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眾人共贖漢朝“三老碑”

時間:2013-10-23 08:55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1852年6月,浙江余姚客星山下嚴陵塢村的一位村民,挖到一塊較為平整的石料,清洗后發(fā)現(xiàn)竟是塊有字的石碑。余姚富紳、"金石癖"周世熊認為,這塊石碑非同一般,便與村民商量運回自家庭院,建了一處竹亭。


  沒想到,1861年10月,太平軍兵至余姚,石碑、漢晉磚石倒臥伏地,壘作灶臺,埋鍋造飯。太平軍退后,周世熊見"石受熏灼,左側(cè)黔黑,而文字無恙",便認為"凡物隱顯成毀,固有定數(shù)。此碑幸免劫灰,先賢遺跡,賴以不墜",一定是天意所為,因而更加用心收藏,并以拓片相贈同道。


  后經(jīng)考證,三老碑立于漢光武帝時代,對于研究我國碑刻制度及發(fā)展和墓志的起源,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東漢時期官制與文字、書法沿革的重量級實物。學(xué)者、名家紛紛為三老碑題跋作記,始有"兩浙第一碑"、"東漢第一碑"之說,三老碑聲名鵲起。


  1919年,上海古董商、江蘇鎮(zhèn)江人陳渭泉訪得此碑,怕周氏不能常保,遂以3000塊大洋從周家購得運至上海,進入古董市場。而后,有位日本古董商向其求購三老碑。上海古董商人毛經(jīng)疇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在上海任知事的浙江紹興人沈?qū)毑?。他當即告之兩任上海海關(guān)監(jiān)督官姚煜,"不忍古物之淪亡",力阻此碑外流,共商"醵金贖之".二人將此議通報西泠印社丁輔之等人,引發(fā)了一場護寶之爭。


  "一人守之,不若與眾人共守之".西泠印社遂布告同仁"醵金贖之",廣受浙人響應(yīng),社會名流慷慨解囊,印社同仁踴躍認捐,"大雅宏達,共成斯舉",65人募集大洋11270元。捐款中,人們拿出8000大洋向陳渭泉贖碑,留下的錢,便筑室庋藏。


  1922年7月石室落成,社長吳昌碩把這段往事記錄下來。至此,三老碑歸藏西泠印社,成為鎮(zhèn)社之寶。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不輕易出書的飽學(xué)之士
  • 78年前就有人專程打“飛的”游南京
  • 民國時期的南開中學(xué)
  • 民國時期農(nóng)歷曾被計劃廢除 遭社會各方抵制
  • 民國時期政府為何禁止學(xué)校春節(jié)放假?
  • 許德珩夫婦擠錢“聚餐”的往事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