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jì)60年代初,老車站首先被改造成鐵道部的科技館,不久之后又被改建成北京鐵路工人文化宮,候車室則被改造成劇場使用多年。這座建筑在2008年辟為北京鐵路博物館,時任鐵道部長的劉志軍曾經(jīng)明確了該館作為“中國鐵路第一館”的定位。
鐵路現(xiàn)在成為最重要的運輸工具,但在清朝,曾經(jīng)被守舊的滿清貴族視為“洪水猛獸”,在鴉片戰(zhàn)爭后的1864年,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的宣武門外修建了長約600米的窄軌鐵路,一臺小型蒸汽機車牽引著三節(jié)車廂,在上面來回行駛。英國人當(dāng)時修建這條小鐵路的目的是作為火車的宣傳廣告,故而后來被稱之為“廣告鐵路”。雖然這條短命的鐵路被清政府以“殊甚駭怪”為名勒令拆除了,但它卻開了北京修建鐵路的先河。
真正被清政府認可而修建的北京第一條鐵路,是1888年慈禧“恩準(zhǔn)”李鴻章奏折,在中南海的紫光閣修建的鐵路,它鋪設(shè)在清宮中北海與中南海之間,南起中海西岸的瀛秀園門外,北至北海北岸的靜清齋,總長度1510.4米。經(jīng)過福華門(今中南海的北門),進北海的陽澤門(今北海西南門,老北京圖書館正門)沿著北海西岸向北,經(jīng)過闡福寺、浴蘭軒、大西天到達終點站──靜清齋。這條小鐵路安裝的是活動鐵軌,即使用時才安裝的鐵軌。因火車經(jīng)過之處都地處交通要道上,永久性的鐵軌會給行人車馬帶來很大不便,故而采用此法。
這條鐵路建成后,李鴻章又趁熱打鐵,從法國進口了六節(jié)客車車廂和一臺法國新盛公司制造的蒸汽機車請慈禧“御覽”。這趟列車的編組是:“丹特”蒸汽機車一臺,上等豪華車廂一節(jié),上等普通車廂二節(jié),中等車廂二節(jié),行李車廂一節(jié)。整個列車價值六千両白銀。法國人如此不惜工本,只不過是為了在大清國的宮苑內(nèi)做一個活的廣告,把火車這個洋玩藝兒推銷給清政府的最高統(tǒng)治者──慈禧,讓她同意在中國修建鐵路。
當(dāng)時靜清齋門前還新建了一座金瓦紅墻的小火車站。然而,蒸汽機車巨大的排汽聲和震耳的汽笛聲卻把慈禧嚇得不輕,可礙于太后的尊嚴(yán)又不便直說,只好以火車的動靜太大,恐會震壞了皇城的氣脈為由,又稱火車司機坐在她前面不成體統(tǒng),遂下旨,不準(zhǔn)用燒火冒煙的火輪車牽引大清國的皇家專列,于是世界鐵路史上最搞笑的一幕出現(xiàn)了:這條鐵路上的火車只是在慈禧每天到勤政殿上朝、下朝的時候,開行兩次。
所謂的開行,也就是這六節(jié)火車車廂靠人力,由宮內(nèi)的太監(jiān)們挽著黃緞子織成的繩索拉著跑。每當(dāng)慈禧乘坐的小火車專列出發(fā)的時候,與她平時坐轎子出行的排場一樣,前呼后擁。列車前面,兩隊太監(jiān),手持幡旗組成儀仗隊,分列鐵道兩旁引導(dǎo)。另有幾十名身強力壯的年輕太監(jiān)肩拌黃緞繩,拉著火車奮力前行。列車尾部也有一些太監(jiān)隨列車前行,需要停車時,他們便一齊發(fā)力,將列車?yán)O聛?,名曰?ldquo;火車”,實際靠人拉。
當(dāng)年有首《清宮詞》描述此事道:“宮奴左右引黃幡,鐵道平鋪瀛秀園;日日午餐傳北海,飆轉(zhuǎn)直過福華門”。
雖說這人力火車頗為荒唐,可它畢竟是北京歷史上的第一列火車,慈禧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坐過火車的皇太后。
(責(zé)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