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南宋的都城,當時是一個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飲食行業(yè)十分繁榮,大小酒樓飯館遍布大街小巷,是京城十大行業(yè)中店鋪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行業(yè)。廚師云集,美味佳肴,不斷創(chuàng)新,給都城市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另一方面,南宋菜肴中最精華的一支是宮廷菜肴。南宋宮廷菜肴因都城從汴京遷到臨安府,宮廷菜肴的原料結(jié)構(gòu)、風(fēng)味等都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在技藝方面形成了"南北交融"的新特點。
關(guān)于宋代宮廷菜譜,未有文獻流傳,已無法詳細敘述,今只能從《夢粱錄》、《武林舊事》、《都城紀勝》和《司膳內(nèi)人玉食批》等南宋文人所記錄的零星史料,勾勒出南宋宮廷菜的大致結(jié)構(gòu)與特點。
肉類以大肉羊肉為多
秦漢以來,羊肉等肉類食料日益普遍,已成為宮廷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時,宮廷菜肉類以羊肉為主,北宋創(chuàng)建皇帝趙匡胤,在北宋之初宴請定都杭州的吳越國貴賓時,便命御廚"取肥羊肉為醢",作為首味款待吳越王。宋代史學(xué)家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載,元佑八年(1093年)正月,輔臣呂大防對哲宗皇帝講述"祖宗家法"的傳統(tǒng)時說;"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只)用
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北宋大臣魏泰《東軒筆錄》載,仁宗平時喜吃燒羊,有一夜睡不著,感到饑餓,因而"思食燒羊".因此,仁宗一朝,羊肉所耗之量較大,御廚每日宰羊多達280只。
但宋室南遷,定都臨安之后,宮廷菜的肉類食物結(jié)構(gòu)有較大的改變,大肉被普遍使用,比重大為上升。據(jù)《夢粱錄》載,宴會中的菜單有:大肉、羊、雞、鵝等。把大肉放在羊肉之上,大肉,已成為宋代都市生活中最常見的肉類。不僅市民普遍食肉,而且連之下腳料如頭、腳爪、肚、血、肝等以前少食的,也被人們所珍視,其中尤以腰子最為突出,采用多種烹飪方法,創(chuàng)造出十多種不同風(fēng)味的佳肴:用刀工切成不同的形狀,有人字焙腰子、荔枝白腰子、大片腰子;因調(diào)料不同而有酒醋白腰子、鹽酒白腰子;或以烹飪方法不同的有炒白腰子、脂蒸腰子、軟羊焙腰子;或以菜品成色不同的有白腰子、二色腰子等。由于京都民間的普遍推廣,烹飪技藝日益精湛,也被宮廷所采用。如《司膳內(nèi)人玉食批》菜單中有酒醋三腰子。據(jù)《武林舊事》載,紹興三十一年(1151年),南宋名將張俊在府邸(今杭州清河坊)宴請高宗皇帝的菜單中便有荔枝白腰子、炒白腰子。又如肚子,在都城市民中也視為佳肴。據(jù)《夢粱錄》、《武林舊事》載,民間食肆菜單中已有肚兒辣羹、鴛鴦?wù)ǘ恰⒛迪犝ǘ?、肚羹、香螺炸肚等十多種為市民所喜愛的菜肴。由于其在京師的普遍推廣,也被宮廷菜單所吸收,如《司膳內(nèi)人玉食批》中就有肚兒辣羹。張俊宴請高宗的菜單中有江瑤炸肚、鴛鴦?wù)ǘ恰⒅硕怯返染盼吨?,《夢粱錄》載皇太后圣節(jié)的宴會菜單中也有肚羹一味。
此外,頭、骨、腳蹄也進入宮廷宴席菜單之中。南宋初,張俊宴請高宗的菜單中便有臠骨一味,而南宋后期的皇太后圣節(jié)宴席又有連骨熟肉、炙骨頭二味。《玉食批》菜單中有酒醋蹄酥和張俊宴請高宗皇帝中的鮮蝦蹄子膾一味。
海鮮類菜肴增多
北宋建都汴京,宮廷菜以羊肉、雞、大肉為主,水產(chǎn)類主要是河魚為主,而海味僅從東南沿海諸州郡向朝廷上供而來,品種不多,數(shù)量有限。據(jù)《能改齋漫錄》載,紹圣三年(1096年)"始詔福唐(今福建福清縣)、明州(今浙江寧波市)歲貢車螯肉柱五十斤。"南方的蛤蜊傳入汴京后,深受京師人的稱贊。宋人王鞏《聞見近錄》記載,"京師舊未嘗食蜆蛤,自錢司空始(北宋大臣錢惟濟,杭州人,官至檢校司空,故名)訪諸蔡河(在汴京)不過升勺,以為珍饌。自后土人稍稍食之,蜆蛤亦隨之增盛。其諸海物,國初(指北宋初)以來未嘗多有,錢司空以蛤蜊為醬,于海錯悉醢以走四方。"北宋宰相歐陽修曾作《京師初步車螯》詩記述汴京臣民初次嘗食車螯的感嘆,指出海鮮傳入汴京,改變了"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的原來的食物局面。北宋的《嘉佑本草》、《政和本草》均對蛤蜊、車螯的食療效用有記載。
宋室南遷,定都杭州后,附近州郡的海鮮源源不斷地涌入京師。唐宋以前海鮮已成為杭州民間之家常菜。南宋時期,烹調(diào)方法的日益精湛,海鮮也大批涌入宮廷菜單中,改變了宮廷菜料的結(jié)構(gòu),日益成為"南食為主的食物結(jié)構(gòu)。"
據(jù)《夢粱錄》載,民食輔菜單計242種,而水產(chǎn)魚這類菜有120余種,占總數(shù)的一半,是典型的南食菜單。以蟹料為例,飲食店鋪的菜單中就有棖醋赤蟹、白蟹辣羹、蝤蛑簽、蝤蛑辣羹、柰香盒蟹等。
定都長安的隋唐兩朝的宮廷菜單僅有糖蟹、糟蟹二味,是吳中(今江蘇蘇州市)所貢。而至南宋定都杭州后,宮廷菜單《玉食批》中有:蝤蛑簽、酒蟹。張俊宴請高宗菜單中有:螃蟹清羹、洗手蟹等味。
據(jù)《宋人軼事匯編》載,孝宗嗜食湖蟹,一次因貪食過量而患痢疾,御醫(yī)調(diào)治不愈。高宗深為憂慮,遍訪民間名醫(yī)秘方,最后請了一位住在杭州的藥鋪郎中,用"新鮮藕節(jié)細研,以熱酒調(diào)服"才被治愈。高宗十分欣喜,賜民間郎中一枚金杵臼。從此這位姓嚴的郎中滿譽京城,家族所在地和藥店即今杭州嚴官巷。
其中螃蟹釀橙一味最具特色,也深受民間歡迎,從宮廷流向杭州民間,從杭州傳入沿海州郡,成為浙閩一帶的名菜。宋人林洪《山家清供》記錄了具體的烹制方法:"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nèi),仍以帶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供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這味名菜,也被今杭州八卦樓、夢粱樓菜館的仿宋菜所仿烹與創(chuàng)新,至今屢食不厭。 據(jù)《德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