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建制、曾作為南涼及唃廝啰政權(quán)都城的西寧,留下了像虎臺、青唐城城墻等多處宏偉的歷史遺跡。但還有許多曾經(jīng)記錄這座古城輝煌的古跡漸漸從市民的視線里消失。本期《青海視野》就帶你走近這些淹沒在繁華都市中的古跡……
昔日南山寺
七一路南側(cè)的“磚包城”
1 淹沒在樓群中的“磚包城”
老西寧人曾經(jīng)見到的古城墻,是修建于明洪武十九年的西寧衛(wèi)城,上世紀中葉被拆除。如今的“磚包城”,僅剩七一路上一段,被高樓嚴嚴實實地裹在里面,只有穿過一個小門洞,才能一睹“磚包城”的真容:其間衰草離離,仿佛已被遺忘許久。
據(jù)一位在城墻邊居住的老人回憶,小時候曾見到有乞丐在城墻上挖窯洞居住。“那個時候,城墻的外部是寬大厚實的青磚,里面則是土質(zhì),我們這些調(diào)皮的娃娃常常順著內(nèi)城墻的土坡爬到墻上去玩。城墻上已經(jīng)踩出了一條條小路,這些小路一點不陡,很容易就爬上去,不過經(jīng)常爬城頭的還是尕娃們,丫頭們爬城墻會被人笑話的。”老人的回憶將記者一下帶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明萬歷三年(1575年)對西寧古城墻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加固,共用大型條磚1245.5萬塊,石灰2.06萬石,墻基全用大型條石砌成,墻體全用條磚包鑲。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磚包城”。
昔日教場街
2 曾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廟
文廟街,一條具有仿古建筑風格的街道,一條被各色酒吧包圍的街道,一條歷史的積淀與時尚的躍動相互交織的街道。在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風雨滄桑之后,西寧文廟依然以一種神圣的姿態(tài)靜靜地矗立于鬧市之后。
西寧的孔廟又被稱為文廟,在今文化街北側(cè),始建于明宣德三年。
“西寧文廟原有的建筑格局跟外地的文廟大致相同。”常年研究西寧地方史的靳育德老師介紹,前門設(shè)有兩個由照壁連接而成的牌坊門,穿過牌坊門,迎面是氣勢恢弘的大牌坊,上書“欞星門”三個大字。欞星門是文廟特有的設(shè)置,高十余米,飛檐斗拱,造型十分壯觀。欞星門令人驚嘆的一點在于,它建于清乾隆六年,其承重僅靠沒有深埋于地下的四根柱子和八根埋地的斜桿,在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雨之后,仍然屹立不倒,直至解放后才被拆除,這不能不讓人嘆服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
本世紀初,我市照“修舊如舊”原則,對明代建筑文廟大成殿進行修繕,保持了其原貌。現(xiàn)在漫步文化街,榭廊環(huán)饒,構(gòu)筑精巧的立體式仿古建筑和文廟大成殿古樸凝重的棟梁呈現(xiàn)在眼前,追古思賢,西寧六百年滄桑巨變及博大精深的漢儒文化,無不令人肅然起敬。大成殿東西廊內(nèi)的十余通古石碑,又使人感到西寧歷史文化的厚重。
城隍廟前的牌坊
3 斑駁古跡的城隍廟
解放路,一條被時裝店連起來的街道,到處充滿著時尚的氣息,然而在路北的一個院落里透出的卻是幾許肅穆與寧靜,老城隍廟便坐落于此。
提起城隍廟,老一輩西寧人都記憶猶新。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鼎盛時期分前后六院,歷盡歲月洗禮,所幸它的整體建筑基本保持了完整。站在院子門前,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昔日廟門前的那座長12米、高5米的水磨青磚浮雕大照壁,更看不到那高峻挺拔的山門了,我們想象著那個一進門就給人以震撼的場景,現(xiàn)在卻被一扇充滿現(xiàn)代化元素的鐵門取而代之,成為培養(yǎng)青少年各方面才藝的少兒活動中心。院子中央靜靜站立著的11棵古榆,還能讓人感受到這座古建筑滄桑的一角。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