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cè)沼浿械拇箴嚮?/h2>

時間:2014-06-18 08:30來源:老年生活報 作者:朱洪濤 點擊: 載入中...

顧頡剛

 

顧頡剛


  1960-1961年,全國普遍處于饑饉狀態(tài),史學家顧頡剛雖然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革中央委員,但要吃飽飯并不容易,他此時的日記里留下了大量對付吃飯問題的記錄。


 

 

賣書賣古董

 


  1961年時,顧頡剛的妻子張靜秋與兒子顧洪已經(jīng)浮腫。不久顧頡剛也出現(xiàn)浮腫癥候,以致朋友馮家升兩年不見顧頡剛,一見之下說出“您瘦得不認識了”.


  面對吃飯的困境,顧頡剛采取的措施第一是賣書。此時賣書已不值錢,顧頡剛所出售的汲古閣《十七史》、阮刻《十三經(jīng)注疏》因書籍本身有缺陷,每冊僅賣一二角,且微薄賣書所得很快就花完了。其次是賣古董,“五四年由蘇攜來之先父所遺瓷器約二十件,請陳萬里代為介紹于韻古齋,期得善價,不料今日施君來,謂皆是近數(shù)十年中仿制,僅可售與國際友人,無一可送至博物館者,代價僅八十余元耳,為之氣索。 ”


  幸好還有國家補貼。 1960年10月1日張靜秋給顧頡剛的信,“政府對高干和高級知識分子的供應從8月起每月4斤肉、3斤蛋、2斤糖、2條香煙,保證無缺。 ”但從顧頡剛此后的日記看,這樣的補助待遇并沒有持續(xù)下去。

 

為吃瘋狂

 


  除了個人能想到的緩解饑餓的方法外,國家層面的措施亦在實行。首先是推廣代用食品,1960年11月10日譚震林副總理講若將橡子、玉米芯、玉米葉加工后就可充當糧食吃,并且也能提高營養(yǎng)。其次是政府推行“勞逸結(jié)合”的辦法,將城市人口遣散至農(nóng)村,讓大家靜養(yǎng)生息:“邇來各機關堅決執(zhí)行‘勞逸結(jié)合’辦法,減少開會,保證休息。 ”


  當想方設法還吃不飽飯成為現(xiàn)實,各種奇事也就層出不窮:“教授偷老玉米,紅領巾爬墻偷棗,此皆近日新鮮事也。保姆管做飯,又安得不偷米乎! ”


  最夸張的是連動物都同類相吃,顧頡剛家中所養(yǎng)之雞久不下蛋,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所下蛋自己吃了。即此可知近日食物之緊,直使家禽親食其子。至貓兒之嗚嗚向人索食,或突跳至桌上與人搶食,不待言已。 ”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南方談話20周年啟示:市場經(jīng)濟不至于造成大饑荒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