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意的呼應,不是被動回應,也不等于簡單順應,而要達到“讓改革瓜熟蒂落、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效果
近來,有個改革熱詞叫群眾“獲得感”。這個詞被熱議,道出了社會公眾渴望改革進一步與民意互動的期盼。捍衛(wèi)公共利益,準確把握社會心理需求,符合這些特征的改革,才能真正改到人們心里去。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事實上,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一直是改革的基本取向。今年以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3次會議研究改革問題,始終有個鮮明的指導思想,即進一步提升改革質量,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提高領導、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就在這次會議上,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深化公立醫(yī)院改革、破解“立案難”等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從“獲得感”到“呼應感”,“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目標沒有變,狠抓落實的現實導向沒有變,只是對改革的及時性、含金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對民意的呼應,不是被動回應,也不等于簡單順應,而要達到“讓改革瓜熟蒂落、與社會同頻共振”的效果。
改革進入深水區(qū)之后,適時讓改革與民意響應模式提速換擋,體現了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駕馭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把改革力度、發(fā)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tǒng)一起來,哪些該小步走,哪些可以大步行,哪些應該驚險一躍,把握得十分到位,做到了蹄疾而步穩(wěn)。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改革與民意的呼應度非常高。兩年多來,許多過去長期未能突破的改革舉措之所以推進得波瀾不驚,比如單獨二孩政策、城鄉(xiāng)戶籍統(tǒng)一登記、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等,就是因為對群眾現實需求、真實心聲有十分精細的把握,帶給群眾很明顯的“呼應感”。
然而,改革越深入,就越要同時面對利益的糾纏和民意的復雜。這使得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對接變得更棘手。發(fā)展目標耽擱不得,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排山倒海,然而,一些地方和干部卻患上改革疲勞癥,對群眾期盼作虛假的呼應。可行性論證了一輪又一輪,口號換了一個又一個,就是聽不見改革措施的落地聲。更有甚者,假裝摸石頭,作勢踩油門,以改革和民意的幌子耗掉群眾的耐心,也錯失了改革的時間窗口,最終讓問題積重難返。
在一個權利意識不斷高漲、思想觀念日益多樣的時代,改革的順利推進,已然離不開群眾的積極參與;改革的上下對稱,更離不開民意的推動和監(jiān)督。也就是說,盡可能地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建立起改革與民意互動的良性模式,打撈真正有意義的社會觀點和態(tài)度,已經成為時代的基本要求。
對改革發(fā)自內心的呼應,顯然不能只來自偶然的結果利好,也不僅來自為民辦事的良好意愿,只能更多來自于一個及時的、動態(tài)的了解群眾訴求的機制。從微觀上講,實現這種層次的呼應,殊為不易。
據報道,有一位想干事的領導干部,上任之初就登門拜訪當地知名人士,征求他們對改革發(fā)展的意見,大家一開始十分欣慰,很快心就涼了,因為這位領導從此對他們避而不見,原因是意見不合、不如不見。思想交流尚且如此波折,何況是面對“碎片化”的民意?切實呼應民意,沒有捷徑可走,惟有不斷推進信息公開的水平,不斷加強調查研究的力度,不斷把群眾工作做細做扎實。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抓住復雜中國不斷變動的真實民意,是過去30多年改革的成功秘訣,也是近年來改革不斷沖破利益藩籬的最大依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葆有對群眾的那份真摯感情,看到他們心中的改革圖景,才能讓改革行動始終與人民心聲相激蕩,在時代浪潮中從不迷航。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