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數民族婚俗之—烏孜別克族

時間:2013-01-31 09:11來源:中國網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烏孜別克族傳統(tǒng)的結婚儀式一般經過四個程序:


  第一,說親。烏孜別克族的婚姻由父母包辦,兒子稍大,父母便為之物色對象,一般都選擇門當戶對的人家。一旦相中某家姑娘,便托親朋好友到姑娘家去說親。說親一般要進行多次,即使女方同意,也要做一些戲劇性的周旋。三番五次后,女方父母才點頭應允。如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一開始就借故婉言謝絕,處理得體面又不傷和氣。過去媒人都由男子擔任,現在多由婦女充任。


  第二,訂婚。訂婚儀式由婦女參加。當日,男方母親在幾位女性親友的陪伴下,前往女家送訂婚禮,禮物一般包括衣料一兩塊,磚茶一兩塊,以及一定數量的糖果等食物。女方母親在幾位女親友的陪同下,熱情款待來客。男方母親把帶來的禮物放在托盤里,十分恭敬地放到女方母親面前,熱情洋溢地說:"您的女兒像月亮一樣,我的兒子像太陽一樣,月亮只有圍著太陽轉,才會放出燦爛的光。我看他們是天生的一對。您看,這樁親事怎么樣?"如女方母親滿口答應,并接受了禮物,這樁親事就算定了。


  第三,納聘。納聘儀式稱"瓊恰依,"一般在婚前的一段時間里舉行。按傳統(tǒng)習慣,男子仍不能參與,新郎也不例外,這天,男方母親在一二十位女親友的陪同下,前去女方家。她們每人手里端著一個用餐巾由包著的托盤,井然有序地列隊前往。隊伍后面還有一只送給女方的大綿羊,犄角上系著一塊大紅綢緞。女方母親出屋外恭迎。賓主相見,兩位母親象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熱烈擁抱。然后,男方客人打開自己的包裹,設宴招待女方主客。這時,主人及其親友都袖手旁觀,不幫忙干活。而男方客人則殺羊做飯,忙得不亦樂乎。宴席上,男方母親把一碗盛有熱糖茶的碗,放在茶盤上,用雙手高高托起,畢恭畢敬地獻給女方母親。一位男方客人代表當眾打開帶來的禮物,唱說著彩禮單。女方親友爭先恐后觀賞這些彩禮。儀式上,新娘不能露面。


  第四,完婚。傳統(tǒng)的完婚儀式分4天進行。第一天在新娘家舉行。這一天,男女兩家,賓客盈門。雙方父母出面待客。


  其傍晚時分,迎親隊伍分兩路前往娘家。一路由新郎的母親、姐妹及女親友組成;一路由新郎、伴郎及朋友組成。


  結婚典禮稱"尼卡",按伊斯蘭教進行,由阿訇主持。


  第二天清早,新娘家的三位婦女端著飯食到新郎家。新人吃過飯后,伴郎陪新郎到新娘家給岳父母問安。此時,岳父向新郎贈送壁毯一類的禮品。這天下午,正式舉行揭面紗禮。


  婚后第三天,新娘父母要宴請新郎及其父母親友等人;第四天,新郎父母回請。至此,整個婚禮才告結束。


  烏茲別克族在婚姻方面仍恪守本民族固有的傳統(tǒng)習俗和禮儀。烏茲別克族男女聯姻要經過訂婚、送聘禮和完婚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與其他民族比較,并無特別之處。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習俗則體現在完婚階段。


  烏茲別克人結婚典禮習慣于在女方家晚上舉行。良宵之夜,燈火通明,女家必須以抓飯招待客人。結婚儀式之前,男女雙方父母要媒人一起協商"討休錢",所謂"討休錢",是結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離婚時,男子必須付給女子的款項。對于烏茲別克族來說,離婚是相當可恥的。小兩口恩恩愛愛過日子才是光彩的。因此,在這個民族里,夫妻發(fā)生離異的現象,是極少見的。不過,如果夫妻實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離婚又是男方主動提出,當著女子的面說過"我不要你了"之類的話,那么,女方不但可以帶走自己的嫁妝,同時男方必須付給一定的"討休錢".討休錢在婚禮舉行前就商定好,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那種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男子的一種限制和約束。


  討休錢商定之后,在阿訇的主持下舉行結婚典禮。阿訇誦經,詢問新婚夫婦是否愿意結為伉儷。當一對新人都表明同意結合后,阿訇拿一塊用鹽水浸過的馕分送給新郎和新娘各一塊,這是婚禮中很有意義的一項內容。烏茲別克人珍視鹽,認為鹽可以加深夫妻感情,馕又是烏茲別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二者融為一體,象征著新婚夫婦好象鹽和馕一樣永不分離,天長地久。


  婚禮儀式舉行之后,新娘隨新郎及前來迎親的客人去男家。


  婚后第二天,新娘主辦"吉爾克派克"(聯歡會),再過一、二天,新娘的父母舉行"恰利拉爾",即請新郎及其父母親友等人做客。入席均按長幼分坐,并向新郎與來客分別贈送禮物;新郎的父母為表示答謝,也舉行"恰利拉爾",請新娘的父母親友做客。至此,結婚儀式才告完成。


  請新娘與搬新娘


  烏茲別克人的婚禮中還有"請新娘"和"搬新娘"的活動。


  所謂"請新娘"是由新郎的親友將新娘請去做客。而"搬新娘"則是新郎的親友將新娘叫回家中。


  新娘被娶來后,還要舉行"搬新娘"儀式。搬新娘是女家親友來到男家將新娘接走,回到娘家。剛到身邊的媳婦就被接走,似乎有點不盡情理,新郎無可奈何只好帶著禮物,尾隨著新娘追到女家,獻禮物以"贖回"新娘。按規(guī)矩,新郎再次來接新娘時,新娘要抱著母親哭天嚎地,表示不愿意離開養(yǎng)育自己長大成人的慈母。而姑娘的父親,這時應為女兒祈禱,希望真主降福于自己出嫁的姑娘。新娘也哭了,新郎禮也送了,情也求了,父親也祈禱了,這些形式過后,新娘便高高興興地跟著新郎回到婆家。


  這時,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婦女或新娘的嫂子陪伴。當新郎"贖回"新娘時,男家早在院中點燃了一堆火,新娘繞火堆走一周后,踏著鋪在門前的白布進入屋內,以此表示新娘已結束了姑娘時代,從今以后將忠于火熱的愛情,與夫君恩愛一生。新娘進屋時,男家主人撒喜果、喜糖等,眾人哄搶,表示恭賀新娘回來安居樂業(yè),早結喜果。然后,護送新娘的客人,除那位德高年邁的婦人留下外,其余皆在男家賓客的歡送聲中返回。


  按傳統(tǒng)習慣,烏茲別克婦女從結婚那天開始就必須戴上面紗(烏茲別克語稱之為"赫瓦蘭"或"帕蘭結",意思是將全身遮蓋)。這種面紗的臉部那一塊是用馬鬃織的,便于通風、透光。因此有人說,連蒼蠅都很難看見烏茲別克婦女的臉。不過,現在揭下面紗的婦女已經越來越多起來了。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探訪新疆骨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弘揚蒙古族游牧文化
  • 新疆農民捐115件春秋戰(zhàn)國文物
  • 一個特豐人的喀納斯之旅
  • 紀曉嵐筆下的新疆風物
  • 十萬知識青年在天山南北茁壯成長
  • 新疆發(fā)現獨特鹿石 有利于歐亞草原經濟演變研究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