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御街出土漢碑或系“文翁學堂”遺跡(2)

時間:2014-05-13 08:30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王嘉 點擊: 載入中...


 

專家說法:成都文脈不斷延續(xù)

 


  文翁學堂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首個正規(guī)的地方官辦學校。文翁是在漢景帝時以“蜀郡守”身份來成都做官的,此人“仁愛好教化”,當時他選派了一批“開敏有材”的郡縣小吏到京師學習。一批又一批的受業(yè)博士回到成都以后,都被文翁授予了新官職,命他們傳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文化知識。同時,文翁還設(shè)立了最早的地方官學,招收各縣青年為“學官弟子”,學習律令和其他學科知識。文翁對成都乃至全國的文化教育影響至為深遠。后來這個模式在全國推廣,地方官辦學校都以這個模式設(shè)立。


  在宋代慶歷年間,文翁學堂西學擴展,增加了學校利用率、擴大了招生。學堂通常都是幾百個學生;南宋時達到上千。《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中,列選了中國古代教育家29人,其中“文翁”這一條目中寫道:“中國西漢蜀郡太守,漢代郡縣學的發(fā)軔者。”文翁興學的成就,不僅培養(yǎng)了一批吏材,如張叔,漢武帝時征為博士,官至侍中、揚州刺史;而且推動了鄰近屬縣的興學,如“巴漢亦立文學”.蜀地此后出現(xiàn)司馬相如、揚雄等知名才學之士,與文翁興學造成的社會風氣亦不無關(guān)系。景帝嘉獎文翁興學,“令天下郡國皆立文學”,至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文翁興學,實為中國歷史上地方政府設(shè)立學校之始。


  張勛燎認為,文翁受到人們的尊崇,文翁學堂建筑遺存作為一種紀念意義的材料,作為地方政府辦學的象征而成為名聞遐邇的歷史文物古跡,長期受到關(guān)注和保護,在千余年的時間內(nèi)成為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大標志。在宋末元初戰(zhàn)亂中該建筑遺存碑損毀后,地面上看不到遺跡了,連準確的位置也弄不清楚了。兩通漢碑作為文翁學堂遺存的一部分,它們的出土,為文翁學堂遺址的準確位置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線索。“如果沒有這兩個碑,沒有人能夠說清楚文翁石室的具體位置。”


  “這項研究太重要了,可以說是不斷延續(xù)我們成都文脈的一種方式。”張勛燎向記者坦言,“說實在的,在研究這兩通漢碑之前,我手中還有其他課題,但粗略閱讀漢碑上的文字之后,我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原本的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兩通漢碑的研究中。”據(jù)悉,除論文《成都東御街出土漢碑為漢代文翁石室學堂遺存考》外,張勛燎還將于今年發(fā)表最新論文《從漢碑出土的層位,看黨錮之禍》,再次深層次解讀這兩通漢碑。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