不慣楊家兄妹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欲的生活,于是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既記了楊氏兄妹的丑惡嘴臉,也讓“炙”字名揚天下,這也算是古代的“燒烤”進入皇宮的絕筆了。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