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盧溝橋一夜:槍聲持續(xù)至7點50分停止

時間:2014-07-09 08:30來源:南京晨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事變

 

7月7日

 


  餞行之宴


  也許是因為前一天剛剛下了一場大雨,1937年7月7日這一天的北平,“已是不堪忍受的酷熱”.“寒暑表上的水銀柱從大清早就直線上升,即使夜間也不輕易下降。”時任日本駐華大使館駐北平的陸軍助理武官今井武夫后來在自己的回憶錄里還清清楚楚記得這一天的情形。


  22點多,時任第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的秦德純剛剛結(jié)束了一場特殊會議。當天下午,他在市政府邀請胡適、梅貽琦、張懷九、傅斯年等20多位北平文化界的負責人開會,一方面報告局勢之緊張,另一方面,也想聽一聽這些文化人對局勢的應對意見,“諸先生亦均開誠布公懇切指示”.秦德純與胡適等人的會面也有餞行之意。6月中旬,胡適、傅斯年等人接到邀請,讓他們7月中旬趕到廬山,參加“廬山談話會”.邀請是蔣介石發(fā)出的。1937年5月27日,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大批黨政軍要員上了廬山,商討抗日之事。


  日軍在豐臺一帶頻頻演習,華北局勢將走向何處?所以秦德純決定在胡適等人動身之前宴請這些文化界名流,也借此探測一下南京中央的態(tài)度。雖然天氣酷熱,但這些憂慮時局的學者還是從下午一直討論到夜色深沉。


  神秘槍聲


  而此時,一支日本隊伍正在京郊豐臺一帶進行軍事演習,正是他們的軍事行動引燃了持續(xù)8年之久的中日全面戰(zhàn)爭的爆發(fā)。


  “這天晚上,天空晴朗,沒有月光。星空下,可以隱約看到遠處宛平的城墻和附近不時移動的中國士兵的影子。這是一個寂靜的夜晚。”在1937年7月7日的日記里寫下這段話的人叫清水節(jié)郎,他是駐豐臺日軍第一聯(lián)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中隊長。


  豐臺是連接北寧線和平漢線的交通樞紐,日軍自然不愿意放過這樣一個戰(zhàn)略要地。1936年5月15日,首批新增日軍3000人抵達平津。次日,日本任命河邊正三為駐屯軍步兵旅團長,在北平設立旅團司令部,其第一聯(lián)隊駐北平、豐臺。日軍在沒有征得中國方面同意的情況下,即開始在豐臺車站東側(cè)建筑營房。


  自此北平已處于日軍的三面包圍中:東有日本扶植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和日本天津駐屯軍,北有關東軍駐扎在熱河的重兵進行策應,西北有日本控制下的李守信、王英等偽武裝,只有北平的西南面尚有第29軍駐防。這樣,宛平城便成了北平的唯一門戶,宛平一旦失守,平漢線被切斷,北平便成了一座孤城,日軍就能輕易控制平津地區(qū)。當時,北寧鐵路沿線已為日軍所控制,而在平漢路上的盧溝橋就成了北平這一門戶上的插銷,扼守盧溝橋已不是保衛(wèi)京城而是守住北平與中原通道。深諳此義的日軍在演習中也毫不掩飾地圍繞著盧溝橋展開。


  7月7日,日本軍人又出現(xiàn)在盧溝橋以北地區(qū)。據(jù)清水節(jié)郎記錄:演習前,他說明這次演習主要內(nèi)容是:“從龍王廟附近到東面的大瓦窯,向敵人主陣地前進,利用夜幕接近敵人,然后黎明時進行突擊。”19時30分,清水節(jié)郎下令部隊開始夜間演習。部分軍官和假想敵旋即到東面活動。天完全黑下來后,清水率600名官兵向假想敵所在的東方移動。


  據(jù)清水節(jié)郎記錄:22時40分,不知從什么地方傳來的一陣槍響令清水節(jié)郎緊張起來,他馬上下令集合,清點人數(shù)。這時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名士兵,有人稱看見這名士兵進了宛平縣城。他立即向大隊長一木清直報告,一木清直又報告給了聯(lián)隊長牟田口廉也。之后,一木清直率一個中隊士兵直赴現(xiàn)場。


  深夜來電


  剛與胡適、傅斯年等人告別回來的秦德純尚未來得及好好休息,便被電話驚起。此時是7月7日23點40分。電話是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主任魏宗瀚和負責對日交涉的專員林耕宇打來的。他們告訴秦德純,日方在今晚的軍事演習中發(fā)現(xiàn)丟了一名士兵,日方以此為由要進城搜查。秦德純回答:盧溝橋是中國領土,日本軍隊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該地演習,已違背國際公法,不得進城檢查。不過為了避免矛盾激化,秦德純還是緩和了一下提議:等天亮后,讓本地軍警代為尋找。如果發(fā)現(xiàn)日本士兵,即行送還。


  隨后,宛平縣長王冷齋奉命來到日本特務機關部松井太久郎那里交涉。在此之前,他令宛平城里駐軍營長金振中查詢此事,還讓警察各處搜索,也沒有發(fā)現(xiàn)所謂失蹤士兵。王冷齋首先告知中方調(diào)查結(jié)果:槍聲方向是在宛平城東門外,中方在這里并無駐軍,可知絕不是中方所發(fā),城內(nèi)守兵也查明并無開槍之事,每個守兵所帶子彈也一枚不少??墒撬删匀粡娬{(diào)說,確有一名士兵失蹤,必須進城搜索。這一無理要求當然遭到王冷齋拒絕。眼看爭議不下,后來雙方商議,“決定第一步先由中日兩方面派員同往宛平城調(diào)查,等調(diào)查情況明了后再商談處理辦法”.中、日雙方各出三人,分乘兩輛車,在夜色茫茫中駛向宛平城方向。這時,王冷齋得到報告說:駐豐臺日軍一大隊500多人并炮6門,由大隊長一木清直率領向盧溝橋出發(fā),事態(tài)頗為嚴重。


  后來的事實證明,那個“失蹤”的士兵叫志村菊次郎,其實很快就回到隊伍。日本聯(lián)合通訊社駐上海分社的負責人松本重治的回憶錄《上海時代》中“盧溝橋畔的槍聲”一節(jié)記述:“實際上,約3小時(注:另一說20分鐘)之后,下落不明的士兵歸了隊,并非被中國方面綁架去了。這個新兵擔任傳令兵,在離隊解手返回時,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誤了歸隊時間。”戰(zhàn)后有人問當天帶隊的中隊長清水節(jié)郎,為什么不馬上報告志村歸隊之事?清水支吾說:“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故,是我的失策,現(xiàn)在記不清楚了。”


  今井武夫稱,就在王冷齋與日方前往宛平縣城實地調(diào)查時,“到達之前又得知中國軍隊從長辛店向龍王廟增援了部隊,并再次向日軍射擊”.而據(jù)王冷齋回憶:“當車到達離(宛平)城約2里的地方,見公路右側(cè)及鐵路涵洞一帶都被日軍占據(jù),槍炮擺列。”日方顯然開始做戰(zhàn)斗準備。這時,同車的日本特務機關輔佐官寺平突然請王冷齋下車,稱來不及調(diào)查,讓他“速令城內(nèi)中國駐軍向西門撤出,日軍進至東門城內(nèi)數(shù)十米地帶,再商量解決辦法,以免沖突”.王冷齋拒絕此議,堅持先調(diào)查,一行人遂進了宛平縣城。


 

 

7月8日

 


  劍拔弩張


  凌晨2點,電話再一次響起。電話還是北平市外交委員會打來的。對方告訴秦德純:日方對他的答復不滿意,強要派隊進城檢查,否則就包圍宛平。第29軍一共有4個師,其中分布在北平南苑、西苑、豐臺、保定一帶的是馮治安的第37師,具體負責守衛(wèi)盧溝橋的是219團,團長吉星文。所以聞聽此訊后的秦德純連忙電話聯(lián)系馮治安師長和吉星文團長,要他們嚴密戒備,做好應戰(zhàn)準備。正在保定的馮治安師長,馬上起程趕回北平。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