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上班常識

時間:2011-12-27 19:51來源:未知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歷史的細節(jié)遠比今天的電視劇精彩。《中國式官場——回望千年潛在規(guī)則》一書,通過史料碎片綴織拼接的方式,復原了古代官場的些許風貌和具體細節(jié),讀來饒有趣味且意味深長。

  雞鳴即起

  古代的上班下班時間,和現(xiàn)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體時辰上又比現(xiàn)代一般機關(guān)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與農(nóng)業(yè)社會中大多數(shù)人的作息習慣相適應(yīng)?!对娊?jīng)·齊風·雞鳴》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雞已經(jīng)叫了,上朝的都已經(jīng)到了;東方已經(jīng)亮了,上朝的已經(jīng)忙碌了(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因知古人雞鳴即起準備上班的傳統(tǒng),至少在春秋時代就已形成。往后,這個時段逐漸定型為卯時(早晨五至七時)。

  由中國傳統(tǒng)的行政體制所決定,古代公務(wù)員的所屬機關(guān),可分中央和地方兩類。凡在中央各機關(guān)供職的官員,一定品秩以上,或有職務(wù)所規(guī)定,必須參加由君主親自主持的最高國務(wù)會議,通稱朝會,故京官上班的第一道程序,便是“上朝”,亦稱“朝參”。朝會有大朝、常朝等區(qū)分。《梁書·武帝紀》里有一篇梁武帝的詔書,道是一切國務(wù),必須先在朝會上咨詢大家的意見,所以百官應(yīng)該“旦旦上朝,以議時事,前共籌懷,然后奏聞”。也就是說,除法定的節(jié)假日外,這種具有實際內(nèi)容的常朝,幾乎每天都要舉行。倘是君主生病或怠政,所謂“從此君王不早朝”,那便是例外了。

  站隊有學問

  參加朝會者來自各個部門,品秩亦有高低,所以開會時要進入指定的位置,這叫“朝班”,即朝參班次的意思。又因為官員經(jīng)常會升級降級,或在不同部門間調(diào)來轉(zhuǎn)去,所以具體到個人而言,朝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F(xiàn)代的機關(guān)會議,出席者應(yīng)坐的位次,照例都由會務(wù)組使用“名牌”標示,對名入座,不會搞錯,古人沒發(fā)明這個辦法。所以“亂班”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萬歷野獲編》卷十三記,明神宗時,因朝會時開時輟,“班行遂無定序”。有一次,一個閣部官員和一個監(jiān)察官員互爭位次,請編制朝班的蔡獻臣分辨是非,老蔡誰也不想得罪,便引成例:如按常朝,你是對的;如按大朝,他亦不錯。由此可見,各種朝會有不同的位次安排,這是在中央機關(guān)供職的官員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否則一上班就要出錯。

  朝會的時間,根據(jù)議程多少有長有短,一般多在辰時(午前七至九時,這里多指九時)結(jié)束,稱“散朝”、“放班”或“退朝”。五代以后,常有這樣的情況:早朝時,皇帝并不上殿與百官見面,而是將宰相或首輔等一些重臣召入內(nèi)殿開小會。小會開完后,宰相出來,領(lǐng)著百官在殿廷行禮后,宣布退朝?!秹粝P談》記載,宋神宗即位之初,韓琦任宰相,遇到小會時間過長,便照過去的習慣,讓其他官員自行退朝。王陶任御史中丞后,為此彈劾韓琦?;实垡虼讼铝?,如遇執(zhí)政大臣奏事到辰時還未結(jié)束,“即一面放班”,就是允許百官自己退朝,以后便定為制度?!?/p>

  朝會是君主親自主持的最高國務(wù)會議  

  對于參加朝會的官員來講,退朝即意味著上班告一段落,接下來便是準備吃飯,故退朝又叫“退食”。《詩經(jīng)·召南·羔羊》有“退食自公”一語,唐代起,京朝官在退朝后,都可在宮內(nèi)飽餐一頓皇帝請客的“朝食”,“退食自公”遂成典故。元傅若金《壽王左丞》詩:“焚香風閣春開宴,鳴玉龍墀午散朝。”因見“退朝”與“散朝”又有微妙區(qū)別——散朝應(yīng)該把吃過朝食的程序也計算在內(nèi).而此時已是中午了。

  參加朝會,是古代京朝官每天按時上班的第一要務(wù),凡無故缺席,遲到早退,或朝班失儀,都屬于違紀,歷代均有處分條例。唐代起,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朝參,謂之“放朝”,這一制度為以后歷朝沿襲。唐白居易《雨雪放朝因懷微之》詩云:“歸騎紛紛下九衢,放朝三日為泥涂。”明李東陽《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詩云:“縱道君恩屢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櫛。”所述都是因天氣緣故放朝。設(shè)想拂曉即起、五更趨朝的辛苦,難怪要當“君恩”歌頌了。

  但放朝不等于放假,班仍舊要上。即使是正常天氣,京朝官在退朝就食之后,亦多要去各自所屬的機關(guān)“署事”,也就是辦公。至于那些沒有資格出席朝會的一般官員,以及屬于辦事員、勤雜人員范圍的書吏、衙役等,也當在每天卯時(午前五至七時)即去機關(guān)工作。

  上班到下班之間的一個段落,中飯以后,照例有一段午休時間可供個人自由支配。

  各級地方機關(guān)的上班時間,與京朝相似,也有先參加長官主持的會議、然后各自辦公的程序。按制度,包括各科書吏、各班衙役在內(nèi),所有的“做公”人員,都必須以擊響云板七聲為號,于每天黎明準時上班,然后書辦分別領(lǐng)取各個科室的印章(簽押),衙役分別進入各自班次的崗位,以及秘書、侍從開啟公堂之門等,亦都有不同的信號,一點不得含糊。

  點名簽到很重要

  古代官箴以“清、慎、勤”為基本原則,“勤”的起碼要求,便是按時上班下班,歷代典章制度中,多有規(guī)定。如《唐律疏議·職制五》有一條“官人無故不上(班)”的法令說,內(nèi)外官員應(yīng)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處笞20小板,每再滿3天加一等,滿25天處杖打100大板,滿35天判處徒刑一年。倘是軍事重鎮(zhèn)或邊境地區(qū)供職的“邊要之官”,還要罪加一等。同書《職制四》中,還有一條點名考勤的法令和解釋,大意是:內(nèi)外官吏應(yīng)點名檢查實到人數(shù)的,有時一天幾次,頻頻點名,點名時未到的,每缺一次點名笞打20小板。倘每次點名不到,完全不來上班,就計算天數(shù),按無故不上班的罪名議處。

  類似的懲罰辦法,又為五代宋元所沿襲?! ?/p>

  違紀防不勝防

  不過這都是寫成文字的條令,事實上,古人較頂真重視的是按時上班。何時下班則并不嚴格。如元代的《至元新格》謂:“諸官府皆須平明治事,凡當日合行商議發(fā)遣之事,了則方散。”因知只要當天該辦的公事了結(jié)了,就可以下班。其中吃中飯是一大關(guān)節(jié),許多京朝機關(guān)都在午飯后,僅留一兩個官員值班,余多回家,唯吏胥書辦、役夫勤雜仍堅守崗位。比較而言,在總匯政務(wù)部門如中書門下、尚書內(nèi)閣供職者,或直接為皇帝服務(wù)的機要秘書之類,例須全日制坐班。

  據(jù)《堅瓠集》記,宋太祖趙匡胤曾有一條專門針對州縣官的警告:“切勿于黃綢被里放衙!”因知天高皇帝遠,地方衙署考勤制度的廢弛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

  再作進一步考察,或許上層的出勤違紀現(xiàn)象,反倒比下面更嚴重。以唐代為例,甚至連出席朝會這種高級政務(wù)活動,“淘糨糊”者也大有人在。如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御史臺曾有專奏揭述,道是有文武常參官捏遣事由,不參加朝會,其實是在外宴游作樂,請“準常條已倍書罰”(《唐會要》卷六十)。相似的記載宋代也有,如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右巡使(相當于中央紀檢委干部)張億一氣彈劾戶部郎中、史館修撰石中立等三十三人托詞生病不赴朝會。皇帝下詔警告百官,對于那些動輒稱病缺席曠職者,朝廷要派醫(yī)官檢驗核實(《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零二)。

  此外,前緊后松也是一條規(guī)律。如唐玄宗時,“文武官朝參,無故不到者,奪一季祿”(《唐會要》卷二四)。到肅宗時,“朝參官無故不到,奪一月俸”(同上)。再到文宗時,“文武常參官,朝參不到,據(jù)料錢多少每貫罰二十五文”(《舊唐書》卷一七)。處罰力度之如此減弱,恰能說明中央對官僚集團的控制力量日益松弛。 鑫報綜合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古代官服里的等級
  • 古代皇帝請客吃飯都會吃些什么?
  • 中國古代也有“婦女節(jié)”嗎
  • 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歷史鏡鑒:察吏是治國之本
  • 古代走絲綢之路要“護照”嗎
  • 細數(shù)中國古代十大貪官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