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8萬余元,4萬多棵樹,是怎樣的一個人才能在臨近花甲本該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傾盡積蓄在山溝溝里勇斗滿天黃土?
車停在半山腰的馬巴村后,我們扛著攝像器材順著路人指引的方向去尋找正在種樹的姬樹榮,我們深一腳淺一腳趟過一道道田埂和一片片荒草灘,舊年栽種的松樹已經沿著起伏的山脈顯現(xiàn)出讓人震撼的規(guī)模,終于,在紅旗飄揚的地方看見向我們走來的姬樹榮,滿身塵土、一身粗衣,但面容卻洋溢著激情和力量。
很難想象眼前這個風塵仆仆的老頭曾是碌曲縣阿拉鄉(xiāng)、拉仁關鄉(xiāng)的黨委書記,還曾是碌曲縣安監(jiān)局、經濟和信息化局、農牧林業(yè)局的局長。
2018年,即將退休的姬樹榮帶著“絕不能給后世子孫留下滿眼的黃土荒坡”的初心,帶著家人一頭扎進村莊周圍的茫茫荒坡里,做起了國土綠化的“當代愚公”。
正在整理樹苗的姬樹榮
這些年,老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直到看見楊善洲的事跡和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事跡,從那個時候思想上就有念頭了,退休以后我就專門要干這些,為家鄉(xiāng)干點好事,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根據(jù)姬樹榮回憶,他小時候,村子周圍綠樹成蔭、一片密林,可不知什么時候起,山坡變禿了,草皮變薄了,水土流失的溝壕從下河溝一點點扯到村口,村前的大片荒山更是塵土飛揚,一到秋冬,黃土每天隨著溝口的風向村子席卷而來,家家戶戶都在“嗆黃土”的生活中苦不堪言,這讓姬樹榮內心陷入深深的焦慮。
從那時起,他就在心里暗下決心,有生之年,他一定要制住這嗆人的黃土。
于是,姬樹榮、姬塞來爺孫倆,拿出自己的積蓄,頂著家里的種種壓力,不顧周圍人的冷嘲熱諷,在海拔2700多米高的村道兩旁和村前的下麻地荒坡上種起了樹,這一種就是五年。
接受采訪的姬賽來
剛開始,爺爺說要種樹的時候,我們都很不理解,我說你有那錢給我們在卓尼買套樓房住不行嗎?種莊稼也起碼能看到收成啊。但是爺爺從小疼我,他說干我也就跟著干,近兩年種著種著我慢慢地對種樹有了感情,再看著山上一點點綠起來,風沙一點點小起來,才漸漸明白爺爺?shù)难酃庥卸嚅L遠。我會按照爺爺?shù)男脑敢恢狈N下去,當成一輩子的事業(yè)來種。
看著憨厚樸實的姬家爺孫,說起種樹的經驗和過程卻是頭頭是道,看得出來,他們在骨子里對綠化家園這件事情的深厚情感和堅定信念。
喀爾欽鎮(zhèn)馬巴村屬高海拔、高寒山區(qū),水土流失嚴重,山風肆虐,在山上栽樹,不光要克服惡劣氣候帶來的困難,還要經受地質復雜帶來的艱辛。一鋤頭挖下去只震得手臂發(fā)麻,半天挖不出一個坑,有時一把鋤頭挖三天就報廢了,但這一切都沒有動搖姬樹榮爺孫倆堅定的信心。從種下第一棵樹開始,他的腳步踏遍了家鄉(xiāng)的山澗溝壑。五年來,姬樹榮共拿出個人積蓄38萬余元購置樹苗、雇人種樹,每年清明前后一個月,他們總是在山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風吹日曬中將4萬多樹苗一棵棵地栽種到山上。
在姬樹榮的帶領和政府的扶持下,當?shù)丶壹覒魬舻姆壳拔莺?、渠道邊,都種上了柳樹、松柏、楊樹等林木。寒來暑往,曾經寸草不生的窮山穿上了“綠裝”。姬樹榮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感情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
轉眼五年過去了,這片曾經讓姬樹榮寢食難安的下麻地荒坡已經被點點綠苗裝點得一片翠綠,4萬多棵樹在黃土漫天的曠野中顯得格外醒目。
“只要活一天,我就不會停止種樹,就要和這黃土斗到底”近60歲的姬樹榮滿眼執(zhí)拗地說道,他的心里又在盤算著新的種樹計劃。
談起希望的姬樹榮
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光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還是要發(fā)動群眾,改變觀念,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把修復生態(tài)的使命一代代傳下去。
卓尼縣“兩山論”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和2022—2026年國土綠化建設行動的開展,讓姬樹榮受到巨大的鼓舞,眼看著全縣干部群眾都參與到植樹造林的行動中來,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他居然忍不住熱淚盈眶,從此后,他終于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但這樣的姬樹榮必定會與他的樹一樣,向陽而生、欣欣向榮,引領著更多的人去修復生態(tài)、綠化家園。
?。杭t芳黃尚保)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