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古稱金州,地處重要的南北過渡地帶,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北接西安,南連三峽、張家界著名國家旅游區(qū),東接湖北道教圣地武當(dāng)山以及神農(nóng)架自然保護(hù)區(qū),西鄰漢中三國遺址,漢江由西向東橫貫,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北亞熱帶季風(fēng)地區(qū)的一部分,也是陜西省水、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 這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歷史遺跡遍布全境,有古遺跡、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遺址650余處,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寺、廟、觀、堂集中于安康市區(qū),折射著先民的光輝。
安康市位于陜西省最南部,為秦嶺、巴山山地,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jīng)108°01′~110°01′之間。轄漢濱區(qū)和紫陽、嵐皋、石泉、寧陜、鎮(zhèn)坪、平利、旬陽、漢陰、白河9個縣。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人口303萬。該地區(qū)為我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qū),有羚牛、朱鹮、云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是本省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產(chǎn)區(qū)。中藥材黃連、吳茱萸、當(dāng)歸等占據(jù)很大比例,號稱“巴山藥鄉(xiāng)”。襄渝、陽安鐵路及國道西萬公路橫穿全境。安康是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十大節(jié)慶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小城市。
安康在大地構(gòu)造位置上屬于秦嶺地槽褶皺系南部和楊子準(zhǔn)地臺北部漢南古路的東北緣,分別由東西走向的秦嶺地槽褶皺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復(fù)合交接組成。具南北銜接,東西過渡的特點(diǎn)。安康以漢江為界,分兩大地域,北為秦嶺地區(qū),南為大巴山地區(qū),以漢水—池河—月河—漢水為秦嶺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現(xiàn)南北高山夾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點(diǎn)。全市地貌可分為亞高山、中山、低山、寬谷盆地、巖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種類型。月河是安康最大的支流,月河下游流經(jīng)漢濱區(qū)恒口、五里、大同等地,經(jīng)建民鎮(zhèn)許家臺注入漢江。在本市土地面積中,大巴山約占60%,秦嶺約占40%,山地約占92.5%,丘陵約占5.7%,川道平壩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縣與湖北省交界的漢江右岸為最低(海拔170米),秦嶺東梁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嶺主脊橫亙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鳳凰山自西向東延伸于漢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間,形成“三山夾兩川”地勢輪廓,漢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嶺、大巴山主脊與漢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內(nèi)的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