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先請龐統(tǒng),后又想廢龐統(tǒng)
諸葛亮能幫劉備拿下荊州,面對“民強地險”的西川卻無計可施,既不知如何勸說假裝仁義的劉備篡奪劉璋,也不敢為西川再打一場赤壁大戰(zhàn)。于是他就借吊孝周瑜之機去東吳請比自己高一籌的龐統(tǒng)(這里孔明還有一層用意就是在劉家宗親面前繼續(xù)恪守疏不間親,以掩飾異志,保持愚忠形象)。此后,兩人就一個守荊州,一個攻西川,同時成為了劉備的左膀右臂。
龐統(tǒng)的確是比孔明有才,他意識到劉備在取荊州時必須裝仁義,因為還要圖將來劉璋的好感,但到劉璋這里就可以徹底撕破臉“逼宮”了。理論上,他只用“逆取順守”四個字就將劉備輕松說服;武功上,他只用黃忠、魏延兩位孔明不要的“末將”就實現(xiàn)了西川突圍。
然而就在西川勢在必得、大功告成的時候,事情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孔明向龐統(tǒng)發(fā)出了一封死亡恐嚇信。此舉與前面程昱騙徐庶大同小異,程昱是利用徐庶的至孝,先劫持徐母,再招降徐庶;諸葛亮則是利用龐統(tǒng)對劉備的至忠,劉備對龐統(tǒng)的至愛,先動搖劉備之心,再滅掉龐統(tǒng)。兩位陰謀家就像是排球運動員,將球扣到對方兩個人的中間,迫使他們在互讓時出現(xiàn)失誤。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有個廣漢人彭漾向劉備密告說,敵方有人要決涪江之水淹魏延、黃忠的前寨。還說:“罡星在西方,太白臨于此地,當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這一情報不但救了劉備數(shù)萬人的性命,還斬了敵方主謀泠苞,化兇為吉。
那么是誰制造了這命懸一線的險情呢?是劉備。川將泠苞先前本已被魏延活捉,但劉備偏要將他釋放。魏延說:“此人不可放回。若脫身一去,不復來矣。”玄德說:“吾以仁義待人,人不負我。”在你死我活的前沿陣地,在優(yōu)勢尚未確立的攻堅時刻,竟能這樣不結(jié)合實際情況而濫施仁義,真是可笑至極。既然仁義都可以換仁義,還用得著逆取嗎?既然仁義可以換仁義,曹操怎么沒給過你一寸土地呢?可見劉備已經(jīng)從“儒仁”頹墮成“愚仁”了,劉家的遺傳病發(fā)作了,不再是以前對付曹操時那個明辨真仁假義的玄德了。這次若不是彭漾幫忙,龐統(tǒng)必定會功虧一簣。
剛剛化險為夷,諸葛亮卻派馬良送信說:“亮夜算太乙數(shù),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兇少吉。切宜謹慎。”同一種星象,諸葛亮提出了第二種解釋。而龐統(tǒng)對諸葛亮的“善意”嗤之以鼻,又進一步提出第三種解釋:“統(tǒng)亦算太乙數(shù),已知罡星在西,應(yīng)主公合得西川,別不主兇事。統(tǒng)亦占天文,見太白臨于雒城,先斬將泠苞,已應(yīng)兇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進兵。”真正是一象三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