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出身"詩禮仁宦"之家 是元朝宗室后裔

時間:2014-06-03 10:43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卞文超 點擊: 載入中...

  3月21日晚,一場題為“這個世界會好嗎”的講座,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qū)邵逸夫科學館報告廳舉行,主講人艾愷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他個頭不高,一頭白發(fā),因患感冒,講座中不時咳嗽,但這并未影響在場觀眾對他所講內(nèi)容的興趣。


  “與同時期的知識分子不同,梁漱溟先生不是一個只身在書房中奮斗的人。他不是去書寫自己的理想,而是實踐自己的理想。這是他獨一無二的地方。”艾愷說。


 

家傳:有其父必有其子

 


  上世紀70年代起,艾愷開始研究梁漱溟,并由此走上了漢學研究道路,有“梁漱溟研究第一人”之稱。


  艾愷看梁漱溟,目光投向了梁漱溟成長的家庭。他認為,梁漱溟之所以成為梁漱溟,其個性成因離不開父親梁濟的影響。


  梁氏原是元朝宗室梁王貼木兒的后裔,出身于“世代詩禮仁宦”之家,梁漱溟早年頗受其父梁濟的影響。在教育子女方面,梁濟打破了舊的傳統(tǒng)。


  19世紀末葉,作為士大夫的父輩和子女之間的關系非常拘謹,有著嚴格的禮儀和不可改變的規(guī)矩。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許多孩子,與父親談話的機會屈指可數(shù),對父親未免敬畏不安。但是梁濟避免使用任何形式的體罰。相反,他有意識地在他和子女之間建立一種友好的、自然的關系,鼓勵他們與他自由交談,并積極征求他們的意見。


  “獨立思考,表里如一。”這是梁漱溟的座右銘。艾愷認為,梁漱溟的行事風格,深受父親的影響,他的父親也是按照這個原則來做。當時,能夠容忍爭論并與孩子進行自由討論的家長很少見。但梁濟支持他們發(fā)展不同于俗見的獨立精神,教導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甚至可以反對父母的意見。


  艾愷訪問梁漱溟時,梁漱溟清楚地向他回憶起半個世紀以前的一件童年家事


  9歲時,有一次我自己積蓄的一小串錢忽然不見。多處尋問,且向人吵鬧,終不可得。隔一天,父親于庭前桃樹枝上發(fā)現(xiàn)之,心知是我自家遺忘,并不責斥,也不喊我來看。他在紙上寫了一段文字,大略說:一小兒在桃樹下玩耍,偶將一小串錢掛于樹枝而忘之。到處向人尋問,吵鬧不休,次日,其父打掃庭院,見錢懸樹上,乃指示之。小兒始自知其糊涂云云。


  寫后交與我看,也不作聲。我看了,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懷慚意。


  梁濟似乎認識到:最嚴厲的責難與裁判,莫過于內(nèi)在的良心。從梁濟對其子女以及寄養(yǎng)家中晚輩的教育中,可以看出他對傳統(tǒng)觀念的反抗。他提早讓孩子獨立,也提早帶來了他們的責任感。


  1903年,京師譯學館成立,梁濟送其長子煥鼐入館學習。三年后,他把煥鼐送到東京學習商業(yè),而商業(yè)在當時是很受舊學界蔑視的。他還把兩個孤兒表外甥送到譯學館學習,后又送到英國攻讀法律學位。梁濟曾為不能親自出國學習而感到遺憾。他沖破了雙重俗見,努力使自己的兩個女兒受教育,并且受的是當時的新式教育。


  梁漱溟的早期教育更是徹底的一反慣例。他6歲開始受家庭教育時,按照傳統(tǒng)習慣請來了塾師。但是,他父親要塾師一開始便教授一本介紹世界歷史地理的啟蒙讀物《地球韻言》,而不是去記誦《四書》。當北京第一所西式小學“中西小學堂”開辦時,他便送梁漱溟進了這所小學的初級班。


  由于受的是西式教育,梁漱溟記憶中沒有儒家經(jīng)典背到頭痛的經(jīng)歷。“五四”時期,主流的思想采取批判中國固有文化的立場,但與同時期的知識分子相比,梁漱溟并未表現(xiàn)出激烈的反抗父權、反抗家庭、反抗傳統(tǒng)的文化叛逆意識。在“中”與“西”的兩極分化中,梁漱溟反而堅持“中國要保存的是中國文化的真精神”,成為了一位文化守成主義者。


 

行動:本著理想去實踐

 


  在山東大學的講座上,艾愷引用了梁漱溟的一段話:“我常常對人表示,我不是一個學者。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著自己的思想去實踐的人。”


  梁漱溟一生著述頗豐,在儒學、佛學、西方哲學、書法等方面深有造詣。艾愷認為,他當之無愧是一個學者,但他不是一個書齋式的人物,他是一個行動派。縱觀梁漱溟自己的生命歷程,他大部分時間不是在房間里看書寫東西。他一直在書齋之外行動著。他一輩子主要的意義,不是在書寫他的理想,而是在實踐他的理想。


  1905年,中國民眾發(fā)起早期反抗帝國主義的運動,11歲的梁漱溟主動上街抵制美貨。1911年,梁漱溟中學畢業(yè),馬上加入了同盟會,為了要“干革命”.中華民國一成立,他不甘躲在書齋看書報,他要到實地去了解情況。1912年1月份,他跑到南京去當記者,到處去采訪,觀察社會實際上的情況。此后,他又就職于司法部,任司法部長私人秘書。


  1916年,梁漱溟寫出了一篇《究元決疑論》,成為印度哲學研究的代表作,引起了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的關注。1917年,應蔡元培之邀,24歲的梁漱溟成了北大教師,和胡適、李大釗等人成了同事。


  有意思的是,到了大學,梁漱溟帶去教學的不是學術論著,而是一本自己寫的政治宣傳冊,借此呼吁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團結起來努力,減輕軍閥混戰(zhàn)對黎民百姓帶來的痛苦。


  他把小冊子放在了北大的教員休息室里,辜鴻銘看到了,大為贊賞,胡適看到了,亦贊賞之。兩人的文化主張完全不同,卻同時贊賞梁漱溟的作品,皆因其觀點深刻切合中國當時實際。


  在北大任教期間,梁漱溟發(fā)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等著作,闡發(fā)其“東方精神文明論”和新儒家思想,在學術界頗有影響。即便在《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中,梁漱溟也提出行動計劃,在他看來“孔子的東西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種生活”.他對局限在小范圍的精英活動不感興趣,他認為,真正的文化不在于保存古典文學或?qū)W術,而在于道德體系的實踐。


 

守護:一天官都沒有當過

 


  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親梁濟正準備出門,遇到梁漱溟,二人談起關于歐戰(zhàn)的一則新聞。


  “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濟問道。


  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濟說罷離開了家。


  三天之后,梁濟投凈業(yè)湖自盡。


  艾愷認為,梁漱溟的父親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殉道。他的自殺,在表面上是要表示:我忠于傳統(tǒng)美德,寧可犧牲自己保全道德上的高尚。與此同時,他又清楚地對子女表達:你們年輕人贊成共和國,那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你們要實踐自己的理想,不要光說不做。


  梁濟結束自己的一生,是影響梁漱溟一生事業(yè)的關鍵。梁漱溟畢生主要致力于解決兩種問題:中國的問題和人生的問題。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梁漱溟為創(chuàng)辦《光明報》只身飛赴香港
  • 蔡元培批評梁漱溟維護儒教:憑空辯論 都是空話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