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標準答案”扼殺了創(chuàng)新人才

時間:2014-12-02 09:10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張漲 點擊: 載入中...

  要讓教育從應試教育轉到鼓勵創(chuàng)新的軌道上來,首先要摒棄以往那種片面強調標準答案的觀念,鼓勵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次,是要改變人才選拔和高校評價的指標體系;再次,高校的學術評價,應從單以論文數量論英雄,過渡到產學研結合、鼓勵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上來。

  關心中國教育的人,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并不陌生: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時至今日,這恐怕也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走入知識經濟時代,創(chuàng)新成為發(fā)展的驅動力。李克強總理曾提出“萬眾創(chuàng)新”理念,呼吁通過創(chuàng)新為中國經濟升級版發(fā)力。學校以培養(yǎng)杰出人才為己任,說得更明確一點,就是應該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掌握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以此觀之,我們的教育體系雖然培養(yǎng)出了不少學霸、學神,但總體來看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仍然是一大短板。

  從教育模式上來說,每一個“過來人”都曾體會“中國式教育”的弊端,那就是強調唯一的“標準答案”,學習的過程被簡化為從黑板上抄到筆記本上、再從筆記本上抄到考卷上的應試過程。當然,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學生基本功不可謂不扎實,但創(chuàng)新能力的缺失卻得不償失。從兒童時期開始,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非黑即白”:只有標準答案是對的,其他答案都是不對的,只需要記住正確答案就行,沒必要去思考還有沒有其他答案。這種價值觀潛移默化,使得學生只求不出錯,卻缺乏求新求變的意愿。長此以往,除了被動接受“標準答案”,學生不敢嘗試新事物,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

  而從社會環(huán)境上來看,一方面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更傾向于社會成員做一個守規(guī)則的、按照常理出牌的人。大多數人的成長都是按照千篇一律的路徑:升學、高考、上大學、找工作……只有遵循此道,才算是“正路”,而輟學、創(chuàng)業(yè)等另辟蹊徑之舉,往往被視作“不務正業(yè)”。另一方面,社會競爭往往也還存在學歷崇拜、文憑情節(jié)。前不久,深圳一家企業(yè)招聘應屆生,開出了“普通院校5000元、重點院校6000元、清華北大9000元”的薪酬……只看學歷不看能力的畸形人才觀下,如何鼓勵學生把精力用在搞創(chuàng)新上而不是混文憑上?

  歸根結底,要讓教育從應試教育轉到鼓勵創(chuàng)新的軌道上來,首先要摒棄以往那種片面強調標準答案的觀念,鼓勵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還應鼓勵學生在標準答案之外尋找其他可能的正確答案。唯此,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懷疑精神。

  其次,是要改變人才選拔和高校評價的指標體系。隨著自主招生等新渠道逐步拓寬,素質教育理念漸受認可,大學招生也應給創(chuàng)新型人才開“綠燈”。

  再次,高校的學術評價,應從單以論文數量論英雄,過渡到產學研結合、鼓勵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上來。比如近日清華大學就宣布,將在明年開設創(chuàng)業(yè)輔修學位,鼓勵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除了“錢學森之問”,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也值得人深思。有人問,假如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等人生在中國,接受我們的教育,他們還能不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多人說,凡事喜歡問為什么、希望尋找不同答案的他們,恐怕會讓老師們抓狂;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又主動輟學的他們,恐怕也禁不住父母、老師苦口婆心的勸說;身無文憑又沒法“拼爹”的他們,走上社會可能還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這當然只是博君一笑,但這樣的黑色幽默,還是應當引起所有關心教育人士的警醒。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郭夏:開放創(chuàng)新“金磚+” 命運與共亞非拉
  • 博論|“主旋律”蘊含巨大精神力量
  • 【地評線】守護“第五空間”,增進民生福祉
  • 從“閑人免進”到“城市客廳” 常州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有效破解
  • 【地評線】中國外貿為何“韌性”十足“逆勢”而上
  • 以“四力”夯實鄉(xiāng)村振興成果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