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下江南并非愚蠢 江都才是他的“老巢”(2)

時間:2013-01-06 09:58來源:《那是英雄》 作者:宋毅 點擊: 載入中...


  自東漢以降,中國的政治權力就掌握在名為門閥貴族的一批人手里,無論是漢的士族,還是胡人的豪酋,都可以算作這個行列中的一份子。這些人不僅有力量,也有文化,有知識。隋朝的根基就是這樣一批以關中為基礎的軍事貴族集團,史稱"關隴軍事貴族集團",身為隋朝開國皇帝的隋文帝楊堅就曾經(jīng)是他們中的一員。楊堅秉承南北朝時代"篡亂相繼"的風格,以權臣的身份登上皇位,那么自然會擔心自己手下的這些同樣是門閥貴族的大臣們是不是有一天同樣會篡掉他的楊姓的皇位。而楊廣得到皇帝這個寶座同樣靠得是宮廷陰謀??恐Y交權臣楊素在最后時刻干掉了認清楚楊廣真面目,想反水的老爹。因此在楊廣的心目中,所謂的小民百姓僅僅是一連串的符號罷了,雖然說圣賢書中屢屢有重視百姓的話語,但是在楊廣這個目空一切的聰明人眼里這不過都是一些虛無飄渺的空話而已,可是權臣的威脅卻讓他如芒刺在背。再加上之前楊玄感的叛亂更坐實了楊廣內心的恐懼,就讓他更加不信任這些臣子。因此楊廣覺得當務之急根本不是盡快平定叛亂,而是怎么擺平手下這班不聽話的大臣。這個主次一顛倒,問題就非常嚴重。雖然楊廣和他老爹楊堅一樣對門閥貴族非常地忌憚,但是二者的不同點是楊堅有足夠的威望鎮(zhèn)得住他手下的大臣,也有足夠的經(jīng)驗和手段來擺平這類對帝國造成危害的事情,但是楊廣卻什么都沒有,他能殺掉一個兩個反對他的出頭椽子,但是他不可能殺掉所有反對他的大臣,在感覺到大部分的大臣并不贊同他的政策之時,他害怕了,他感覺這個被眾多關隴門閥貴族包圍著的帝都長安不再安全。于是楊廣又干了一件可以說是愚蠢的事情,那就是下江都。


  下江都以常人的思維簡直不可思議,一個皇帝置國家的政治中心不顧,卻流連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小城,要知道雖然當時的江都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跟在世界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巨城長安比起來依然差得太遠。這樣不但大大增加了控制國家的行政成本,而且打亂了之前已經(jīng)成熟的政令渠道,使得整個上層無力化,簡直是變著法子走向國家毀滅的境地。不過如果站在楊廣的立場換位思考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楊廣下江都其實非常順理成章。楊廣在隋文帝開皇八年為行軍元帥,統(tǒng)轄九十路總管,雄兵五十一萬八千渡江滅陳,結束了南北朝長期的對峙,統(tǒng)一全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在平定南方的陳朝之后,為了鞏固對江南的統(tǒng)治,隋文帝任命楊廣為揚州總管,出鎮(zhèn)揚州即江都。《劍橋中國史》中就盛贊楊廣對當時中國江南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所作的貢獻。比起長安,江都才是楊廣真正的老巢所在。呆在江都遠比呆在貴族門閥林立的長安更能令楊廣舒心。當然盜賊蜂起也是楊廣最終下江都的一個重要原因,縱觀隋末的農民起義,北方比南方嚴重得多。楊廣并不是一個白癡,相反他非常地聰明,蘇威的那番關于盜賊越來越近的說法雖然讓他非常生氣,但是也確實起到了警鐘的作用,楊廣身前有到處蜂起的盜賊,身后又有眾多居心叵測的貴族門閥,于是下江都也就成了一個非常自然的選擇。


  西方有一條著名的"墨菲法則",大意為"一件事只要有可能會變得糟糕,那就一定會變糟糕。"站在楊廣的立場上他做的一切都符合邏輯,但是最后的結果表明他作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最糟糕的。在江都他固然可以擺脫關中的那些勢力強大的貴族門閥,也可以遠離越來越多的"盜賊",但是同樣的他也失去了對帝國北部的實際控制。在前朝北周的苦心經(jīng)營后,關中大地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均十分雄厚,又是府兵制施行的重點地區(qū),有著整個帝國最龐大的軍事力量。楊廣離開了長安就意味著他完全放棄了關中的支配權。所謂"得關中者得天下",秦漢以降莫不如此,覬覦這塊肥肉的野心家大有人在。楊廣在遠離了危險的同時也同樣遠離了自己的根本,最終與整個帝國一起走向毀滅。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