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永寧發(fā)現距今近2000年漢墓 墓主家境富裕

時間:2012-06-26 10:32來源:寧夏新聞網  作者:趙婷婷,黃英 點擊: 載入中...



在清安園工作4年的溫師傅向記者介紹古墓的外形。 

 

  永寧縣清安陵園內,一處被大青磚包裹嚴實的“堡壘”狀建筑隱藏在一群現代墓群中。多年來,它一直深埋于地下,2010年10月有人在此處安葬親人時,才使它重見天日,但此后的一年多,它一直被當作普通墓葬。最近,一位學者到陵園掃墓時發(fā)現它,并上報文管部門,它的真實身份才被確定。原來這是一座距今近2000年的漢代墓葬。

 

  千年漢墓無人識

 

  2010年10月,一戶人家到位于永寧縣望洪鎮(zhèn)清安陵園埋葬親人。在陵園內,他們挑選一處南靠唐徠渠,地勢較高且平坦的位置做墓地。當一家人找來鐵鍬準備挖墓穴時,發(fā)現此處地面非常堅硬,挖到一米深處,眼前排列整齊的青磚讓大家吃了一驚。懷著好奇心,這伙人繼續(xù)往下挖,一個橢圓形“堡壘”狀的建筑出現在人們眼前。


  很快,“堡壘”周圍聚集很多看熱鬧的人們。這究竟是什么?不少人猜測這是一個廢棄的磚窯,也有人猜測是埋藏寶貝的地方。幾個膽大的人跳到“堡壘”頂上,狠狠往下跺了幾腳,青磚紋絲不動。后來,幾個漢子找來堅硬的鐵杵,將兩塊青磚撬開,隨著磚塊松動,“堡壘”頂部隨之塌陷。人們找來手電筒,看見底部有風化的棺木和骨頭。有膽大的人跳進墓穴,想撿起看似成型的棺木板,但由于風化嚴重,抓起的卻是木頭的粉末。一段四五厘米長的骨頭,一碰也成了骨末。


  原來是座墓,滿足了好奇心的人們散去。

 

  文管專家確定身份

 

  在陵園里已經工作4年的溫大爺告訴記者,從那以后,這個看似年代久遠的墓葬被遺忘了。今年6月中旬,一個掃墓人看到這個墓,認定它身份不一般,向文管部門匯報。專家仔細勘查后,判定這是漢代墓葬。


  永寧縣文物管理所的李明昆專家是這座古墓的鑒定者之一。他說,僅看這個墓葬的形狀和所用青磚,可初步斷定是漢墓。后銀川市的考古專家看過后,得出相同的結論。此墓長約4米,寬約80厘米,呈橢圓型。墓穴用青磚砌成,每塊青磚都有榿子,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用任何砂石細泥黏結。但讓考古人員人疑惑的是,一般漢墓都埋藏在地下11米深處,最淺的也有七八米深,而這座墓穴僅離地表1米多。根據墓穴的規(guī)模和建造格局,可以判斷墓主是漢代一位家境富裕之人。但由于棺木、青磚已被破壞,墓穴內的東西也早已被盜走,很難再獲得更多有用信息。


  文物專家的疑惑在溫師傅這里得到解答。原來,這塊地方原來地勢較高,前幾年陵園將高處用推土機平整成平地。這也是為何墓葬離地面較淺的原因。


  專家介紹,寧夏地區(qū)兩漢時期的墓葬資料很多,吳忠市、銀川市平吉堡、靈武市橫城、固原市上飲河、同心倒墩子等地都發(fā)現過漢墓。由于漢墓的封土堆比較高大宏偉,特別是在平原地區(qū),像座小山,極易被人認知,因此成為盜墓分子盜掘的目標。且漢墓多在荒郊野外,墓葬分散,保護起來困難較大。在發(fā)掘的近200座漢墓中,其中大多數墓葬被盜掘,為全面研究兩漢時期寧夏地區(qū)的文化面貌帶來一定的困難。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