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兒女為啥還選擇單過

時間:2015-01-22 10:38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記者吳少華 點擊: 載入中...
  
  如果你老了,想跟子女一起住嗎?“還是不要住在一起的好,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生活。我和老伴也辛苦了半輩子,不想打攪子女的生活,同時更想有屬于自己的晚年生活。”“我更愿意與子女為鄰,彼此相互照顧,而不是同住一個屋檐下。”“與兒女同住,這個觀念已經老了,我們更傾向于自己住……”俗話說養(yǎng)兒防老,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就是期盼晚年兒孫承歡膝下。但是,近年來,進入適婚年齡的青年往往要獨自贍養(yǎng)2到4位老人,現實的壓力等因素讓部分老年人的觀念發(fā)生了改變,他們不再依賴子女養(yǎng)老。那么,老人為什么不愿跟兒女一起住?什么樣的老人沒跟兒女住在一起?獨居老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調查了蘭州市內一些小區(qū),老人們紛紛表示:不希望與子女住在“同一屋檐下”養(yǎng)老,希望有個人自由空間。
  
  飲食和思想觀念不同期盼分開生活
  
  今年已經65歲的龐大爺與62歲的老伴居住在位于紅星巷范圍內的一個小區(qū)內。兩位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倒還算規(guī)律,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6時至7時進行晨練,隨后結伴回家的二位老人則會去市場買一天所需的蔬菜等物品,再一同回到家中共進早餐。對于如今退休后這樣平靜的日子兩位老人顯得很滿意。不過,這可讓老人唯一的兒子郁悶了起來。龐大爺的兒子年過30,早已結婚生子,而能與父母同住,孝順辛苦半輩子的二老則是兒子和兒媳婦最大的心愿,為此經濟條件較好的兒子在結婚時就特意買了近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可無奈兒子怎么做父母的工作,父母不愿意住進20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享受三世同堂的生活,堅持住在只有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中。
  
  對于兒子與兒媳婦的困惑,二位老人顯得很灑脫。龐大爺告訴記者,其實自己的兒子與兒媳婦真的很孝順,一直想叫我們二位搬到大房子里與他們同住,可我和老伴真的不想同住一個屋檐下。而飲食上,我和老伴喜歡吃軟糯的食物,但是年輕人不一定喜歡。我和老伴更喜歡清淡點的飯菜,但是兒子兒媳婦卻喜歡吃火鍋類的食物。作息也不一樣,年輕人喜歡夜生活,我和老伴會看不慣。周末兒子、兒媳婦想睡個懶覺,但是我們卻起得很早,并喜歡叫孩子們起來吃早飯,雖然是好心,而年輕人會不高興。還有,我們這一代人過慣了節(jié)儉的日子,雖然現在生活比較富裕,但是我們還是喜歡算著過,而兒媳婦在花錢方面比較大手大腳,我們也看不慣。分開住,也是避免與孩子們產生矛盾的最好方式。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么:“親戚遠來香”,龐大爺小聲告訴記者,其實在我們小區(qū)里經常出現婆婆與媳婦鬧矛盾的情況,雖然最后還是住在一起,但是大家都不愉快。所以想想,還是不和兒女同住的好,只要孩子們時不時回家看看,或者在家里小住個周末,又享受了相聚時光,還避免了矛盾的產生,何樂而不為。
  
  豐富社區(qū)生活便利科技為老人提供便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社區(qū)服務、城市養(yǎng)老、民生問題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與此同時,蘭州市各大街道與社區(qū)也在積極構建具有自我特色的為老服務模式。如:為了豐富轄區(qū)老年人的生活,滿足社區(qū)日益增加的老年人需求,就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里,白銀路街道落成了老年人“歡樂之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隨著“歡樂之家”的落成,白銀路街道轄區(qū)的老年人忙得不亦樂乎。這不,白銀路轄區(qū)居民——62歲老人王軍,如今每天都在午飯過后走進老年人“歡樂之家”。在這里,王軍每天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電子按摩椅的全身按摩。按摩結束后,他還可以翻閱這里的圖書,或者和其他前來“歡樂之家”的老人下棋、打牌、聊天。老人王軍說,有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真好,即使是天氣不好的日子出來鍛煉也不怕無處去,這里不僅設施齊全,而且還有工作人員的悉心照顧。
  
  記者了解到,老人王軍的老伴早年過世,但卻一直堅持與兒女分開住,而孩子們?yōu)榱苏疹櫤美先说纳睿沁x擇在老人居住的舊樓院里買了婚房,過起了相互為鄰的生活。為何老人寧可和兒女們做“鄰居”也不同住一起呢?對于記者心中的疑問,老人王軍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老年人晚年生活除了基本的物質保證外,最大的保證應該來自于精神,除了與孩子們飲食、起居等有差距外,如今的客觀環(huán)境發(fā)展也在影響老人養(yǎng)老觀念的轉變。曾經,人們認為人老了,退休在家就是照顧照顧孫子、孫女,買買菜、做做飯,但是我并不這樣認為。老人晚年生活最怕精神上的孤獨。在與兒女正常的溝通外,我們做老人的更應該繼續(xù)融入到社會這個大家庭,而不是一味地在家繼續(xù)帶孫子,煮飯什么的。現在我們所居住的街道、社區(qū)真的為我們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我們可以去給老人提供的場所去認識新的朋友,可以去參加各種為老年人舉辦的趣味活動,或者健身活動。還有,身邊的虛擬養(yǎng)老院也很方便,獨居在家的我們只要撥通一個按鍵,就可以享受到如送餐、保潔等便利服務。還有現在便利的網絡生活,有時在家想念孩子時,甚至可以網絡視頻。
  
  據悉,隨著近年來人們對養(yǎng)老事業(yè)的越發(fā)關注,老年的晚年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精彩和豐富,與此同時,蘭州市不斷完善的“智慧養(yǎng)老”服務體系,通過為老人提供送餐服務、生活照料、家電維修、衛(wèi)生醫(yī)療、保健康復、日常陪護、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援助、娛樂學習等服務贏得了老人的信賴。
  
  向啃老族說“no”老人堅持不同住
  
  在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生兒育女是為了老有所養(yǎng),子女原本是未來生活的指望。而現如今,有一部分年輕人卻成了家庭的負擔,父母的心病。他們在生活上已經獨立,但因為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在經濟上卻依舊攀附著父母不放。人們把這一群體稱之為啃老族。翻閱各大報道,關于啃老族的故事比比皆是。這些“啃老族”的年齡一般在20—30歲,有一定學歷,要么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生活來源靠父母;要么已經就業(yè),但仍然在經濟上啃食父母的勞動成果,不能完全做到經濟獨立或者反哺雙親。不過,今天的老人們則大聲地對啃老族說“NO。”
  
  今年65歲的老人武軍是個很有主見的老人,由于老人常年熱衷鍛煉身體,時至今日身子骨很是硬朗。武軍老人有個女兒,今年剛剛30歲,未婚,按理說女兒沒有出嫁,又在“家門口”就業(yè),理應與父母同住,可是武軍卻將女兒“趕”出家門,鼓勵女兒在外租房住。
  
  說起讓女兒在外租房獨自居住,武軍老人有著自己的用意。原來,早些年女兒大學畢業(yè)不久后,由于改不了嬌小姐的脾氣,一再因為不能很好地適應工作環(huán)境,而主動辭職,由于小時候兒女一直被寵愛長大,沒吃什么苦,一想到出去工作要受氣,索性在家呆著,不再出去找工作,在女兒心中即便自己沒有工作,父母也不會嫌棄自己,也養(yǎng)得起自己。女兒的啃老行為,武軍看在眼里,一邊責怪自己早年對孩子的寵愛,一邊想著該如何是好?索性,武軍鐵著心腸扮演起“鐵石心腸”父親角色。武軍告訴記者,當自己發(fā)現女兒開始有了啃老的惰性后,很是著急。為了斷了女兒不求上進的念頭,他不再支付女兒零花錢,隨后以女兒不規(guī)律的年輕人生活為由,將女兒趕出了家門。一下子失去父母庇護的女兒起初很埋怨父親的這一做法,但是沒有了家的保護的女兒變得堅強起來。當她領略到在外獨自生活的不易后,小姐脾氣改了,也知道賺錢的可貴,養(yǎng)家的艱辛,變得懂事起來。說起這段經歷,武軍的女兒由最初的埋怨父母,變成今天的感謝父母。今天,她依然堅持在外居住,不同的是她已經成功躋身為一家大公司的中層領導,有著很好的前途。
  
  文化程度和經濟基礎影響老人居住狀況
  
  有兒孫陪伴在身邊,每日享受天倫之樂,難道這不正是老人的心愿嗎?通過連日來的走訪,記者發(fā)現如今大多數60歲左右的老人是不愿和兒女一起住的,首先是不愿意離開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不愿換環(huán)境。畢竟年紀大了,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低了。其次,有些老人不愿意和兒女過,是怕給兒女添麻煩。第三,老人和子女的生活習慣不同,特別是婆媳相處容易有矛盾。第四,現在老年人一般都有退休金,不愿和兒女綁在一起,而愿意享受自己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多數老人不和子女住一起,但是有不少老人和子女住得很近,有住在一個小區(qū)的,甚至還有前后樓、上下樓、同一層的,相互能幫襯上。
  
  根據介紹,如今在各個社區(qū)里有半數以上的老人是不愿意和兒女一起住的。其中,一般70歲以上、年紀較大的老人,或喪偶的老人愿意和兒女一起住,方便兒女照顧自己。而60多歲的老人大多不愿意和兒女一起住。另外,文化程度和經濟基礎也影響老人的居住狀況。文化程度較高、經濟基礎較好的老人更愿意自己住。這部分老人更加追求退休后自己對生活的享受,他們提倡要繼續(xù)融入到社會之中,或者是參加一些文體團隊、公益組織組織的活動,或發(fā)揮余熱被返聘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讓自己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一位多年從事老年工作的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社會的轉型和財富的積累,我們的家庭模式已由曾經幾代人一起住的大家族變成了三口之家,在這個轉變過程中,老人的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
  
  如今,每個家庭里的老人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經濟收入不僅提高也相對穩(wěn)定,這就使老人越來越追求獨立,或更加追求自由空間多一點的生活模式,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讓老人的養(yǎng)老觀念發(fā)生了轉變,從而出現了今天的老人不愿和兒女一起住的新局面,這也是如今一種新潮老人個性的表現,這和某個家庭、某個人的意愿無關,而是家庭結構的整體變化。
  
  眾所周知,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老人生活有著共同特點,就是長期住在子女或親戚家中,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獨立居所。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差異和矛盾。比那些有自己住所的老人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身體疾病。最根本的一個方法,就是讓老年人擁有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因此,采訪中,眾多老人紛紛表示,如果兒女能與老人有很好的溝通,定期聯(lián)系,能夠換位思考,彼此尊重,那么是否住在一起并不重要。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留守老人的榮耀與落寞
  • 誰動了老人的養(yǎng)老錢?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