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傳統(tǒng)名稱為新年,因此,老百姓常把過春節(jié)稱之為過年。古時春節(jié)曾專指節(jié)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后來改為農(nóng)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即元宵節(jié),新年才算結(jié)束。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jié)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歷,也就是農(nóng)歷正月為歲首,年節(jié)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xù)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開始采用公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
在中國古代,新年雖然定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但過年的活動卻并不止于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如祭灶、掃房、洗頭、沐浴、準備過年食品和器具等。因此,從年前的臘月二十三起,一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天天都有過年的傳統(tǒng)活動,而且其內(nèi)容既講究又復(fù)雜。因此,這新年前后的二十三天中,每天都像過關(guān)一樣。所以,古來就有“過年如過關(guān)”的說法。
當然,年關(guān)難過還得年年過!那么,中國古代人們是怎樣過年的呢?有一首流傳久遠的“年節(jié)歌”道出了過年一系列的重要活動:“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寫對聯(lián),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頭兒,初三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古人從臘月開始就要忙著過年事,一直到過了元宵節(jié),這年關(guān)才是過完了。那么,古人在“年關(guān)”中主要是有哪些活動呢?
第一關(guān):小年祭灶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古代流傳下來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拈_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祭灶習俗,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在中國古代,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shè)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則被稱為“灶王奶奶”.
第二關(guān):掃房撣塵
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jié)前掃塵搞衛(wèi)生,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tǒng)習慣。室外屋內(nèi),房前屋后,徹底進行打掃,干干凈凈迎新春。所謂“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jù)《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第三關(guān):書寫春聯(lián)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書寫春聯(lián)。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jié)的對聯(lián)數(shù)量最多,內(nèi)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lián)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神聯(lián)有天地神聯(lián)“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lián)“土中生白玉,地內(nèi)出黃金”;財神聯(lián)“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lián)“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lián),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lián),如每個室內(nèi)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nèi)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lián),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qū)懢?,?nèi)容豐富,妙語連珠。
第四關(guān):吃年夜飯
大年夜,全家要吃年夜飯。因此,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算盤聲和報賬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除夕吃年夜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xùn)|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yù)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tài),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yù)祝壽長百年。
每年除夕,除了吃年夜飯之外,還要接財神的活動。接財神是為新舊年分界。接財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yù)先查好“憲書”,帶領(lǐng)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后,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后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nèi)焚燒,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財神時鞭炮齊鳴,氣氛熱烈。
這時便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像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shù)膩砝玻?rdquo;而屋里的主人為表示歡迎財神降臨,就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要說些吉利話,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胡子,身上背黃布袋,裝扮財神爺?shù)哪?,后面跟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散發(fā)財神爺像,以討賞錢。這樣一直鬧到正月初一凌晨。
第五關(guān):初一迎新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其意就是指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元日》中的詩句。說的是,爆竹聲中送走了過去的一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撲面而來,好不愜意!天剛亮時,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春聯(lián),換上新春聯(lián),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過新年就有放爆竹、飲屠蘇酒、貼春聯(lián)的習俗。新年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除了放爆竹,家家戶戶還要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xué)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lián)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qū)?、橫披、春條、斗斤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qū)?rdquo;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貼于相應(yīng)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同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jié)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jù)宋代的《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王安石《元日》詩中所說的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制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于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北宋詩人蘇轍的《除日》詩中說“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也是說的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chǎn)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每逢新年的第一天,男人們都要早早起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貼相互投賀,由此發(fā)展出后來的“賀年片”.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堆嗑q時記》就有這樣的記載。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第六關(guān):娘家拜年
正月初二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xiāng)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xiāng)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jīng)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中國北方在正月初二還有祭財神的風俗習慣。這一天無論是商貿(mào)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
第七關(guān):禮送門神
正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小年朝,即天慶節(jié)。這是兩宋時期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流傳有天書降臨人間,真宗趙恒便下詔書,定于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各級官員可休假五日。后來稱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媧初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jié)俗,魏晉后開始盛行。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fā)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jié)日,每至人日皇帝還要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第八關(guān):放生祭星
正月初八是“放生”日,古代民間就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里養(yǎng)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shù)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wǎng)罟筍餌所希至。”初八放生,不僅體現(xiàn)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fā)達的美好愿望。
這一天還要祭星,也就是順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祭祀星君,等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臺、門檻、鍋臺等處各放一盞“金燈”,也成為黃燈花,點燃后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jié)束后,全家要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第九關(guān):祭祀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tǒng)領(lǐng)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民間祭天、道觀齋天等活動。有的地方,天日時婦女要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第十關(guān):祭祀石頭
正月初十,由于“十”諧音“石”,因此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石磨、石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人們恐傷莊稼,甚至要祭祀石頭。也稱“石不動”“十不動”.古時中原就有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的風俗。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nèi)便會財運亨通。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jié)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yù)示當年豐收。
第十一關(guān):宴請子婿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這一天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在初九日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中所說“十一請子婿”指的就是這一風俗習慣。
第十二關(guān):搭建燈棚
正月十二要搭建燈棚,就是說從這一天起人們開始做好慶祝元宵佳節(jié)的各種準備,如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等。有童謠就說:“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第十三關(guān):過元宵節(jié)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從古至今,元宵節(jié)的節(jié)俗都非常有特色。節(jié)期與節(jié)俗活動,也隨歷史的發(fā)展而延長擴展。就節(jié)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白晝?yōu)槭校瑹狒[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新年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如果說大年三十和初一是春節(jié)農(nóng)村最隆重的習俗,那么,元宵節(jié)則是農(nóng)村春節(jié)期間最歡樂的日子。家鄉(xiāng)的元宵節(jié)叫做“過十五”,包括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連續(xù)三天,以食餃子、元宵為主,慶?;顒痈秦S富。和大年三十一樣,全村到處張燈結(jié)彩,鑼鼓喧天,龍飛獅舞,燈火通明。
過了元宵節(jié),整個春節(jié)活動才算結(jié)束。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再好的愿望也得靠勤勞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和爭取,敦厚樸實的家鄉(xiāng)父老深諳此理。于是,他們帶著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在“二月二,龍?zhí)ь^,銀子和錢往家流”的祝福,以及“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的農(nóng)諺聲中,開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勞作。
據(jù)《包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