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5月首航西沙

時間:2014-02-25 08:24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應妮 點擊: 載入中...

  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目前已經下水,預計5月首航,方向是西沙,具體任務正在策劃中。這是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24日在北京透露的消息。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2013年文化改革發(fā)展情況和2014年重點工作,文化部部長蔡武,文化部副部長、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出席介紹情況。


  針對“全國館藏文物的腐蝕率超過50%”的說法,勵小捷介紹,這是2002年至2005年,國家文物局組織過一次館藏文物腐蝕損害情況調查,結論是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情況。“我再提供一個數據,受重度腐蝕的文物達到230萬件,占館藏文物總量的16.5%.”


  他表示,對館藏文物的保護,首要措施是改善保存環(huán)境,如庫房溫濕度、光照度的控制,以防新的病害產生。在這方面,2006-2010年國家財政投入達到6億元人民幣,進入“十二五”這方面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僅2011-2013年,館藏文物修復資金的安排達到8.17億元。


  勵小捷進而指出,并不是所有存在損害的文物都要動手修復。他引用梁思成的話,對文物要“修舊如舊,帶病延年”是文物修復應該遵循的科學理念。


  同時,勵小捷坦承存在人才匱乏、關鍵技術尚未突破以及可移動文物修復工藝復雜、周期相對較長等因素的制約,文物修復工作不可能短時間內大批量完成。


  在回答關于中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的情況時,他透露,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目前已經下水,預計5月首航,方向是西沙,具體任務正在策劃中。


  據悉,中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命名為“中國考古01號”,由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yè)公司建造,采用全電力推進動力方式,排水量900余噸,全長56米,型寬10.8米,型深4.8米,設計吃水2.6米,主要工作海域為中國沿海包括西沙海域,通過配置的專業(yè)設備,借助物探手段,能夠發(fā)現、確認、定位水下遺址;對水下遺址進行即時調查、摸探、測繪、影像記錄、清理、考古發(fā)掘和提取等工作;開展出水文物的即時處理和保護工作;并代表國家水下考古形象向公眾有限開放和展示。該船1月份已在重慶下水。專家曾指首艘水下考古船的建造對于中國的水下考古事業(yè)具有里程碑意義。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中國西北祁連山區(qū)發(fā)現一批動物圖案巖畫
  • 中國恐龍化石新研究挑戰(zhàn)東亞隔離假說
  • 中國黃土高原200多萬年前可能已有古人類
  • 揭泰坦尼克號中國幸存者辛酸史:因國籍遭歧視
  • 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fā)布平臺上線
  • 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fā)布平臺上線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