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坻城區(qū)北城東路正在進行拓寬改造,9月23日12時許,工人進行前期下水管道挖掘時,觸碰到一個硬的東西。他們便上前觀察,發(fā)現地里埋藏一塊有字跡的石碑,字體很怪,看不明白?,F場工人想到,這里可能有文物,當即撥打110.
墓志記錄年代和死者情況
附近海濱街道派出所兩名民警到現場后,馬上聯系區(qū)文化館,請專家來鑒定。在專家到來之前,兩位民警一直在現場守候,不允許他人隨便進入。
退休前任寶坻區(qū)文化館館長的文博專家李壽祥老人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到現場。他小心翼翼地除去石碑上的土,看到這里有兩塊同樣大小的石碑,均為80厘米見方,厚度在10厘米左右。
李壽祥斷定,這兩塊石碑是墓志。古代有名望的人死后安放在棺材旁的石碑,一般都是兩塊,分別做蓋和底,蓋上用篆字刻墓志銘,一般會顯示死者所在的朝代。底部的碑為祭文,會把死者一生的功德事跡記錄下來。
曾出土紀曉嵐所寫墓志銘
李壽祥稱,蓋上刻有“明鄭府,典膳,正致仕,后邨,芮公,墓志之銘”字樣。“鄭府是鄭家的府地,典膳,應該是指管理膳房的官。正致仕,可能是官名。后邨是地名,芮是死者的姓氏,公是敬稱。”
李壽祥介紹,芮姓是寶坻的望族,自明代在寶坻定居,明清兩代均有人在朝為官。“這里本是芮家的墓地,20年前,附近曾出土芮鐵崖的墓葬,芮鐵崖是清代知名學者紀曉嵐的同學,他的墓志銘還是紀曉嵐親筆書寫的,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現場,作為底的石碑上密密麻麻刻著字,但由于年代久遠,很多字跡看不清了。李壽祥仔細查看,發(fā)現其中有“明萬歷”“四品”字樣。至于“明萬歷”與死者有什么聯系,這個四品是死者本人還是另有其人,有待考證。
現場除了兩塊石碑,還有棺材的碎片,可以斷定是明中期的古墓,其他待考。當天,寶坻區(qū)文化館將兩塊石碑運到館內妥善保存。“稍后我會將石碑上的字拓下來,再慢慢研究,希望找到答案。”李壽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