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官邸制”

時間:2016-05-24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晚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官邸制在中國并不新鮮,南宋學者王應麟撰寫的《玉海》“官制”一節(jié)中,對其已有明確定義:“郡國朝宿之舍,在京者謂之邸。”說白了,“邸”就是建在京城里,給官員住的房子,故又稱“官邸”.那么,什么叫官邸制?中國最早的官邸出現(xiàn)于何時?官邸制能遏制官員住房腐敗嗎?


    中國最早的官邸出現(xiàn)于何時?


    戰(zhàn)國時期秦昭王曾為范雎提供“相舍”


    什么是官邸制?其實就是一種官員住房制度,是國家為一定級別的官員提供在任職期間居住的住所,但官員本人對此住所沒有產(chǎn)權。中國古代從何時開始實行官邸制?學術界并無確切說法,最晚在先秦時期,高級官員已有官邸。


    在漢字中,“館”與“官”二字聯(lián)系緊密。《說文解字》稱,“館,客舍也。”這種“舍”里住的“客”,都是各級大小官員,先秦時期“館”、“官”二字通用,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何謂“邸”?南宋王應麟《玉?!分姓f得很清楚,“郡國朝宿之舍,在京者謂之邸。”說白了,“邸”就是建在京城里,給官員住的房子,故又稱“官邸”.


    官邸,是在中國古代早期官府為官員提供免費宿舍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并作為一種福利和待遇,免費提供給官員居住。這種“宿舍”,古稱為“官舍”或“吏舍”.隋唐時期的“賜第”,兩宋時期的“公宇”,明清時期的“官房”,都屬于這一類。


    古代公房還因居住地的不同而叫法各異,如設在皇宮內的叫“宮舍”;或因居住對象來命名,如給丞相一類高級官員住的房子叫“相舍”,相舍也是古代官邸中的高級官邸;給縣級別官員住的叫“縣舍”、“令舍”等。


    從《史記》所記載的來看,在戰(zhàn)國時期,古代高官已開始享受國家提供的免費住所。《史記·范雎列傳》記載,當年秦昭王便給丞相范雎配置了官邸“相舍”.


    范雎是魏國人,因受中大夫須賈誣告私受賄賂遭到迫害,化名張祿逃到秦國,受重用官至丞相。后須賈來秦國游說,欲拜訪丞相張祿,范雎故意駕馬車帶他到自己官邸。進入丞相府,來到相舍門口,范雎還“調戲”須賈說,“待我,我為君先入通于相君。”


    從上述故事來看,范雎的“官邸”即位于丞相府的里面,建筑規(guī)格不低,門口還有門衛(wèi)值勤。


    古代官員都可以住公房嗎?


    漢代從縣令到丞相均可住“官舍”


    從上述秦昭王給范雎配相舍一事來分析,戰(zhàn)國時期給高級官員提供官邸已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古代官員是否都可以享有住公房待遇?這要看具體朝代,兩漢時期官員都享受免費住房福利。從秦漢開始,由朝廷給赴任官員提供住房逐漸趨于制度化。


    在官邸制上,漢承秦制。漢代的丞相都有自己的官邸,如開國功臣、劉邦的丞相曹參就有相舍。曹參相舍的后園附近還建有一般官員的宿舍,即所謂“吏舍”,這樣的吏舍,不是一間兩間房子,應更接近現(xiàn)代的“機關大院”.


    這里還有一個故事,住在吏舍的官員就和今天住集體宿舍的狐朋狗友一樣,每天都要喝酒K歌,弄得相舍不寧。《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一次,隨從有意請曹參到后園游玩,想讓丞相出面制止。其時這班人又在宿舍里K歌,隨從想曹參肯定要生氣了,誰知他竟讓手下取酒來,與吏舍的人一起唱和起來。


    那么,是否只有丞相才有自己的官邸?非也。一般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均有專用官邸。在漢代,二千石是太守級官員,行政級別相當于今地級市市長。如漢武帝的會稽太守朱買臣,便有自己的太守舍,當年履新會稽太守任上時,念舊情的朱買臣,還將前妻夫婦用車帶回太守舍安置。


    事實上,縣長級別的官員,國家也都提供專屬住房。如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其父親劉欽在濟陽縣令任上,便有“令舍”,劉秀就是在令舍的濟陽宮后殿誕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官邸制改革,有學者據(jù)此建議官邸制從縣級開始,還是有歷史依據(jù)的。


    至于相當于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以上級別的三公九卿們,不用說都有自己的高級官邸。


    古代官員入住官邸有何規(guī)定?


    清代公房標準“一品官給房二十間”


    在古代,官邸和公房不僅供官員自己居住和使用,其家屬也可以居于其中,這就是俗話說的“帶家口”.但供職宮內,住宮舍的除外,家人不得隨住。而且,不論官職高低,只能五天回家一次,即“每五日洗沐”一說。


    按規(guī)定,官員的一家老小可以隨同入住官邸。相反,如果老婆、孩子不入住,不占國家的便宜,便成了稀奇和廉潔的典型。西漢名臣何并為官清廉,在潁川太守任上時,其妻子兒女從未到官舍住過?!稘h書·何并傳》特地記下了這一筆:何并“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與現(xiàn)代西方流行的官邸制度差不多,在古代,只要官員離任去職,就要讓出國家配給的官邸,騰空供繼任者使用,即便諸侯國也不例外。自然,官邸主人是不享受繼承權的,即便官員在任上去世,其官邸也要及時收回,子女不得賴著不走。


    給官員提供住房,一直到清代都存在,但可以享受的官員人數(shù)和范圍比兩漢時期大大減少,管理也更加嚴格。如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朝廷曾頒布一次公房分配標準,據(jù)《大清會典事例》,具體如下--


    “一品官給房二十間,二品官給房十五間,三品官給房十二間,四品官給房十間,五品官給房七間,六品、七品官給房四間,八品官給房三間,撥什庫(領催)擺牙喇(護軍)披甲給房二間。”


    除了離職,如果被免職、降級,其所居官邸也會相應發(fā)生變化,或降低配給標準,或取消住房福利。如北宋名相寇準被貶為衡州司馬后,所住的公房(公宇)被騰出?!妒聦嶎愒?middot;名臣事跡》記載,老百姓聽說后,“競荷瓦木,不督而會,公宇立成”,給寇準造了房子。


    古代官邸的規(guī)格和規(guī)模有何標準?


    唐代“小官”杜甫白居易自己花錢租房


    古代早期,對官邸的規(guī)格和規(guī)模有較為嚴格的標準,依儒家的禮制執(zhí)行。南朝劉宋崔凱所撰的《喪服節(jié)》中稱,“禮,人君宮室之制為殷屋,殷屋,四夏屋也。卿大夫為夏屋,隔半以北為正室,中半以南為堂。”


    到了漢代,官邸平面布局基本上前堂后室。據(jù)《中國古代建筑史》記載,高級官邸占地面積和規(guī)模都很大,后半部也會有若干建筑,中間的稱為“室”,兩邊的稱為“房”.有的還帶有后園,如漢相曹參的相舍,就有后園。


    縣級官邸往往與縣衙連在一起,前面是處置公務的大堂,后面分隔開,成為縣令的住所。目前留下來的明清一類縣級官邸,基本上都是這樣。


    到了隋唐時期,官邸制又有新規(guī),王公等大貴族和三品以上官員的宅第可以臨大街,允許在坊墻上開門;可在門外設“閽人之室”,即如今的值班崗亭。白居易《傷宅》寫的 “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旁”,說的就是這種高級官邸。


    隋唐時期的官邸稱為“賜第”,以賞賜的形式進行分配。如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后起兵反唐的安祿山,其賜第就位于長安城的親仁坊。


    與兩漢時期相比,隋唐對中下級官員的住房福利相對差一些,六品以下官員,堂為三間五架;三品以上官員的官邸,可以建面闊三間、進深五架的懸山屋頂大門,更多如杜甫、白居易這類低級、普通官員,只能在長安城內自己花錢租房住。


    既然是官邸,特別是高級官員的官邸,其建筑結構和裝潢還是很講究的。如南朝梁南平元襄王蕭偉的府第,據(jù)《南史·梁南平元襄王偉傳》記載,便是“寒暑得宜,冬有籠爐,夏設飲扇”.


    需要說明的是,官邸里面的家具、陳設等,也都是根據(jù)入住對象的行政級別,由國家公費購置。離任或退休時,除歸還房子,房內的所有家具雜物,都要依當初清單上交。


    古代官邸制遏制腐敗效果如何?


    東漢貪官每入官舍都要“移穿改筑”


    在中國古代,不少官員能認真遵守官邸制度。東漢時曾任瑯琊相的高弘,雖然家眷可隨同入住,但他的妻兒老小從來不住他的官舍。不僅如此,高弘還把官邸里配給的用具都搬了出去。冬季寒冷,他鋪張老羊皮當坐墊。夏天炎熱,就坐在木凳上,飲水用的是普通的桑木杯。此即謝承《后漢書·高弘傳》所記載“悉出舍中供設付外,冬坐羊皮,夏坐板榻,以桑杯盛漿水。”


    高弘這樣的清廉官員在古代不在少數(shù),但貪圖官邸享受的人也不少?!逗鬂h書·郭躬傳》便記載有東漢肅宗時任司隸校尉的趙興違紀之事:“司隸校尉下邳趙興亦不恤諱忌,每入官舍,輒更繕修館宇,移穿改筑,故犯妖禁。”趙興每次入住新公房,總要進行重新裝潢、改造,這和當下有的腐敗官員所為如出一轍!


    有的官員膽子很大,甚至矯詔修建官邸?!逗鬂h書·楊震列傳》記載,東漢時期的中常侍樊豐及侍中謝惲等腐敗分子,就曾趁皇帝外出,偽造詔書,調撥用于農業(yè)生產(chǎn)的財政錢糧和皇家工匠修建自己的豪華官邸,“役費無數(shù)”.后被太尉楊震舉報、揭發(fā)。


    而且,古代官邸超標配置的現(xiàn)象也不少見。唐代好多受寵官員的官邸基本上都是超標建設的,有的甚至是皇帝授意的。《唐語林》引《續(xù)世說》稱,唐玄宗為安祿山在親仁坊造的官邸,“敕令但窮極壯麗,不限財力,即成,具幄、簾、器皿充■其中……”


    從上述可見,單純地想靠官邸制遏制官員住房腐敗,似乎并不靠譜。更重要的是,由于官邸一旦退休和離職就要收回,古代官員大多不得不考慮自建私宅,因而很難排除利用職務之便謀私利的可能。如唐代不少高級官員,除了有朝廷分配的官邸外,很多官員在長安城都建有自己的私家府第。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中國古代的著名“丑女”
  • 中國古代哪些城市因避諱而改名?
  • 元宵節(jié)是中國古代“情人節(jié)”
  • 中國古代的雪有多大
  • 古代學校為何稱“庠”
  • 中國古代小學生要讀多少詩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