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一詞古已有之

時間:2015-11-09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西安晚報 作者:梁文俊 點擊: 載入中...

    為什么把日本侵略者稱為“鬼子”?這得從“鬼子”中的關(guān)鍵字“鬼”說起(因為“子”是名詞后綴,一般不表義)。“鬼”字,甲骨文鬼是一個方頭人形跪坐的形狀,像人身巨首的怪異之物?!墩f文解字》:“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在漢語文化中,迷信者以為人死后靈魂不滅,稱之為“鬼”.


    “鬼子”一詞始見于《世說新語·方正》:“盧志于眾坐問陸士衡(陸機(jī)):‘陸遜、陸抗,是君何物?’……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nèi),寧有不知?鬼子敢爾!’”由此可見,“鬼子”一詞古已有之。在一些古代志怪小說如《搜神記》《睽車志》中,也有涉及“鬼子”的,但“鬼子”有時候指魔鬼,有時候是“人鬼婚姻”的產(chǎn)物。而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畫皮》中的“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則是道士對魔鬼的蔑稱。


    近代中國人最早見到西洋人時,發(fā)現(xiàn)他們金發(fā)碧眼、深目高鼻、渾身是毛,服飾“異類”,說著“鳥語”.加之,這些人大多不是出于民族友好、而是為了侵略而來的。他們發(fā)動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自然而然地,人們便將他們和“鬼”聯(lián)系在了一起。生活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的詩人陸嵩材在其《江州述感》中,如此“妖魔化”英國人:“白者乃真鬼,語音類禽鳥,脛長,面多毛,眼綠疾顧。”詩人所描寫的英國人形象,明顯就是活生生的“妖怪”或者說“非人類”.那時的中國人把五官“怪異”的西洋人憎稱為“鬼子”“西洋鬼子”,后來用以泛稱侵略者。


    明清以來,我國沿海一帶受到日本海盜的侵襲,當(dāng)時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繼光,那時我國人民稱日本海盜為“倭寇”.甲午海戰(zhàn)前,李鴻章出使日本,談判結(jié)束后雙方聯(lián)合舉行記者會。見記者到的差不多了,日本人突然亮出了一幅寫有楹聯(lián)的白絹,并不無輕蔑地說:“我們?nèi)毡居猩下?lián),卻對不出下聯(lián),只好求教漢字發(fā)源地的人了。”李鴻章定睛一看,那上聯(lián)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頭上,單戈獨戰(zhàn)!”顯然,這是日本人在不可一世地宣揚(yáng)其兵強(qiáng)馬壯,“單戈獨戰(zhàn)”即可踏平中國!面對這種輕視和挑釁,李鴻章毫不示弱,沉著冷靜地?fù)]毫寫出下聯(lián):“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對仗工整,內(nèi)涵深邃,意思明了:倭就是倭寇,來偷大清龍衣,“八大王”變成“四小鬼”,“琴瑟琵琶”變成“魑魅魍魎”,“并肩居頭上”變成“屈膝跪身旁”,“單戈獨戰(zhàn)”變成“合手擒拿”.由此,國人便不再稱日本侵略者為“倭寇”,而改稱為“鬼子”了。


    “鬼子”被廣泛用來稱呼日本侵略者,應(yīng)該是在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以后。“九一八”事變特別是“七七事變”之后,日本兵在中國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猶如惡鬼,完全喪失了人性。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打“鬼子”,于是,“鬼子”“東洋鬼子”“日本鬼子”便成了國人對侵華日軍的代稱。“鬼子”一詞不但包含了蔑視,還充滿了你死我活的民族仇恨。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東江縱隊作戰(zhàn)1400余次殲敵9000余人
  • 鬼子的馬鹿炸彈
  • 雍正帝扮假洋鬼接見西洋使者
  • “鬼子”一詞始于何時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hù)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