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學術潑皮”不能光靠磨嘴皮子

時間:2015-07-14 11:43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楊禹 點擊: 載入中...

  引言

  最近幾天,微博認證為“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的劉鋼火了,比北方40度的高溫天氣還火。這位研究員7月8日在科學網實名博客發(fā)表了一篇關于換頭手術的文章,被網友和原作者發(fā)現(xiàn)是明顯的抄襲。劉鋼不以為恥,在微博上與網友對戰(zhàn),屢屢爆出“我剽竊了又當如何”、“什么是臉”等驚人之語。

  連日來,各種網上聲音、媒體報道,皆對劉鋼展開批評。顯然,有兩點已不存疑:一是劉鋼抄襲剽竊了他人文章,二是劉鋼隨后的傲慢言談觸犯了眾怒。然而,截至今日,劉鋼除了刪除相關微博外,并無其他舉動,似乎就這么從互聯(lián)網上輕松轉身、逍遙無形了。

  這事兒,可不能就這么完了。

  當年魯迅先生筆下,有不少這類“搖身一變,成為潑皮”的角色。如今,抄襲剽竊、又在公共輿論場上不以為恥,是典型的“學術潑皮”。跟一個公然自稱“不知道什么是臉”的人講“臉面”、“底線”、“羞恥”,除了公眾藉此鞏固一下共識外,對他本人怕是隔山打牛,沒啥真用處。

  怎么辦?對付“學術潑皮”不能光靠磨嘴皮子。有兩個關鍵動作要做:

  其一:先搞清劉鋼是誰。

  事發(fā)后,遍尋“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官網,在其“研究人員”介紹頁面上,密密麻麻、有圖有文字地展示著該所從“正高級職稱”到“初級職稱”的全部成員。但并未尋見“劉鋼”。

  換句話說,劉鋼是不是屬于社科院哲學所,這還是個問題。這會兒顯然需要有一方站出來了——中國社科院哲學所,應明確回應公眾:這朵奇葩劉鋼,到底是不是開在哲學所的土壤上?是,還是不是?二選一,沒有模糊地帶。

  其二:搞清了劉鋼是誰,也就明確了接下來必須做什么。

  如果劉鋼是哲學所的人,那么,每個單位都有責任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上的人。學術界的基本規(guī)矩,相信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這一我國最高層級的社科研究機構,不會缺位。既然有規(guī)矩,就依規(guī)矩辦事。

  如果劉鋼不是哲學所的人,那么,中國社科院有必要捍衛(wèi)本單位的學術清譽,依法追究這個虛假微博認證的來龍去脈。

  采取以上這兩個動作,不應以劉鋼本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因劉鋼在網上“銷聲匿跡”而不了了之。簡言之,這不是一個叫劉鋼的個人的事,也不是部分網友的事,而首先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的事。

  遍覽今日中國學術界,“抄襲剽竊”這類明顯觸犯學術規(guī)則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行為,早已人人喊打。“喊”是必要的,但光靠“喊”顯然不夠。每一次涉嫌觸犯學術底線的行為,每一個可能存在的假冒學術身份,都需要被放在顯微鏡下看清楚、搞明白。若沒了規(guī)矩,則學不成學,國不成國,黨不成黨。今天我們講“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立規(guī)矩、照規(guī)矩辦事的過程。

  為了尋找“劉鋼”的真實面目,到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的官網上瀏覽時,看到首頁第一條新聞是——“哲學所召開‘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委中心組第二專題學習研討擴大會議”。好吧,就把搞清“劉鋼”是李逵還是李鬼,以及依規(guī)治理“學術潑皮”,作為落實“三嚴三實”、辦好端正干凈哲學所的當務之急吧。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郭夏:開放創(chuàng)新“金磚+” 命運與共亞非拉
  • 博論|“主旋律”蘊含巨大精神力量
  • 【地評線】守護“第五空間”,增進民生福祉
  • 從“閑人免進”到“城市客廳” 常州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有效破解
  • 【地評線】中國外貿為何“韌性”十足“逆勢”而上
  • 以“四力”夯實鄉(xiāng)村振興成果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