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藝術-世界藝術的唯一匯集點(3)

時間:2011-12-28 14:45來源:鑫報綜合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1905年到1924年,從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不到20年,敦煌藝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1909年,清政府學部,撥付庫銀6000兩,下令敦煌縣交出剩余的經(jīng)書。王道士早已將精品私藏于大經(jīng)桶中,一路上的官員,甚至押運的官員,都雁過拔毛,最后運到北京,只剩下8697卷經(jīng)書,書藏在北京圖書館。

  時至今日,敦煌文物大部分還都分散在英、法、日、俄、美等國的公私收藏中,存留于國內(nèi)的僅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有個日本人狂妄地說,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在日本。

  后來,季羨林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

  所以,著名的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三、保衛(wèi)和發(fā)展敦煌

 

張大千面壁敦煌

 

 

張大千臨摹敦煌《反彈琵琶圖》

 

張大千臨摹《初唐大勢至菩薩》


  系統(tǒng)地研究敦煌,發(fā)掘敦煌,讓世人認識敦煌,張大千是第一人。1941年,敦煌依然是黃沙漠漠的地方,張大千由成都,先乘飛機,再乘汽車,再乘騾車,最后騎馬,終于到了敦煌。他用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除了寫成了20多萬字的《敦煌石室記》外,還臨摹壁畫260余幅。

 

  1944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和敦煌有關的藝術研究所——敦煌藝術研究所,它的第一任所長就是常書鴻先生。

  對敦煌真正進行強有力的保護,是在解放之后。

  1951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立機構(gòu),常書鴻依然擔任所長。直到1982年,常書鴻才舉家遷入北京。常先生40年的艱苦卓絕工作,終于建立了中國對敦煌的系統(tǒng)研究和保護,歷經(jīng)磨難的敦煌應當慶幸自己有一位如此癡情的守護者。“篳路藍縷,厥功致偉,常公大名,宇宙永垂!”這是季羨林先生對他的評價。“敦煌苦,孤燈夜讀草蘑菇。人間樂,西出陽關古人多。”這是常書鴻對自己心靈的寫照。

  1963年,國務院撥款,加固敦煌的石窟。

  1984年,成立了敦煌研究所。

  時至今日,敦煌已經(jīng)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對敦煌的研究熱潮也在世界范圍內(nèi)不斷升溫,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博大精深的“敦煌學”。

  敦煌藝術在發(fā)展、前進,最杰出的成果是舞劇“絲路花雨”。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甘肅渭源:讓古老“光影”藝術薪火相傳
  • 講敦煌的“故事佬”:用壁畫道盡世間真善美
  • 深藏在敦煌壁畫中的“絕世武功”
  • 深藏在敦煌壁畫中的“絕世武功”
  • 敦煌遺書流散痛史
  • 敦煌遺書流散痛史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視頻推薦
    熱點內(nèi)容
    圖片新聞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