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陳益曾:最早引種番薯的功臣

時間:2014-10-23 09:45來源:大西北網(wǎng)-羊城晚報 作者:李開周 點擊: 載入中...

番薯

 

番薯早已是尋常食物


    番薯是外來作物,明朝以前中國是沒有番薯的。當年,統(tǒng)治呂宋島的西班牙 殖民者禁止番薯出口,不讓中國商人帶走……


 

 

北方種植番薯的歷史很晚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 蛋……在現(xiàn)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番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是因為種 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番薯 的身影。它的種植區(qū)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qū),不同方言區(qū)的人們用不同的方言來 稱呼它,于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其實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并不算長,特別是在北方的某些省份,番薯完全是 剛剛冒出來的新面孔。


    我讀過《乾隆實錄》(卷1232),就在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 :“河南近年屢經(jīng)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 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 種東西既能充饑,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 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里的災情。我已經(jīng)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 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fā)民間……”


    通過乾隆這段話可以得知,距今兩百多年前,河南應該還沒有人種植番薯。 即使有,也一定是零星種植,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番薯在陜西的歷史更為短暫。


    據(jù)建國后編印的《陜西省志》描述,番薯在乾隆年間被引進到陜南,在嘉慶 年間被引進到渭南,但一直都是零星種植,直到新中國成立,陜西90%以上的農民 沒有聽說過紅薯。上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番薯才得以自上而 下地由官方正式推廣,然后迅速普及到陜西全省。


 

 

明朝以前中國只有山芋、山藥等薯類

 


    翻查古代文獻,明朝以前中國是沒有番薯的。


    陶轂《清異錄》記載:“嶺外多薯,間有發(fā)深山而得之者,枚塊連屬,有數(shù) 十斤者,味極甘香,人多自食,未嘗貨于外。”說是廣東山區(qū)多有野生薯,重達 幾十斤,味道很好吃,當?shù)鼐用衲盟斒澄?。這種薯不是番薯,而是一種攀援生 長的巨型山芋。


    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君主孟昶每月初一喜歡吃素食,每回吃素必定要吃完一 整盤薯藥,他吃的薯藥也不是番薯,而是山藥。


    《西游記》描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jīng),西梁女國設宴款待,一大桌子很豐盛 的素齋,食品包括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 菜、蔓菁、蘿菔(即蘿卜)、黃精、芋頭、山藥,沒有番薯。


    明朝以前出版過一大批地方志和類似地方志的著作,諸如《咸淳臨安志》、 《淳熙三山志》、《寶慶云陽志》、《嶺外代答》、《嶺表錄異》等等,這些文 獻里統(tǒng)統(tǒng)見不到有關番薯的記載。


 

 

番薯來自美洲

 


    跟辣椒、玉米、土豆、煙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樣,番薯不是中國的土產,它 來自美洲,也是哥倫布大航海之后發(fā)現(xiàn)的新物種。


    哥倫布在15世紀末年發(fā)現(xiàn)美洲,隨后歐洲殖民者把美洲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 ,美洲的番薯因此隨著殖民者的腳步先后傳入歐洲、東南亞、日本和中國。


    16世紀中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進入?yún)嗡螎u,一邊掠奪當?shù)匚锂a,一 邊把呂宋島當成貿易中轉站與中國通商,一邊推廣種植番薯。大約在公元1570年 前后,番薯已經(jīng)在呂宋普及,漫山遍野都是番薯藤,土著們隨地掘取,補貼糧食 之不足。


    中國與呂宋貿易已久,在南宋,在元朝,在明朝前期,中國的商船一直往返 于呂宋和沿海各港口之間,有些商人會在呂宋定居下來,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 成為現(xiàn)在所說的華僑。


    華僑在呂宋島上見識了番薯的優(yōu)越性:耐干旱、耐貧瘠、易移栽、易繁殖、 營養(yǎng)豐富、味道甘美,于是就把番薯帶回中國。


 

 

中國商人設計將番薯藤帶回國內

 


    關于番薯引進中國的經(jīng)過,有一個流傳最廣泛的傳說。


    說是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有個名叫陳振龍的讀書人,科舉不第,轉而經(jīng)商, 往來于福建和呂宋,曾經(jīng)在呂宋長期定居。


    陳振龍在呂宋發(fā)現(xiàn)紅薯“隨栽隨活”,就從番薯藤上截取了幾尺莖葉,切成 小段,想把它帶回福建。當時統(tǒng)治呂宋島的西班牙殖民者禁止番薯出口,不讓中 國商人帶走。陳振龍心生一計,他把番薯藤的小段編到纜繩里,混過西班牙人設 置的關卡,經(jīng)過七天七夜航行,終于把番薯帶回了祖國。這一年是萬歷二十一年 ,也就是公元1593年。


    回國后,陳振龍在自家周圍空地上試種番薯,大功告成,于是向巡撫衙門打 報告,稟明番薯的良好習性和種植方法,請官府推廣它。地方官從善如流,表彰 了陳振龍的善舉,并下令推廣種植,從此番薯在中國扎根。


    這個傳說出自陳振龍后代編著的《金薯傳習錄》,該書記載番薯引種與推廣 經(jīng)過甚詳,應該屬實。


    但是來自福建的陳振龍未必是引進番薯的第一人。


 

 

番薯于1580年傳入中國

 


    嘉靖年間成書的《廣東通志》物產部分記載,廣東薯類植物包括紅薯、甘薯 、甜薯和山薯。當時說的紅薯并不是現(xiàn)在的番薯,但甘薯則極有可能指的是番薯 .《廣東通志》成書于1558年,如果該書里的甘薯確指番薯的話,那么在福建人 陳振龍在1593年從呂宋往福建引種番薯之前,就已經(jīng)有廣東人引種番薯了。


    成書于宣統(tǒng)年間的《東莞縣志》物產部分有更詳細的記載:早在萬歷八年, 也就是公元1580年,一位名叫陳益曾的東莞海商把番薯引入國內。


    如果說《東莞縣志》成書較晚,可能有編造的成分,那么請看明朝史學家蘇 琰在《朱薯頌》里所寫的一段話:“甲申、乙酉間,漳、潮之交,有島曰南澳, 溫陵洋舶道之,攜其種歸晉江五都,鄉(xiāng)曰靈水,種之園齋。甲午、乙未間,溫陵 饑,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xiāng)民活之薯者十之七八。”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萬 歷十二年和萬歷十三年之間,福建泉州的海商于南澳島上作短暫休整,在島上發(fā) 現(xiàn)了番薯,遂引種到晉江縣靈水鄉(xiāng),進而推廣到臨近鄉(xiāng)村。后來到了萬歷二十二 年和萬歷二十三年之間,泉州鬧災,糧食歉收,只有番薯依然豐產,泉州的大部 分農民靠番薯充饑,安全度過了自然災害。


    萬歷十二年即1584年,萬歷十三年即1585年,根據(jù)蘇琰的記載,在1584年年 底和1585年年初的時候,泉州海商從南澳島上引種了番薯,這一時間依然比陳振 龍從呂宋引種番薯要早八九年。


    另外我們知道,南澳島以前分屬閩、廣,現(xiàn)在屬于廣東,既然泉州海商是 1584年和1585年之交在南澳發(fā)現(xiàn)番薯的,說明廣東居民引種番薯的時間一定早于 1584年。據(jù)此推論,《東莞縣志》里東莞海商陳益曾早在1580年就從呂宋引種番 薯的記載應該屬實。換言之,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番薯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并不是 傳說中的1593年,而是1580年;最早引種番薯的大功臣也不是福建人陳振龍,而 是廣東人陳益曾。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