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回鶻汗國的國教——摩尼教(3)

時間:2014-03-15 08:24來源:西部青年網(wǎng)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k遺址是在高昌故城中找到的最重要的遺址格倫威德爾在高昌故城平面圖上專門用一個大紅的“k”字作標記。k寺位于內(nèi)城中心,是一座占地很廣的摩尼教寺院。是一座長方形建筑,摩尼教本院是教徒們進行祈禱、懺悔、禮拜慶祝庇麻節(jié)等活動的中心,全部遺址由北部一組拱頂小房、東部藏書室、中部齋戒大廳和西部拱頂大房組成。


  由四個具有波斯風格的拱頂房組成的建筑物位于形狀與高度不規(guī)則的高地上,使用拱頂既可以不用木料構(gòu)筑多層建筑,又可以在室內(nèi)營造莊嚴的宗教氣氛。


  建筑群的中心部位,正是摩尼教懺悔書中所提到的齋戒大廳。大廳由三個廳組成呈長方形,三個廳之中南廳最大,北廳最小。位于中間的大廳破壞最輕,兩墻前面建了一堵較薄的新墻,沿這堵墻向北畫著一幅《摩尼及其僧眾圖》,高0.88米,寬1.85米。畫面形象生動,用筆細膩,筆法精湛,色彩明麗,勒柯克只花了很少一點錢。就從一個正好從壁上揭畫的找寶農(nóng)民手中買下了這幅畫。這是一幅表現(xiàn)吐魯番社會文化習(xí)俗的摩尼教藝術(shù)精品。壁畫采取了多次復(fù)合線描和多層次暈染的有機結(jié)合,顯得畫面充實飽滿;畫家用色十分沉著,無論是畫面的深沉背景。或是人物的衣冠服飾都是平涂厚彩,從紛呈斑駁的色澤中可領(lǐng)會到“堆起素絹不隱指”的情趣。畫面極富于立體感,畫中大量使用石青、石綠和白等冷色調(diào),同時輔以朱、赭、黑色對比,使畫面色調(diào)明快和諧,再將這些美麗的色彩有層次地排列。更增加了畫面的節(jié)奏感和韻昧,表現(xiàn)出一種富有回鶻民族特色的美學(xué)效果。


  畫中的人物衣冠服飾以及他們身上穿的花卉圖案長袍,真實地反映了古代回鶻王國的生活現(xiàn)實。人物面部的表情展示了回鶻民族作為吐魯番綠洲的新主人君臨天山南北的形象特征,以及他們社會穩(wěn)定、生活安寧的精神面貌和審美情趣?;佞X人臉長圓,兩頰豐滿,雙目窄小而細長,鼻梁較細略成拱形;摩尼教主頭戴高高挺直的寶冠,用兩條窄窄的紅絲帶拴在頜下,穗子垂落胸前,作回鶻達官貴人發(fā)式,長發(fā)披肩集成光滑一束沿背部下垂至腰帶高度,一綹長發(fā)從耳朵前面出現(xiàn),垂在面頰兩旁。教主身后的男圣徒與教主打扮相似,全部留短須和相當細的下垂髭。所不同的是教主身后具圈形頭光,帝須更長。頭光似一白色銀邊的大紅圓盤,如一輪紅日被黃色月牙圍繞。此種形式的頭光顯示了教主極為重要的身份。在摩尼教神諭中太陽和月亮代表摩尼教創(chuàng)始人的出現(xiàn)。教主身后的人物雙手都遮蓋在寬大的袖筒里,于胸前合十,畢恭畢敬。壁畫右部的女圣徒身著白色長袍,頭戴白色筒帽,帽子蓋住了頭發(fā)。


  畫像旁邊都以黑色墨汁使用后期粟特文寫著姓名,因畫面有些破損難以辨認。


  在這堵墻東邊的一個古垃圾堆里,勒柯克發(fā)現(xiàn)了幾份摩尼教寫本殘卷,其中一頁是一張用摩尼教字體和中古波斯語寫成的回鶻可汗宗室名冊。這是一份對研究回鶻帝國王朝演變歷史有著重大考證意義的年代學(xué)文獻,它被保存在柏林印度藝術(shù)博物館高級檔案柜里,只有普魯士皇家科學(xué)院f·w·k·繆勒教授這樣一級的高級研究人員才有機會看到了利用。


  在哈拉和卓河畔9號廟北部小河拐彎處的一座佛塔里,勒柯克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印度文的佛教經(jīng)書殘卷,令人奇怪的是在這堆經(jīng)書中竟然找到一冊非常精美的摩尼教文書。這使他感到困惑不解。這明明是一


  本在回鶻王都被奉為“圣經(jīng)”的國教寶典,為什么會流傳到勝金口峽谷佛門世界中來?而且被保存得如此完好無損,難道那些已經(jīng)改教更宗昄依佛門的僧侶還舊情難舍,留戀著昔日摩尼教風靡回鶻帝國、得寵于王室的美好時光?怪不得不少東方學(xué)界的宗教史學(xué)家曾經(jīng)評述:具多元宗教特征的摩尼教中本來有佛教的基因,而取代摩尼教走向繁榮的高昌佛教文化藝術(shù)又被曾經(jīng)是回鶻國教的摩尼教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上漢族與粟特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以文化混同為特征的新的民族文化形態(tài)。


  由于摩尼教以前在回鶻人中的影響深遠,有些回鶻文佛典中采用了摩尼教諸神的名稱來稱謂諸天和惡魔。例如把梵天(brah??-ma)稱為“挨次魯阿”(azrua),帝釋(zndra)稱作“和爾模次他”(khormuzta),惡魔稱作“薩母努”(samnu)。名稱的轉(zhuǎn)用反映了兩種宗教思想的某種溝通。體現(xiàn)了神佛同體的思想。


  高昌古城k遺址還出土了一批繪制精美的摩尼教旗幡,這些旗幡通常是用一種苧麻(boehmeria)和亞麻纖維紡織而成。其中一幅(mikiii6286)畫著一位身材高大的男選民,身穿傳統(tǒng)的白色法衣,雙手捧著一本鑲金紅邊的經(jīng)書,儀態(tài)虔誠高貴。他腳下前后跪著一男一女兩個聽者,對他畢恭畢敬。旗幡上欄中間正襟危坐者一位著白袍的人,他可能是教團中的上層人物。另一幅旗幡上畫著一位雍容華貴的女選民,也捧著一本經(jīng)書,上欄正中坐著一位紅衣的拯救之神。他頭后顯出紅色的光環(huán)男選民(左)、女選民(右)。這些旗幡大多是資助摩尼教團的貴族入教時所制作。


  絹畫中發(fā)現(xiàn)了九幅光明分子在月宮中靈魂獲救的珍品。


  絹畫是一種繪制在絲綢上作品,在高昌故城的k遺址、a遺址都有出土。其中最有趣的是在k遺址藏書室走廊發(fā)現(xiàn)的一幅表現(xiàn)月宮的絹畫。畫面的中間是一彎涂金的明月,上面的寶座上坐著就是耶穌,旁邊站著的兩個人雙手合十,虔誠的看著他。圖畫下面兩側(cè)分別站立兩個人,背后都有結(jié)滿果實的花樹。他們可能月宮中其他兩位光明之神,惠明使和初人。摩尼教教義中寫道,兩個世界的人死去以后,靈魂會被耶穌送到月宮中滌蕩干凈,使其中的光明分子得以解放,然后再送往日宮,最后返回光明王國。這幅絹畫正表達了耶穌駕著彎月航船,載著兩個獲救的靈魂駛往日宮的場景。


  高昌古城k遺址北側(cè)建筑中出土了一片回鶻文贊美詩扉頁(編號mik i i i 6368),也是典型的摩尼教細密畫。吐魯番另一幅摩尼教繪畫正面表現(xiàn)了一群摩尼教僧侶抄寫經(jīng)卷的場面(白衣白冠的摩尼教抄寫僧,這些僧侶均著白衣白冠,左手持筆,身后是象征光明王國的三干樹。中縫用黑筆題寫懺悔辭:“……如果他竟相信荒唐的敵對之法,如果他是個妒忌的異教徒,是個進行虛偽祈禱的人,那么為了理解和知道……,就必須……”.扉頁的背面正中用紅筆題寫,贊美摩尼的教義是“光明中真言、神的智慧、至甜之法……”,下面一列黑色的文字是一行地毯上。他面對著一排樂師,其中第二位樂師手拿琵琶。


  吐魯番摩尼教寫本主要出自高昌故城k遺址群的北部建筑和東部所謂“藏書室”,這些寫本分別用摩尼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亞文、粟特文、敘利亞文、回鶻文等多種文字寫成,通常抄寫在紙草或絲絹上。內(nèi)容包括摩尼教經(jīng)典、贊美詩、祈禱文和書信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編號m470的中古波斯文殘卷,這是摩尼教的一部經(jīng)典--《沙卜拉干》。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