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濃密的情感

時間:2014-04-13 08:33來源:科技鑫報 作者:吳念真 點擊: 載入中...

深情

 

  我出生在一個礦區(qū),是煤礦、金礦的礦區(qū),金礦沒有的時候,我爸爸就開始挖煤礦。你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yè),在早期整個社會福利制度還沒有很好的時候,礦區(qū)是一個充滿災難的地方,我常常覺得我們那個礦區(qū)是制造孤兒跟制造寡婦的。


  我很怕故鄉(xiāng)的冬天,很多霧,冷冷地坐在學校上課,一聽到礦務(wù)所敲緊急鐘,當當當,當當當,然后開始廣播幾號礦出事,假設(shè)你爸爸剛好也是在那個坑,我在教室里面的第一個反應(yīng)就是,心里拼命祈禱,不要是我爸爸,不要是我爸爸??赡芡饷孢€在叫,我們還是默默地在上課,老師也會故意把窗戶關(guān)起來,怕受影響。等一下就有一個老太太,很會辦喪事的一個老太太,那感覺就像一個死神,她喜歡穿黑衣服,頭發(fā)就綁在后面,從霧里面穿過來,從遠遠的地方走過來,我就祈禱,不要叫我。然后她叫某個小孩的名字,說“阿中,來接你爸爸回家”--就看到一個小朋友收書包,開始哭,出去,全場安靜--那樣的畫面永生難忘。那你當然會覺得不是我,有一種慶幸,可是你下課馬上就會往坑口跑,所有人已經(jīng)開始受不了了,你可以想象那種場面嗎?小孩子跪在前面開始燒紙錢,一堆人哭,大家討論怎么弄后事,有時候是一個,有時候是很多個,你在哭的不是因為他父親的過世或是人的死亡,而是再過幾天這個同學就不會再跟我們一起上課了,因為他可能就要去投靠親戚,甚至去城市里面當童工。


  那樣一個礦區(qū),它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行業(yè)危險,每個人都知道明天不知道在哪里,所以人跟人學會一件事情叫互助。村子里如果刮臺風,屋子被掀掉,第一個修的肯定是寡婦家,大家都去幫忙。因為家里沒有男人。雖然那里的生活很辛苦,但會珍惜人跟人之間的情感。我年輕的時候看過一本書,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每次看到都很感動,覺得我們那個村莊基本上就是一個很窮但是非常完美社會的縮影。在那個村莊,基本上沒有誰是李先生、王先生,不是阿伯,就是叔叔、阿公,女生不是阿姨,就是姑姑、就是阿嬤。


  小孩子端一碗飯,就可以全村吃遍,但是同樣你只要做錯一件事,就會被打3次。我有一天只是在路上轉(zhuǎn)彎處小便,伯伯過來,看到就一推我,說:“你怎么在路上小便,女生如果看到多難看!”我那時候只是小學二三年級而已,就被打了一次。然后事隔半年之后,有一天那個阿伯跟我爸爸在樹下聊天,看我走過去忽然間想起來了,說這個小孩有一次在路邊小便,我打過他一次。我爸爸就說,過來。然后啪啪啪,又一次。事隔一年之后,一次他太太去洗衣服,碰到我媽媽,她突然間又想到了:“我聽我先生說,有一天那個誰啊就在路邊小便,我先生打過他。”回來我媽媽二話不說,竹子一拿就是啪啪啪打。


  那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你的喪事,大家是真心地悲傷著;你的喜事,大家是真心地替你開心。年輕的時候,人跟人之間是這樣一種情感,就會期待走到哪里都遇見這樣的人,希望你所處的社會就是這樣的社會。可在城市工作,發(fā)覺不是,在臺北,人跟人對面不認識,樓上樓下不認識。那種防備、不信任,很詭異,我無法理解這樣的社會。


  1975年,我們那個村子被取消,現(xiàn)在回去時荒草漫漫,但是村落的人都還互相聯(lián)絡(luò),婚喪喜慶都還參加。以前村子里有喪事都會自動編組,年輕的人會看棺木,老人家去山上找墓地,會寫字的人去寫悼詞。像我這樣的人什么都不能做,就去捧菜,旁邊有個號,31、32,就是說我負責給第31桌和32桌端菜。現(xiàn)在慢慢老了,我開始做證婚人。


  這個村子毀滅36年了,我父親去世是1989年,他是礦工,矽肺,五十幾歲生病,六十幾歲受不了,自殺。那一天我弟弟先回去照顧媽媽,我在那邊處理后事應(yīng)付警察,因為是非自然死亡。我回到村里差不多晚上10點多,狂風暴雨,我弟弟回去時已經(jīng)通知了叔叔伯伯。我晚上10點鐘送爸爸遺體進門的時候,所有叔叔伯伯已經(jīng)在那邊跪下來,來自各地。


  第二天治喪的時候,我弟弟說爸爸曾在夜里講,他的喪事即便是半夜通知他的朋友,他也很自信他的朋友都會來。我爸爸還交代扛棺木這件事,叔叔伯伯都老了,都有矽肺,所以我們要雇人來扛。我有個叔叔就說,這種事情你不要煩了。


  出殯那天,叔叔伯伯很早就來了,每個人自己拿草鞋來穿,草鞋上套著白布,意思是要扛棺木上山。從我家到平路路面有20級臺階,我是長子,要捧牌位在前面走。我在那邊大哭,我哭不是因為我爸爸,在我爸爸最后一個月,該哭的我都哭了,我是看到十幾個叔叔伯伯,六十幾歲,都是矽肺,皮膚蒼白,腿瘦瘦的,使勁抬上去,肌肉收縮,我看到十幾雙腿在抖,心里想我這一輩子如果有這樣的朋友,即便是什么都沒有做,也很自豪。


  我對上一輩那種情誼、人跟人的真情很珍惜,所以在城市里會受不了,覺得這群人是寡情之物。經(jīng)過最重、最濃密的情感之后,你再去一個地方,會沒有辦法把它當作你的故鄉(xiāng),你的樂土。


  據(jù)《南國都市報》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只想和你接近
  • 八十五高齡的苦行僧
  • 最濃密的情感
  • 無怨無悔的動物院長
  • 真實感
  • 空中花園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