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樹才:翻譯總是對原文的增加或者減少

時間:2016-11-02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上官云 點擊: 載入中...

 

    10月26日,“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翻譯工作坊·第三季--跨越語言的詩意:2016中外詩人對話百年新詩與互譯”活動在北京舉行,安妮柯·布拉辛哈等多位中外詩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提到詩歌翻譯,詩人、翻譯家樹才說,對于詩歌而言,翻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另外一個形式、一種從原文出發(fā)的創(chuàng)作形式。


    在翻譯工作中,由于詩歌的意韻等特殊性,一般會認為是比較難翻譯的體裁。詩人李少君表示,自己的作品《傍晚》先后被三個人翻譯過,反而讓它增加了一些新的東西,“《傍晚》描寫我喊散步的父親回來吃飯的情形。他們的翻譯讓我感受到,這首詩可以理解成我跟黑暗在爭奪我的父親,我可以用語言把我的父親從黑暗中解救出來,這是我以前沒想到過角度”.


    對于這個翻譯感悟,樹才認為,對于原著意味來說,翻譯一向被認為是“減少”了什么,但李少君的經(jīng)驗有效的質(zhì)疑了這一點,“這讓我們看到,翻譯有可能也是‘增加'.或許可以說,翻譯總是對原文的增加或者減少”.


    女詩人呂約也參加了這次翻譯工作坊的活動。她覺得,剛開始互譯的時候,自己和國外的詩人、翻譯家們都覺得對彼此的語言很陌生,“翻譯的過程就是我們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里面,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對方詩歌的本質(zhì)和風格”.


    “首先,我們互相閱讀作品,然后交流提問,有時候會具體到一個詞語。這讓我感覺像是用漢語重寫和再創(chuàng)造一首詩。”呂約笑著說道。


    荷蘭桂冠詩人安妮·費赫特表示,翻譯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語言則是幫助翻譯的一個工具,“我們在翻譯呂約詩歌的時候,也會討論一些很有趣的問題,這是一種理解的藝術(shù)”.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詩人樹才:翻譯總是對原文的增加或者減少
  • 洛陽現(xiàn)春秋時期陸渾戎部落墓葬 已與中原文化融合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