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元宵節(jié)有關的歷史故事

時間:2013-08-02 09:04來源:新浪 作者:劉繼興 點擊: 載入中...

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有關一年一度"東風夜放花千樹"的元宵節(jié),歷史上曾留下了許多故事。


 ?。ㄒ唬?/p>


  早在南北朝時期,南梁簡文帝就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jié)。據(jù)《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彩,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余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臺有八里之長,游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shù),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ǘ?/p>


  成語"破鏡重圓"的故事,就是一個與元宵節(jié)有關的凄婉愛情絕唱。南陳后主陳叔寶有一個才貌雙全的妹妹樂昌公主,嫁給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其時隋軍壓境,南陳的滅亡已是不可避免。徐德言擔心故國滅亡后夫妻離散,便與樂昌公主商定,打破一面銅鏡,各拿一半,作為以后相見的憑證,并約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賣鏡于街市,以獲得對方的消息。不久,陳果為隋所滅。由于為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楊素破陳有功,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對樂昌公很是寵愛,還為其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郁郁寡歡,默無一語。


  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度盡劫波的徐德言匆匆趕到街市,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徐德言淚流滿面地向老者講述了破鏡的故事,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賣鏡老人深為之感動,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徐德言于是題詩一首: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詩畢,徐德言千恩萬謝,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不禁悲從中來,終日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深深地被打動了,頓生成人之美之心。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回歸故里。于是便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三)


  宋朝的元宵節(jié)更加熱鬧?!稏|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jié),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游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ㄋ模?/p>


  宋代福州有個太守蔡君謨,他為了粉飾太平,便下了一道旨令,強令福州一帶庶民,各家須在元宵節(jié)燃燈七盞。當時有個叫陳列的人,做了個一丈多高的大燈,上面寫了一首詩:"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窮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太守蔡君謨看見了這首詩,不得不收回規(guī)定。陳列的燈詩可謂窮苦人民生活的寫照,而這個太守也算是個識時務者。


 ?。ㄎ澹?/p>


  傳誦最廣的恐怕是元宵節(jié)燈聯(lián)讓北宋名臣王安石交好運的奇聞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jié)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lián),征對招親。聯(lián)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聯(lián)"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lián)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xiāng)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招親聯(lián)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lián)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lián),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這則奇聞未見于信史記載,應該是民間傳說了。


  (六)


  南宋賈似道鎮(zhèn)守淮陰時,有一年元宵節(jié),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lián)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jù)說,此聯(lián)為我國最早的燈聯(lián)。此后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lián)、門燈聯(lián),活躍了元宵佳節(jié)的氣氛。


  (七)


  朱元璋因一則元宵節(jié)燈謎而大開殺戒的故事,在民間也流傳很廣。朱元璋有一年微服出宮,去看看南京百姓如何歡度元宵節(jié)。來到一個猜燈謎的地方,見一群人正猜一張畫謎。畫上畫著一個赤腳婦人抱著一個西瓜,謎目要求猜當?shù)匾痪渌渍Z。結果被人猜破,謎底是"淮西婦人好大腳".燈謎講究別解,此處淮西的諧音是懷西,意思是懷抱西瓜婦人好大腳,這是南京人譏笑當時安徽婦人的一句俗語。朱元璋在一旁聽了大為惱火,以為是暗譏皇后馬氏。因為馬皇后就是淮西人,并且有著一雙特大腳。朱元璋就暗暗記下畫謎人家的住處,第二天派兵把這條巷子里的人都殺光了。


  (八)


  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節(jié)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lián)試他才情,聯(lián)云:"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tǒng)。"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lián)牶"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重賞了那個秀才。


 ?。ň牛?/p>


  使元宵節(jié)增輝的,還有一對父子名人。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jié),老宰相出聯(lián)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父子倆出口皆不凡,珠聯(lián)璧合,成就了一則妙對。


 ?。ㄊ?/p>


  對元宵節(jié)頭疼不已且深惡痛絕的歷史名人,當屬袁世凱了。他逆歷史潮流而動當皇帝時,曾對元宵兩易其名。因"元宵"與"袁消"諧音,袁世凱感到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全國,慶賀元宵節(jié),民間吃"元宵"改為吃"湯圓".轉而一想,"湯圓"--"湯袁",不成了"湯煮袁世凱"嗎?于是再次下旨,全國將"湯圓"改稱"湯團".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大總統(tǒng),洪憲年,"元宵"改名稱"湯圓";明年元宵后,誰還叫"湯團"."袁消"后,有好事者曾就此事作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使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已消失的元宵節(jié)風俗
  • 元宵節(jié)張燈曾是佛家的專利
  • 古時元宵節(jié)很多活動相當于情人節(jié)
  • 宋理宗三宮六院仍不滿足 借元宵節(jié)召名妓入宮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