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評李鴻章:內戰(zhàn)內行外戰(zhàn)外行的尋常英雄

時間:2013-11-27 08:0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袁晞 點擊: 載入中...

李鴻章

 

  史實準確,人物傳神,讀來發(fā)人深省才算得上是傳記佳作,梁啟超先生的《李鴻章傳》可列其中。書中對李鴻章的人生邊敘邊議,精辟之言隨時可見,而全書不足十萬字,可謂言簡意賅。


  在這本傳記中,梁任公從平定太平軍捻軍、洋務運動寫到中日戰(zhàn)爭,再到其辦理的多項重大外交事務,按傳主的經歷一一道來。


  他認為,“湘軍之能克金陵殲巨敵非曾國荃一人之功,實由李鴻章等斷其枝葉,使其餉源兵力成孤立之勢,而根干不得不坐凋”.剿滅捻軍時李鴻章已是全軍主帥,其兵家之才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李鴻章認為捻軍已成流寇,上策是“逼之不流,然后會師合剿”.


  從內戰(zhàn)到外戰(zhàn)轉變,也是李鴻章人生由盛到衰的轉折點。梁任公說李鴻章是內戰(zhàn)內行,外戰(zhàn)外行。同時也承認,當時中國兵力也是平內亂有余,御外侮不足。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在中日戰(zhàn)爭中多次“失機”:光緒十一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在天津訂約,同意朝鮮有事中日都可派兵,并互行知照,讓朝鮮從中國的藩屬變成“似為中日兩邦公同保護國”;甲午戰(zhàn)前,袁世凱處理朝鮮事務失當,給日本可乘之機,而李鴻章“用袁聽袁”,“失知人之明”;戰(zhàn)前兵力已不如日本,又“使敵盡扼要沖,主客易位”,三機既失,戰(zhàn)事遂開。


  梁啟超評說中國甲午兵敗是一種必然:“蓋十九世紀下半紀以來,各國之戰(zhàn)爭,其勝負皆可于未戰(zhàn)前決之。何也?世運愈進于文明,則優(yōu)勝劣敗之公例愈確定。實力之所在,即勝利之所在,有絲毫不能假借者焉。無論政治、學術、商務,莫不皆然,而兵事其一端也。”


  李鴻章多與洋人接觸,親觀其器械之利,因而重視生產堅船利炮的洋務運動,卻忽視了政治制度的變革,更沒有看到國民思想認識的重要性,“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競爭,不在國家而在國民。殊不知泰西諸國所以能化畛域、除故習、布新憲、致富強者,其機恒發(fā)自下而非發(fā)自上”(梁啟超語)。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是英雄,但不過是尋常的英雄,“西哲有恒言曰: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若李鴻章者,吾一能謂其非英雄也。雖然,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時勢所造之英雄,尋常英雄也”.在自己所處的時勢中成為英雄就非常不易,還想造時勢更是難于上青天,李鴻章沒有做到,按梁任公苛刻的標準,中國上下五千年,似無造成時勢之英雄。


  梁先生說,李鴻章所以不能成為非常的英雄,用“不學無術”四個字可以概括:“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當此十九世紀競爭進化之世,而惟彌縫補苴,偷一時之安,不務擴養(yǎng)國民實力、置其國于威德完盛之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挾小智小術,欲與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讓其大者,而爭其小者,非不盡瘁,庸有濟乎?孟子曰: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此之謂不知務。殆謂是矣。李鴻章晚年之著著失敗,皆由于是。”


  梁任公言:“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其“之遇”便是指時代所限,李鴻章不能應對的是巨變的世界。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袁世凱與日本駐朝公使充滿玄機的周旋
  • 李鴻章與格蘭特紐約情緣
  • 甲午戰(zhàn)爭前日本間諜活動猖獗
  • 李鴻章感情豐富 考場寫出纏綿悱惻愛情故事
  • 李鴻章獲得的最大勛章
  • 胡適與梁啟超:半新半舊的過渡學者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