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笆市將商業(yè)傳統(tǒng)延續(xù)五六百年

時間:2011-12-27 19:17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從明清到現(xiàn)在,竹笆市一直保持著以經(jīng)營竹器、木器為主的商業(yè)街的特點。
  如今的竹笆市街上已經(jīng)失去了曾經(jīng)的熱鬧。記者尚洪濤 實習生張少乾 攝
  竹制品仍是竹笆市的標志。

  西安作為一座古城,它的魅力不僅僅是兵馬俑、大雁塔、城墻,還有那一條條古老的街巷,它們像血管一樣,遍布于城市的肌體。有了這些老街巷,西安才顯得更親切、更鮮活、更生動。

  也許,我們許多年都去不了一次西安的名勝古跡,但卻可能會每天踏過這些星羅棋布的老街巷,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我們無數(shù)的喜怒哀樂。然而,隨著城市的迅猛發(fā)展,許多的老街道容顏一變再變,看起來與它們的名字毫無關聯(lián)。

  《西安地理》從本期開始,將帶領讀者走進西安的老街巷,探訪那些曾經(jīng)生活在這些老街巷中的人和事,挖掘那些承載過城市居民的情感記憶和故事,還原這些老街巷的前世今生。

  同時,為了豐富報道的內(nèi)容,我們特向廣大讀者征集有關老街巷的故事和圖片。 編者按

  在西安諸多以“市”字為名的街巷中,竹笆市并不是特別出名,它并不像大差市那樣常常被大家提起,也不如騾馬市那么繁華熱鬧,而是低調(diào)又安靜。

  “竹笆市”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竹笆市街正對著鼓樓的南門洞,站在街上,透過層層茂密的樹冠,能看到鼓樓高大的身影。整條街道南北向,南起西大街東頭,北至粉巷而終。在路北端的西面,竹笆市街與東西走向的馬坊門小巷相接,路南端的東面,則與西木頭市和粉巷相連。這條不大的街道,西南有清代的巡撫部院,俗稱南院門,東北有鐘樓、鼓樓,正處在西安市最繁華熱鬧的地段。

  竹笆市南北總長417米,寬13.5米,算是一條小街道。然而,它的歲數(shù)卻并不小,大約從明代起,竹笆市便逐漸形成,清代便已成為一條頗為繁華的商業(yè)街。如果再向前推算,竹笆市所在地,在唐代時是長安城皇城內(nèi)的“吏部選院”所在,唐末,韓建將唐長安的皇城改造為新城后,這一地區(qū)便逐漸演變成為居民坊巷。

  到了明清時期,竹笆市成為商鋪、集市集中的商業(yè)街,據(jù)記載,當時的竹笆市街道里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書店、金店等,而其中又以“竹笆市”最具規(guī)模、最有名,所以,人們便以“竹笆市”命名這條街道,而這一名稱,也延續(xù)至今。然而,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在1966年,竹笆市街曾一度改名為“革命街”,到了1972年,又恢復了竹笆市這個老名字。

  幾百年來,竹笆市一直名副其實

  隨著時光的流逝,竹笆市已經(jīng)成為了西安的城市符號,它的珍貴,不僅僅是因為有著一個五六百年歷史的名號保留至今,更是因為作為一條獨具特色的商業(yè)街,能將經(jīng)營竹器的商業(yè)傳統(tǒng)從明代、清代、民國,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如今的西安市內(nèi),這種“名實相副”的老街道,也許不多了吧?

  從明清一直到現(xiàn)在,竹笆市一直保持著以經(jīng)營竹器、木器為主的商業(yè)街的特點。在老西安中,一直有種說法,竹笆市里的住戶,很多都是世代經(jīng)營竹器的生意人。據(jù)一些老人回憶,在解放前,竹笆市街上的竹篾匠們,每到正月二十三還要酬神祭祖,搭臺演戲。這些說法的真實性如今已無可考證,不過經(jīng)過記者的探訪,得知從解放前后至今,竹笆市大街里經(jīng)營竹器、木器和家具生意的商人,幾乎都是從河南移民到西安來的,他們依靠著老鄉(xiāng)的推薦,到竹笆市作學徒、工人,或是經(jīng)營小生意,以此養(yǎng)家糊口,在偌大的西安市扎下腳跟。

  雖然,今天的竹笆市里仍然有不少經(jīng)營家具、竹器、木器的店鋪,不過,他們大多都是近些年遷來的,傳統(tǒng)的竹器作坊在此已經(jīng)絕跡。

  老字號增添了老街的風采

  然而,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竹笆市的竹、木器、家具市場仍然很活躍。除了竹器店,竹笆市里還有多家西安市有名的老字號。從西大街向南一拐進竹笆市,便能看見街道東邊的“達仁堂中藥店”,接著便是“阿房宮藝術電影院”,和“樊記臘汁肉”。

  曾在南院門附近居住的今年85歲老人胡寶瑛告訴記者,她至今仍記得上世紀30年代時竹笆市街的熱鬧,街西的達仁堂和街東的阿房宮電影院相對,一靜一動,相得益彰。90歲的蔡津東老人,曾是解放后阿房宮電影院的第一任公方經(jīng)理,他說,阿房宮電影院是西北地區(qū)第一家電影院,成立于1932年,當時放映的是無聲電影,配有留聲機。街上的樊記臘汁肉夾饃,更是西安小吃中的經(jīng)典。蔡津東老人說:“解放初我在阿房宮電影院工作時,‘樊記臘汁肉’的店鋪開在馬坊門和竹笆市的丁字路口,人們在阿房宮電影院看了電影,還要再到‘樊記’吃個肉夾饃,這才算是嫽扎咧。”除了這幾家老字號,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竹笆市南頭接近粉巷處的一家舊書店,那間陳舊的房子,曾是許多愛書人的淘書、看書的樂土。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伊犁將軍府遺址
  • 西藏楚布寺展佛
  • 甘丹寺:佛光與晨光輝映之地
  • 日喀則的商業(yè)文明 2
  • 日喀則的商業(yè)文明
  • 尋訪竹笆市兩代手藝人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