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丘是文人墨客經常聚集的地方,唐代文學家陳子昂曾經作薊丘覽古《軒轅臺詩》說: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應龍已不見,牧馬生黃埃。尚想廣成子,遺跡白云隈。
陳子昂所說的“薊丘”,到底在哪里?至今仍然是個疑問。原北京市景山公園文化研究室主任張富強考證歷史資料后認為,古軒轅臺位于北京平谷區(qū)東北十五里的漁子山,而天津薊縣的盤山風景區(qū),則是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所說的薊丘。
陳子昂在《軒轅臺詩》中提到了幾個信息:一是“北登薊丘”眺望;二是求索“古軒轅臺”的位置;三是由此想起黃帝問道“廣成子”.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是出城向西北而行,登上薊城西北的薊丘,眺望遠處的風景,因為古軒轅臺就在山下不遠的地方。在古代,薊丘是文人墨客經常聚集的地方,但卻淹沒在變化莫測的白云之間。關于“古軒轅臺”的位置,《魏土地記》記載:“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摘自酈道元《水經注》)依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標注位置,涿鹿城在北京西北方向,位于今河北懷來縣以西。魏晉時期,這里在阪泉之上設有紀念黃帝祠堂,但是應該與陳子昂詩中提到的軒轅臺無關。
軒轅臺位置在平谷區(qū)漁子山
筆者根據歷史資料研究認為:軒轅臺在北京平谷區(qū)漁子山。明代蔣一葵著《長安客話》中記載:“世傳黃帝陵在漁子山,今平谷縣東北十五里。岡阜窿然,形如大冢,即漁子山也。其下舊有軒轅廟。”軒轅廟至今修復完好如初。
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張朝琮修的《薊州志》記載:“峨嵋山南十五里至漁子山,其山在平谷縣東北十五里,岡阜窿然,形似大冢,相傳為黃帝陵,山下有軒轅廟。漢武帝元封二年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即此處。”還有許多有關平谷漁子山有黃帝大冢的記述,恕不逐一列舉。
歷史上有關軒轅臺、軒轅廟的記載,都指在今天北京平谷縣的漁子山。在唐代時,今天的北京平谷縣,歸薊州管轄。如果從唐代陳子昂詩中北登薊丘,可以眺望到古軒轅臺的角度設想,軒轅臺的東南面是今天津薊縣盤山。如果登上今天津薊縣盤山風景區(qū)的高峰,向西北方向眺望,古籍中所說的平谷縣漁子山大冢,距離更為接近。因為盤山主峰高度為884米,俯瞰下面的平谷和對面漁子山的黃帝大冢,清晰看見。筆者利用衛(wèi)星遙感系統(tǒng)測量,薊縣盤山距離平谷縣漁子山大冢,最多約為16公里。
北京城西遠眺平谷不現實
還曾有一種說法,薊丘在今白云觀以西、會城門東南一帶(古薊城之西北隅)。根據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描繪的“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臺”的詩句來看,如果陳子昂站在白云觀西邊的土丘之上,首先就不可能是北登薊丘,而是“西登”,因為薊城在東面。其次,即使站在白云觀西邊的土丘之上那個位置,也根本不可能眺望到古軒轅臺。若登上白云觀西邊的土丘,即使踮起腳尖,也無法眺望到平谷的風景!如果在北京西南的白云觀西側土堆上,想眺望到古軒轅臺顯然是不現實的。
問道廣成子的地方在薊州崆峒山
陳子昂在《軒轅臺詩》中“尚想廣成子”,即黃帝問道廣成子,那么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地方又在哪里呢?黃帝問道廣成子的記載出自于《莊子》,大意是說黃帝做了十九年天子,詔令通行天下,聽說廣成子居住在崆峒山上,特意前往拜見。
明代史學家孫承澤所著的《天府廣記》記載:“薊州東北有崆峒山,問道廣成子處。”這里說的“薊州”,應該是今天津薊縣。“薊州東北有崆峒山”,薊州東北的山脈都屬于燕山山脈。
古軒轅臺應該是今北京平谷縣東北十五里的漁子山,今天津薊縣的盤山風景區(qū),應該是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所說的薊丘;轅臺,有感而發(fā),才可能寫下那千古流傳的詩句,這是對古詩最恰當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