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鄰居們給我一個高原的“家”

時間:2011-12-28 05:56來源:西藏商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當年在西藏工作過的朋友們在大連聚首,前排右一為王志俠。
 
  1994年離開西藏前,王志俠(左二)的藏族鄰居們?yōu)樗麄兯托小?/td>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遠在遼寧大連的王志俠女士,每逢過節(jié)都會深深思念她那遠在高原的藏族鄰居們。大學畢業(yè)后,王志俠跟丈夫響應全國支援西藏的號召,和丈夫(當時還是男朋友)一起來到西藏日喀則黨校工作,結識很多藏族鄰居。在跟這些藏族朋友的相處歲月里,雖然生活平淡,卻點點滴滴傳達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和愛意。這種情誼無關民族,也無關地域,如同平凡的日子里綻放的格?;?,樸素而美麗。王志俠說,雖然她一直沒能再回來看一看當年的那些藏族鄰居們,但是她從心底里祝愿這些藏族朋友們生活幸福,永遠扎西德勒!

  ■文/記者 許娟 ■圖/王志俠

  片名:《藏族鄰居給我一個高原的“家”》

  人物:王志俠

  主題:王志俠和她的藏族鄰居們。

  場景:日喀則。

  留聲:“我的藏族鄰居們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了,一樁樁一件件真是寫不盡說不完,每一樁都充滿了真情,每一件都浸透著厚意。今天,我雖然離開了西藏,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西藏高原與藏族同胞為鄰的難忘日子,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支持、關心、照顧過我們的藏族鄰居們。”

  今日上映

  歲月留影

  荏苒時光,總會讓人遺忘些什么。所以,我們學會記錄,按下快門,定格住不愿丟失的美好。小小的鏡頭,其實承載著對于永遠的莫大渴求。將那些相片精心收藏,卻也經不住歲月流轉,和那些故事一起,被塵封在某個角落。但有那么一天,相冊封面那層淺淺的灰被撣去,翻開,是記憶里洋溢的色彩。老舊的照片上,浮動著歲月的痕跡。從那些泛黃的相冊里,飄出一陣陣那時的笑聲,一縷縷那時的陽光,白駒過隙般的光陰,那是陳舊的味道。記憶有時候不過是一張紙,哪怕只有黑白兩色,即使已經發(fā)黃變皺,或許撕碎了又粘合在一起……

  它講述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曾經青澀的笑容,朋友相聚時的放肆,彼時美好的遠方,已經擦肩而過的他或她,還有那些已經離去的親人……

  一切的一切,讓回憶洶涌而至。

  在王志俠的博客里,把西藏日喀則比作她的第二故鄉(xiāng),雖然她1994年因為身體的原因內調回大連,但是她的心卻從來沒有離開過西藏。想念西藏的日子里,陪伴著她的只有當年在西藏拍攝的為數(shù)不多的老照片。而她心里最懷念的還是那些藏族鄰居們,到現(xiàn)在她都能清楚地叫出他們的名字,“特別是和我們相處達10年之久的卓瑪、瓊達、扎西三家為鄰,我們之間的情誼就如同兄弟,如同姐妹一樣。”王志俠深情地說。

  上世紀80年代初期,西藏高原的交通還很不方便,從日喀則到拉薩往往要乘大客車顛簸兩天,沿途吃住條件也差。所以,每當王志俠夫妻倆休假或出差的時候,他們的藏族鄰居總是比他們還要細心地考慮路上的食、住、行問題。臨行前,鄰居們往往會為王志俠他們準備好各種食品,卓瑪送來煮熟的雞蛋,瓊達送來加了雞蛋和白糖的炸油餅,扎西送來熱騰騰的甜茶……“為了防止我暈車,卓瑪總是要在上車前往我的衣兜里裝上一把最好的奶渣。”王志俠回憶道,“可以說,每一次出行,我都是在鄰居們的關照下,帶著鄰居們的深情離開家門的。”

  休假是在藏漢族干部最高興的時刻,但返藏的日子則是最難熬的。離開故鄉(xiāng)和親人本就離愁滿懷,再加上高原上的家,經半年的空閑早已塵埃遍布,寒氣逼人,往往一推開家門,看到冷清的景象就想大聲痛哭,情緒也很快降至最低點。但是因為有了卓瑪、瓊達、扎西這些藏族鄰居,王志俠就沒有這些苦惱。“每次休假回來,鄰居們早已把我的房屋打掃得干干凈凈。桌子擦過了,地板拖凈了,水桶里有新打滿的涼水,暖瓶里灌滿了開水,就連被褥也是剛剛曬過的,還帶著太陽的熱度和氣息;甚至我房前的那塊空地也沒閑著,精心地種了白菜、蘿卜、大蔥等。”王志俠的語氣里帶著感動。因為有了這些可愛的鄰居們,有一種剛離開家又回到另一個家里的感覺,濃濃的離愁別緒很快被高原上的親情化解了。

  身在高原,最怕單身獨處,最怕疾病纏身,最怕過年過節(jié)。但有了善良的藏族鄰居們,這些可怕的日子不再可怕了。王志俠的丈夫因公出差時,卓瑪、瓊達怕王志俠孤單,就輪流到她家里去,伴她閑談,和她作伴。有一次,王志俠不在家,但是她丈夫突然病了發(fā)高燒。“鄰居達娃到我家里,在我丈夫的床頭精心照料他,直到深夜他退燒了才回去。”王志俠說,另外一次,她休假回來,因高山反應重而臥床不起,鄰居扎西每天兩趟為她打針送藥。還有藏歷新年和春節(jié)時,是鄰居巴桑讓孩子一清早就端來了熱騰騰、香噴噴的“人參果飯”,下班晚了食堂沒飯了,鄰居們都會把自己剛打的飯菜讓給他們吃,而自己卻吃糌粑……王志俠說,高原歲月中這些刻骨銘心的情誼她永遠都不會忘記,也正是有了這些鄰居們,她的高原生活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令王志俠難忘的,還有卓瑪?shù)母赣H、扎西和巴桑的母親,這三位藏族老人并沒有因為語言不通而疏遠他們,而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漢族孩子,給予了更多的關照,甚至在刮風下雨時,替他們收衣服、關窗戶。“我們養(yǎng)的幾只小雞,有一段時間簡直成了他們的小雞了,每天幫我們喂食,替我們收雞蛋,晚上還替我們把雞窩門關好。有時因工作開會或到老鄉(xiāng)家里去聚會,我們回來晚了,伯伯、嬸嬸們就會在我家的陽臺上加個擋板,并一次次出來看望,直到我們回來了才算放心。在西藏,冬天是要常曬棉鞋的,而附近的狗又總是叼鞋子玩,我都記不清有多少回了,是伯伯、嬸嬸們去追狗,為我們從狗嘴里找回鞋子、鞋墊。”王志俠感動地回憶道,“我與三位藏族老人雖然言語不通,但卻可以交流,伯伯、嬸嬸們說藏語,我們說漢語加一點藏語,連說帶比劃,也能弄明白大概意思。他們就像是我們在高原上的父母一樣,我們一直都惦記著他們,只可惜我們沒能再回去看望他們。”

  身在高原,遠離父母和孩子,對父母我們不能盡孝,對孩子又不能盡責,那份內疚、那份自責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的。王志俠的藏族鄰居們深深地理解他們的這種心情。聽到王志俠的父母年老多病的消息后,每次休假,卓瑪都傾其所有送來各種藏藥,從“七十味珍珠”到藏紅花,帶給王志俠的父母補身養(yǎng)體;就連卓瑪?shù)母赣H,已80多歲了,只是來女兒家小住而結識了王志俠這對漢族鄰居,回到家鄉(xiāng)也不忘為他們捎來貴重藏藥材;扎西在王志俠休假前,往往要為她的孩子準備一些自己紡的雪白的羊毛線,帶一點江孜特產的甜奶渣……

  王志俠在西藏工作生活了18年,與藏族鄰居們相處的歲月成了她最寶貴的記憶。“我的藏族鄰居們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了,一樁樁一件件真是寫不盡說不完,每一樁都充滿了真情,每一件都浸透著厚意。今天,我雖然離開了西藏,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西藏高原與藏族同胞為鄰的難忘日子,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支持、關心、照顧過我們的藏族鄰居們。”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西偏南的賽宗寺
  • 班瑪縣如畫風景
  • 玉樹藏族婚禮
  • 自然崇拜留下的文化符號
  • 傳統(tǒng)服飾保留的文化遺跡
  •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
  •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