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宋朝長官銜

時間:2014-03-13 08:24來源:和訊網 作者:李開周 點擊: 載入中...

包拯

 

包拯的官銜總共有四十五個字

 

  在給單位取名字這方面,古人確實簡潔。舉例言之,明清兩朝的禮部是一個既負責文化工作又負責教育工作,同時還兼管祭祀和接待外賓的中央機關,古人只用“禮部”這倆字兒就全給概括了。

 

宋朝長官銜比比皆是

 


  不過古人也有不簡潔的時候,像宋朝時代,各級干部的官銜就非常啰嗦。比如說咱們最熟悉的大清官包拯,也就是戲曲里俗稱“黑臉包公”的那位,他去世時的官銜是“樞密副使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東??ら_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總共四十五個字。


  在宋朝,尤其在北宋前期,類似包拯這樣長的官銜絕對不是個案。咱們小時候語文課本里那位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司馬光先生,晚年捧著辛苦編成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向宋英宗獻書的時候,用這樣一長串官銜來自報家門:“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六百戶食實封一千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去掉“臣司馬光”這四個字,前面的官銜仍然多達五十二個字,比包拯的官銜還長。


  假如現(xiàn)在的記者能夠穿越時空,去宋朝采訪包拯和司馬光這兩位大佬,問他們能不能把官銜變短一些,估計他們會說不能減短,因為減掉任何一個字都無法準確完整地表達他們的身份地位和職能范圍。

 

包拯、司馬光的官銜無一字多余

 


  先說包拯的官銜“樞密副使朝散大夫給事中上輕車都尉東??ら_國侯食邑一千八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這一長串官銜其實沒有一個字是多余的。開頭的“樞密副使”表明了包拯的工作崗位,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副部長;“朝散大夫”表明了包拯的品級,北宋前期公務員共分二十九個等級,朝散大夫屬于第十三個等級;“給事中”表明了包拯的工資等級,北宋前期公務員工資共分二十個等級,給事中屬于第十二個等級,這一級別的干部每月能領四萬五千文銅錢;“上輕車都尉”表明了包拯的功勞等級,北宋公務員共有十二個功勞等級,上輕車都尉屬于第八等;“東海郡開國侯”則表明了包拯的爵位等級,北宋前期高級干部的爵位共有十二等,東海郡開國侯屬于第九等;“食邑一千八百戶”表明包拯擁有一種名譽上的特權,意思是朝廷撥給他一千八百戶農民供他使喚(實際上他連一戶也不能使喚);“食實封四百戶”表明了包拯實際上所能得到的福利,表示他每月可以拿到一筆補貼,這筆補貼相當于四百戶農民所繳的稅收(每戶一般都按二十五文計算,包拯食實封四百戶,每月大概能領到一萬文補貼);“賜紫金魚袋”表明了包拯的服裝等級,說明他上朝的時候腰側可以掛一只繡著金魚的紫色小包--這是三品以上官員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最后那個官銜“贈禮部尚書”是包拯去世時皇帝追封的,表明皇帝很懷念他,活著時沒讓他做到禮部尚書,去世以后也得讓他做一回。


  再說司馬光的官銜“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太中大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公食邑二千六百戶食實封一千戶賜紫金魚袋”.“端明殿學士”是職名,相當于皇帝的高級顧問;“翰林侍讀學士”也是皇帝的高級顧問,如果前面加有“知制誥”三個字(王安石的官銜里曾經加過這三個字),表示必須待在皇帝身邊,負責出謀劃策和起草圣旨,如果不加“知制誥”,就說明正在休假或者已經退休;“太中大夫”是表明品級的官銜,說明司馬光在級別上要比身為“朝散大夫”的包拯高出兩級;“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屬于“祠祿官”,它是朝廷拿來養(yǎng)閑官的一種虛銜,不用去上班,但是卻有工資可拿,比如司馬光“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并不去嵩山腳下的國立道觀崇福宮坐鎮(zhèn),只是在家寫寫文章,編編史書,每月去財政上領一筆錢就行了;“上柱國”是最高一等的功勞頭銜,表明司馬光功勞極大;“河內郡開國公”是第六等爵位,表明司馬光屬于公爵;最后幾個官銜跟包拯差不多,“食邑二千六百戶”屬于名譽上的特權,“食實封一千戶”表明實際上的福利(可以算出司馬光每月能領補貼兩萬五千文,是包拯補貼的兩倍多),“賜紫金魚袋”表明服裝等級。


 

長官銜有利有弊

 


  現(xiàn)在咱們可以看出來,宋朝官員的官銜雖然特別長、特別復雜,不過反映出來的信息也特別豐富,不管哪個官員上朝面圣,不管皇帝對他多么陌生,只要他報出所有的官銜,皇帝立馬就能搞明白這家伙有著什么樣的品級、什么樣的榮譽、什么樣的功勞、什么樣的爵位以及目前在哪里上班、負責什么工作、每月能領多少錢的工資和能拿多少錢的補貼。簡單一句話:長有長的好處。


  換個角度看,長也有長的壞處。首先是容易讓不懂宋朝官場規(guī)矩的現(xiàn)代人一頭霧水,甚至在閱讀史書的時候犯下低級錯誤。比如我有個朋友研究蘇東坡,一翻《宋史》,發(fā)現(xiàn)蘇東坡的第一個官職是“大理評事”,就認為東坡先生在最高法院當過法官。要是放在唐朝,他的理解絕對是正確的,因為“大理評事”就是“大理寺評事”的簡稱,“大理寺”就是最高的審判機關,“大理評事”當然相當于現(xiàn)在最高法院的法官了??墒翘K東坡是在宋朝當官,他那個時代的“大理評事”根本就不在大理寺上班,只是一個用來給剛入仕途的低級文官定資歷、發(fā)工資的職稱罷了。其實蘇東坡剛當官時的官銜全稱是“將仕郎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其中“將仕郎”是用來定品級的,“守大理寺評事”是用來定工資的,只有“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才是他真正的工作崗位,相當于鳳翔知府(北宋前期沒有“知府”這種官銜,正確叫法是“權知鳳翔府”)的助理。由此可見,如果搞不清宋朝的官銜,一不小心就能把一個地方官當成京官,把一個市長助理當成高級法官。


  其次,那么長的官銜,甭說咱們現(xiàn)在人,就是宋朝人念起來,也得費老鼻子勁。為了不費勁,宋朝人也喜歡稱呼簡稱。比如包拯頭銜那么長,人們只好叫他“包樞密”、“包龍圖”(包拯做過龍圖閣直學士)、“包孝肅”(孝肅是他去世后朝廷給他擬定的謚號)。再比如蘇東坡在陜西鳳翔當市長助理的時候,人們直接叫他“蘇判官”.


  問題是簡稱起來也容易搞混。最典型的例子是《水滸傳》里那個花和尚魯智深,出家之前人們叫他“魯提轄”.其實“提轄”只是掌管的意思,宋朝有很多官銜前面都帶著“提轄”兩個字:有掌管國庫的京官“提轄左藏庫”、“提轄封椿下庫”,也有掌管公共采購的“提轄雜買務”這些官銜簡稱起來都是“提轄”.而魯智深出家前只是甘肅渭州的一個低級武官,他的官銜全稱應該是“提轄渭州兵甲盜賊公事”.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誰救了蘇東坡的命
  • 宋朝人也愛吃冷飲
  • 宋朝地方官孫伯純拒絕朝廷設鹽場
  • 宋朝重陽節(jié)歡樂多:放假、登高、戴花、吃糕
  • 宋朝“消防”遭遇特大火災直接拆房
  • 宋朝“學霸”方姓最多 莆田方氏家族出132名進士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