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跡嶺原本叫“狗脊嶺”
古跡嶺,位于今西安城東門外東關南街古新巷一帶。不少人初聽古跡嶺的名字,都會想當然地以為能在歷史悠久的西安城以“古跡”命名,想必一定藏有許多文物勝景。這種臆想其實并不成立,古跡嶺雖然可說是從唐代延續(xù)使用下來的地名,但它的寫法是根據(jù)諧音雅化而來的,一開始,它的名字和“古跡”并不沾邊。
在唐代,古跡嶺原本被叫做“狗脊嶺”,因為那一帶地形特別,沿東西方向地勢明顯高起,好似一條狗的脊梁,因此形象地得名。據(jù)陜師大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李令福教授介紹,關于“狗脊嶺”這個名稱,在新舊《唐書》及《資治通鑒》中都有提及。后來,在古人經(jīng)年累月的稱呼中,大概是覺得“狗脊嶺”太不好聽,于是將它根據(jù)諧音雅化,才寫成了現(xiàn)在看上去很有文化色彩的“古跡嶺”三個字。
除了“狗脊嶺”,也有人以為古跡嶺是由“枸杞嶺”的說法變來的。“枸杞嶺”與“狗脊嶺”這兩種叫法的讀音非常接近,極有可能是出自同源,只是在民間的口頭流傳中,經(jīng)過了不同演繹,生成了兩個版本。“枸杞嶺”一說認為,在那一帶脊嶺中,曾經(jīng)成片地生長一種叫野枸杞的小灌木,旺盛的枸杞成為一道風景,于是便以這個特點得名。
不管“狗脊嶺”也好,“枸杞嶺”也罷,雖然都與名勝古跡無關,但不約而同的是,兩種說法都認可了“嶺”的含義。也就是說,這里的地勢應該相對較高。“嶺”,才是這處地方的內(nèi)涵所在。這條“嶺”,查閱《明清西安詞典》可知,正是龍首原隆起的一條支脈。西北大學歷史系退休教師張永祿教授介紹,這條支脈大致位于長安城六道高坡的第四坡道,根據(jù)解放后的考古測量顯示,當時古跡嶺的海拔在415米,高出周邊十來米。
作為龍首原隆起的一條支脈,在一千多年前,古跡嶺為自然脊嶺地帶,嶺呈西南向東北走勢,隆起的嶺地東起今興慶宮公園西側,西至西安城東南角,長約550米,寬200多米。
再往后到明清再到民國年間,古跡嶺一帶逐漸開辟成道路,建成密集的居民區(qū),嶺脊陸續(xù)被鏟低、鏟平。
所以,歷史上的古跡嶺和現(xiàn)在通常理解的古跡嶺概念并不完全一致。歷史上的古跡嶺更多是指地理概念,而后來嶺地漸漸不復存在,但古跡嶺的名稱仍被沿用?,F(xiàn)在的古跡嶺既是東關南街東側與曹家巷之間一段巷道的名稱,也指東關南街中段西側古新巷一帶直到環(huán)城東路的這片區(qū)域。
臨近大唐東市,成為“東市附屬”
一般來講,脊嶺地帶相對平地會偏僻、荒涼一些,但是,古跡嶺這個地方卻是個例外。
唐時,今古跡嶺一帶屬長安城勝業(yè)坊范圍。西北大學歷史系退休教師張永祿教師介紹,那里靠近太極宮等三大宮,因而貴族官僚宅院密集,尤其以王府居多。唐玄宗李隆基的兄長寧王憲的王府、五弟薛王業(yè)的王府都曾在勝業(yè)坊。
除了王府集中外,在古跡嶺的南邊,還有盛極一時的大唐東市。東市的北界在今天環(huán)城南路東段至咸寧西路一帶,古跡嶺差不多緊鄰東市北墻。
繁盛的東市聚集著從各地來長安經(jīng)商的商旅,臨近這樣的交易市場,古跡嶺的繁華自不必說。正因此,西安地名專家葛慧表示,要說古跡嶺的歷史,絕對不能不說東市。他甚至認為,用“東市附屬”來定位古跡嶺也一點不為過。
作為長安城最著名的兩大商業(yè)貿(mào)易集散地之一,規(guī)劃整齊的東市里店鋪毗連,商賈云集,繁榮興旺。那里酒肆、飯館林立,鐵行、筆行一家接一家,善卜者、賣胡琴者、琵琶名手各顯其能,絲、茶、米等各類貨品應有盡有,分門別類的工商業(yè)多達二百二十行,并都具有相當?shù)慕?jīng)營規(guī)模。區(qū)別于西市的國際性交易,東市主要是國內(nèi)貨物的交易,這些貨物多產(chǎn)自江淮等地區(qū),匯集著來自中東部地區(qū)的商旅。
唐代對于商業(yè)地區(qū)的劃分和管理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東市的繁榮,是否能夠影響到周邊坊里?對此,葛老先生解釋說,經(jīng)濟的繁榮是社會發(fā)展的結果,不是夯土壘筑的高墻能圍起來的。不論是遠道而來的商旅,還是趕來挑選商品的百姓,都不會是從各地空降東市,只與東市發(fā)生關聯(lián),他們必然在一來一往間,增加著東市周邊的人流量,讓這些區(qū)域成為東市的外延。特別是在唐中后期,東西兩市的商業(yè)發(fā)展達到極盛,商業(yè)的無形擴張在地區(qū)上突破了兩市的范圍,同時在時間上也突破了宵禁的限制。大大小小的工商業(yè)在臨近東市的周邊各坊發(fā)展起來。如對東市西北方的崇仁坊有記載,描述稱“一街輻輳,遂傾兩市,晝夜喧呼,燈火不絕”。而事實上,相較于崇仁坊,古跡嶺所在的勝業(yè)坊緊貼東市北界,距離更近,地理位置更優(yōu)越,應與崇仁坊的場景不相上下,也是商旅集散的一個自然選擇地。
曾經(jīng)扮演過刑場的角色
然而,古跡嶺可不只有欣欣向榮的一面,特殊的地理位置,還令它扮演過刑場的角色。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中原大地上出現(xiàn)多支農(nóng)民起義軍。一次,起義領袖王仙芝派重要將領尚君長為代表,前去同唐招討副使楊復光談判,想求招安。不料,途中卻生變化,領重兵的招討使宋威眼看大功將歸楊復光,心生忌恨,于是派兵在途中將尚君長誘捕,并奏稱是與尚君長激戰(zhàn),而生擒對方。盡管后來楊復光上奏說出實情,但是,朝廷也未查實,所以背信將尚君長等談判代表十余人斬首于“狗脊嶺”(即今古跡嶺)。
朝廷為何要將尚君長等人斬首于古跡嶺呢?這是有特別用意的,和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葛慧老先生介紹說,這次斬殺義軍將領的舉動,不能一般性地理解為此地荒蕪,所以被作為行刑之地,而是受當時的時局影響,還與附近的東市關系密切。對此,他解釋道,作為經(jīng)濟貿(mào)易的市場,東市每天迎來送往的人流量很大,特別是從中東部地區(qū)來的商旅特別多,信息流通快,地勢又高。朝廷斬殺尚君長等人于東市,就是希望借助它的地利,向中原各地起義軍傳遞出朝廷對農(nóng)民起義軍的強勢鎮(zhèn)壓信息,對起義起到威懾作用。
不過,結果卻適得其反,朝廷粗暴鎮(zhèn)壓的做法更激起了起義軍的憤怒,在尚君長等人被斬的四年后,即公元881年,黃巢率領的起義軍攻破了長安城。相傳,之后黃巢還親自到古跡嶺祭奠過起義軍死去的將士。
而事實上,古跡嶺作為刑場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公元844年,唐武宗就曾將山西叛軍楊弁及其黨人50余人斬于古跡嶺。
唐末新城改建后,古跡嶺逐漸冷清。明清時成為東郭城內(nèi)的一部分。東郭城有北郭門、南郭門等5座城門,古跡嶺位于東郭城的西南隅,靠近南郭門。南郭門在今天東關南街南口與咸寧西路交匯處,名稱至今沿用。
古新巷還留存著“嶺”的痕跡
在歷史進程中,古跡嶺的嶺脊陸續(xù)被鏟低,直至鏟平。位于東關南街中部路西的古新巷一帶,是嶺脊留存最久的一處地方,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基本上全部鏟平。
如今,來到古跡嶺,并不會覺得這里和西安的其他地方有明顯不同。東關南街上市井氣熱鬧十足,行道槐樹撐出片片綠蔭,列隊而站。道路在前些年經(jīng)過了拓寬改造,兩邊矗立著一棟棟居民樓,樓房的一層大多開成沿街店鋪,餐飲店、服裝店人進人出。
古新巷的東口與東關南街相交,西口通到環(huán)城東路。站在東口向西望去,古新巷是一條東低西高的坡道,就在這一轉彎間,竟比東關南街安靜許多。遙想千百年前,眼前的坡道就是嶺脊起伏的一部分。
站在這里,不禁讓人好奇,嶺地鏟平前此地該是什么樣子呢?聽附近的居民們娓娓道來……
71歲的老住戶劉永江大爺說,以前,古跡嶺地區(qū)是一片高地,地勢起伏很大,從東關南街北口進來,走到古跡嶺附近,路兩邊就變成了高坡臺子,有六七米高,居民的房子都建在臺子上。上世紀五十年代,古跡嶺還比較荒涼,它的東南邊有一段城墻,“窄窄的,也不高,是黃土墻,我們還爬上去玩過。沒過幾年,大概由于修路、蓋房、建公園的緣故,城墻就沒有了。”葛慧老先生分析,劉大爺所說的城墻,應該是明崇禎年間陜西巡撫孫傳庭重葺的東郭城城墻留存的墻體,上世紀五十年代,建設興慶宮公園時,公園的西圍墻還借用了東郭城的墻體。
74歲的朱淑賢阿姨一直住在古新巷里。她回憶說,在以前,古新巷一段地勢陡然增高,有一層樓多高,路上的人都得使勁仰著頭和高臺上的人喊話。臺子上是一家一戶的大院,這在西安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算是嶺地的特色。曾經(jīng),古新巷東口還有座舊的木制門樓。從門樓進來往西走,路很窄,兩邊都是門口擺放著石墩的深宅大院,平時居民要出入,得從土臺子邊上的兩條小坡走。小坡坡道很窄,過一輛三輪車都很緊張,等再往后發(fā)展,汽車漸漸多了,都只能繞到古跡嶺西邊,從環(huán)城東路進出。門樓也不知不覺拆掉了。
古新巷一段是古跡嶺地勢最高的地段。古新巷,是明清西安東郭城巷名,大約形成于明初修筑東郭城后,東西走向,位于東郭城西南隅,因為是古跡嶺側新開辟街巷而得名。在古新巷東口對面不遠處,至今還有座民房建在高出地面數(shù)米的臺子上,出入者需拾階而上。
現(xiàn)在向附近居民打聽古跡嶺,大部分人都會以古新巷作為地標介紹,而不太會說起東關南街路東與曹家巷之間那條200多米長的小巷子。有趣的是,那條小巷子才被叫做古跡嶺,當年它也是古跡嶺嶺地的一部分。探究它常被忽略的原因,大概一是因為地勢早已平坦,特征不顯著;其次,以古跡嶺命名的小區(qū)、社區(qū)都在東關南街以西古新巷一片,更廣為人知;再加上巷道太過短小,與曹家巷緊連,近日甚至連巷口路牌都不知所蹤,被不少人誤以為是曹家巷。
而古新巷雖然沒有古時的數(shù)米高的脊嶺起伏,但卻算是今天唯一能尋找到古跡嶺“嶺”痕跡的地方。它附近的居民樓地基較高,路邊商鋪普遍設有三四級的臺階,和完全夷為平地的周邊相比,那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留存的傾斜坡路,便是古跡嶺消逝在歷史中的依稀影子。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