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縣磨溝遺址:待解的五千年文明密語(3)

時間:2011-12-28 04:52來源:蘭州晨報 作者:劉勇 點擊: 載入中...

  “把燒制陶器的類似鍋臺的部分保護一下,明年還要專門研究。”12月26日下午,將植物標本給植物考古專家打包寄出后,毛瑞林給李政同打了電話。

  因為植物種子已經(jīng)炭化,肉眼看不清,在發(fā)掘時考古人員在灰坑中不同的地層選擇土樣,過篩子篩選細土,然后再在水中復選,最后將標本晾曬干。毛瑞林需要寄出去讓動植物考古專家在高硅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研究。“通過植物標本的研究來判斷當初的植物環(huán)境,農(nóng)業(yè)發(fā)展狀況。”毛瑞林說,“通過對動物骨骼的研究,判斷其生活所在的環(huán)境,究竟是捕獵的野生動物,還是馴化家養(yǎng)的牲畜,通過動物本身判斷當時的氣候狀況。”

  馬家窯文化的研究剛剛開始,明年有待考古人員去發(fā)掘的疑惑不止于此。

  今年夏天,考古隊在齊家墓葬群北邊發(fā)現(xiàn)了兩道壕溝,兩者中間相隔20多米,因為土地征用等問題,只挖掘了5米多,形狀、走向和用途都不清楚。

  幾乎與此同時的一個傍晚,李政同的孫子在齊家文化遺址西側的中寨村,撿來了一個破碎的手鐲,李政同看見后趕緊讓毛瑞林看。“可能更加古老,初步確定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遺物,距今有5500多年歷史,明年回來后繼續(xù)挖掘。”毛瑞林說。

  由于占用耕地,每年都要支付一筆價格不菲的補償費,同時農(nóng)民工和技術人員的工價都出現(xiàn)上漲,“考古費用越來越高,將來回填繼續(xù)耕種是最好的保護方式。”毛瑞林在電話中告訴李政同,“如果挖掘,征地將是一個問題。”

  吃過晚飯,李政同打著手電筒去了東北角的馬家窯遺址,在“鍋灶”前面掛上了塑料袋,轉身來到西邊的帳篷里。瞅了瞅放在帳篷角落裝有人骨的兩只箱子,李政同打開了帳篷臥室里的電熱毯開關,點上一支煙,悠然地吐出煙圈。

  月光如水,傾瀉到積雪覆蓋的墓群里。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位于西寧市西郊的虎臺遺址
  • “佛法匯集之地”——小佛寺遺址
  • “中國文明的前夜”——石峁遺址
  • 南梁的遺址——虎臺遺址
  • 八盤峽水天一色
  • 伊犁將軍府遺址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